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坚持这一课程理念,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
曹凤莲 《家长》2024,(4):104-106
<正>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关键课程。在新课改理念持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实践证明,立足家校合作模式开展生活化教学,有助于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特点,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此,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措施。生活化教学理念,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生活案例,分享一些生活感悟,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3.
<正>核心素养是促进学生自身不断成长和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品格和能力。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思维形成、思想观念建立的初始阶段,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引起教师的重视。为了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感兴趣,充分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内容,笔者在下文中,从渗透生活化理念、引入生活化元素、激活生活化情感、整合生活化资源、打造生活化课堂、实现生活化运用六个方面探究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一、通过寓言故事,渗透生活化理念  相似文献   

4.
"生活即是学,学即是生活",这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来实现。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和动态进行的,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生活德育的理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德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初中生道德思想水平,加强学生对法治方面的认识,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我价值,逐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教师在教学中应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应用,让这门课程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6.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其知识理论来源于生活,是人们生活的规范与基础。以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教授脱离生活、照本宣科,把它当作考试内容让学生记忆,这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变得空洞,与新课改教育理念不相符。鉴于此,针对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实践教学策略展开论述,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赵利 《知识文库》2022,(19):49-51
<正>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生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因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由生活而来,因此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为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生活化的教育手段,采用鲜活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学习,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印象,并且能使课程教学效果更好。新课程理念认为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样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也以生活为第一特性,教师必须要对生活化的教育手段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史秀娟 《天津教育》2023,(18):36-38
<正>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教学目标,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本文对生活化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9.
谢小文 《教育艺术》2021,(4):55-55,57
伴随全新教学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深入,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化教学的润色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社会生活化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究和感悟社会、自然、事件等生活化内容的学习,在深层次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交流,从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与标准,产生对社会、对生活的关爱,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能力,推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生活化"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理念,日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认可。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近数学过程;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正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依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收集学生所感兴趣的与数学内容密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能够为课堂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增强法治观念,提高道德品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生活元素导入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生活化课堂活动,实现课堂与生活的连接;开展生活化案例教学,强化道德法治知识的运用;开...  相似文献   

12.
课程的产生指向公众的道德教化,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课程的过程走向德性之知,这三点确证了课程与道德的本然一体关系。然而,伴随宗教主义课程、知识中心课程和生活取向课程的发展,课程与道德不断走向疏离。宗教主义课程在极度追求宗教信仰的过程中隐含着对道德理解的异化危机,知识中心课程潜藏着道德探询的弱化风险,生活取向课程因过于注重生活效用而遮蔽了道德。课程向道德的复归,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回归课程的道德旨趣,实践运作中彰显道德的多层意蕴,学理支持上把握课程研究的道德路向。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西方德育出现了以培养学生道德认知能力为根本目标的主知型模式。由于该模式以自由主义理论为背景,强调个人在道德上理性自主的哲学理念,造成了在实际道德教育中学生缺乏道德实践力量和个体与美好生活相疏离等问题。根据埃蒙.凯伦博士对道德上理性自主哲学理念的限制性修正,相应地调整、深化和改进主知型德育模式的目标、内容和具体实践方法,可以实现主知型德育模式的自我完善。西方完善德育主知型模式的经验对我国德育在道德情操的养成、道德自主和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生活实践的德育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运用效果格外突出。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高中历史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根本是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历史,然后使用自己已有的理论知识,让自己的教学和实践生活充分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让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基础,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计算机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探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将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生人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一种道德唤醒教育,文章从教育对象、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四个方面做了探索,提出了在人文教育实践中内化道德,在生活实践中实现道德唤醒。  相似文献   

17.
赵帅 《天津教育》2021,(3):28-29
当前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各项活动已经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主要的课程之一,教师肩负着传授学生丰富的科学知识以及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任。教师应当通过日常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并且激发学生的德育潜能。鉴于此,笔者以立德树人为背景,对构建新时期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德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年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构了生活化德育的基本理论,推动了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了学生道德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把德育教材建设带入多姿多彩的新时代,从而变革了学校德育的整体面貌。当然德育课改中也存在着教学目标虚化、教学设计偏颇、教材使用迷失、忽视农村学生生活等问题。今后十年德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强调要坚持并发展生活德育理论,提升德育课程的教学品质和研究品质,深化德育课程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9.
结合陶行知的“生活德育论”理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课第五章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中标题二“社会公德”为例。结合学生日常行为及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引用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对幼儿的社会领域要求,强调学前教育学生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以及在道德修养方面“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与陶行知强调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德育论观点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的说来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念的多元倾向;是非标准的多元倾向;非道德化倾向;社会公德和明行为的淡漠。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德育与智育在实际工作中一手软一手硬;片面渴求子女成才的家庭教育;大学生特殊社会身份等原因。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着眼点在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路要改变;制定适宜的目标,激活个体道德需要;同时,要在生活中生成和养成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