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抱病举贤的杨昌济在当年的湖南省第一师范,给过毛泽东教诲和影响的老师很多,如徐特立、黎锦熙、袁仲谦、王立庵、方维夏、王季范等。但是对他影响最为直接,关系最为紧密的,当首推杨昌济。杨昌济1871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清泰都隐储山下的板仓冲。因世居板仓,所以后来被人称为“板仓先生”。1889年,17岁的杨昌济参加长沙县试,考中“秀才”。之后他进入岳麓书院读书,并积极参加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组织的维新改良活动。1903年农历2月初,杨昌济赴日本留学,行前他更名“怀中”表示自己虽身在异邦,仍心怀中华…  相似文献   

2.
老茧作证     
蒋光宇 《小读者》2011,(5):48-48
1904年,原一平出生于日本长野县。23岁时.他离开长野县到东京谋生。30岁时,他步入明治保险公司.成为一名“见习业务员”。1936年,大家对年仅32岁的原一平刮目相看了.因为他创下了全日本同行业销售业绩的第一名。36岁时,他被誉为日本的推销之神,  相似文献   

3.
左联漫忆     
一“左联”成立于1930年3月间。由于我曾是太阳社的成员,而创造社、太阳社的成员当“左联”成立时是全部参加的,所以“左联”一成立我就算是盟员了。可是,当“左联”在上海宣告成立时,我还在日本东京读书,因而并未参加成立大会,只是其后在东京跟华蒂(叶以群)等几个同志搞了个“左联分盟”,一面跟国内经常取得联系,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曾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从师于徐特立老师.徐老是著名的教育家、学者,他执教认真,特别是他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治学方法,对毛泽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毛泽东同志非常尊敬徐老,1937年,徐老60大寿时,他特地写信祝贺.但徐老从来不以老师自居,而是虚心地向毛泽东同志学习.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早年与帮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6年4月,蒋介石十九岁时,第一次东渡日本,在东京结识了陈其美(字英士)。陈其美在革命思想影响下,为反抗清政府早于1903年在上海参加了清帮,“是清帮中的大字辈”。①陈与蒋志趣相投,关系密切,于1908年介绍蒋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同年,陈又介绍蒋加入了清帮。②辛亥革命爆发后,陈其美由上海绅商及会党代表拥戴为沪军都督,蒋介石受陈委派,组织“先锋敢死队”。这是一支以会党分子为基础的武装力量。蒋率此武装参加光复杭州之役。该役得力于洪门信  相似文献   

6.
罗学瓒同志,1892年农历12月25日,生于湖南湘潭县马家河南岸龙家坊的一个忠厚淳朴的佃农家庭里。1912年先后考入湘潭县中学和湖南第一师范求学,他是毛泽东同志的同窗好友,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就积极参加毛泽东同志领导的著名革命团体——新民学会。1919年同张昆等同志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克娄佐地方的史内德尔钢铁厂工作,每天除坚持繁重的体力劳动外,还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1921年曾参加当年有名的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润之)和黎锦熙的关系比较特殊,始终保持着真挚的情谊。 黎锦熙,字劭西(1890——1978),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湖南湘潭人,和毛泽东同乡。大约在辛亥革命后1912年两人就相识,交上了朋友。 1945年上半年,黎锦熙在兰州参加了进步组织“民主科  相似文献   

8.
《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是毛岸青和邵华同志在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一周年前夕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这篇情文并茂、脍炙人口的散文,通过记述作者的切身经历和感受,热情歌颂了毛泽东同志崇高的革命精神,讴歌了杨开慧等烈士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业绩。文章一开头,便开门见山地叙述了作者在毛泽东同志逝世后的第一个春天回到故乡湖南的见闻和感受。“我们伫立桔子洲头,漫步湘江峭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作者用庄严凝重的笔调,饱含激情的语言,说明了他们所到之处,都是  相似文献   

9.
《甘肃教育》2009,(24):F0002-F0002
杨昌济(1871-1920),字华生,又名怀中,湖南长沙人,中国近代伦理学家、教育家。他早年就读于城南、岳麓书院,究心宋明理学。戊戌变法时.参加南学会等组织。1903年留学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后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攻读教育学。  相似文献   

10.
杨昌济曾积极参加维新变法运动,为谭嗣同倡办的“南学会”会员。戊戌变法失败后,为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先后到日本和英国留学九年。回国后,湖南军阀谭延闿想罗致他担任省教育厅长,他不屑一顾,而以兴科学、育人才为己任,相继在湖南高等师范、第一师范和北京大学教书。他学识渊博,注重实践,改过迁善,力求进境。因而赢得了“生徒”和广大知识界的敬仰,在他周围成长了如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张昆弟、罗学瓒、陈昌、杨开慧等一批“参天大树”,实现了“欲栽大木柱长天”的宏图大  相似文献   

11.
名闻遐迩的长沙市一中,创建于一九一二年,是湖南最早出现的省级公立普通中学。开办时,毛泽东同志曾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该校,就读一期后转入师范学堂。以前,这里还珍藏过他签名留赠的一本书——《欧洲和议后之经济》。  相似文献   

12.
一早年毛泽东研究的主要著作提供毛泽东早年生活的传记性著作,当首推李锐的《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作者1949年至1952年间在湖南先后担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后来还一度担任毛泽东的兼职秘书。在湖南期间,他热心搜集有关毛泽东的资料,写成《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1953在《中国青年》上连载。修订后又于1957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该书两次修订再版。并将“初期”改为“早期”,最近的是198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的版本。这  相似文献   

13.
一早年毛泽东研究的主要著作提供毛泽东早年生活的传记性著作,当首推李锐的《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作者1949年至1952年间在湖南先后担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后来还一度担任毛泽东的兼职秘书。在湖南期间,他热心搜集有关毛泽东的资料,写成《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1953在《中国青年》上连载。修订后又于1957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该书两次修订再版,并将“初期”改为“早期”,最近的是198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的版本。这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同志为什么能为毛泽东同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写序?这不是偶然的.它是瞿秋白同志一向对农民问题非常重视的结果.瞿秋白同志论述中国农民问题的有关著作,在中国农民运动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同毛泽东、彭湃等同志是一致的.下面就瞿秋白同志对农民问题的理论贡献,谈谈自己的看法,拟请教于党史工作者.(一)肯定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一九二三年,瞿秋白在为党的“三大”起草的党纲草案中就明确到“不得农民参加,革命不能成功.”后来,他还指出:“中国革命中的中枢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如果不能解决农民问题,是永世也不能胜利的.”  相似文献   

15.
蔡和森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他一生为宣传真理、捍卫真理,写下了不少的理论著述.据统计,共达70余万字。最近,我们从湖南省档案馆偶尔得到蔡和森同志(署名“彬”)的一张明信片,可算是目前发现他的唯一的一件手迹。这是蔡和森同志于1918年8月9日从北京寄给罗学瓒同志的信。蔡是新民学会会员中第一个离开湖南去北京的。在北京,他曾多次写信给湖南的毛泽东、肖子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一个充斥着武士道精神的国家,要其投降,谈何容易!为此,盟国进一步加强了军事攻势。1944年底,当他们稳扎稳打地一块块砍掉日本的海外帝国时,美国的B-29远程轰炸机开始摧毁日本本上的城市,其第一个目标就是日本的首都—一东京。东京有大量木屋,从江户时代起,历来是大火的受害者。有人还给这些火灾起了个富有诗意的名称—一“江户之花”。从1944年11月24日美国111架B—29飞机对东京首次大规模轰炸后,令人生畏的“江户之花”就不断地燃烧着。“啊,轰炸机又来了!”随着人们的惊叫声,成群的飞机向居民区扑来,倾泻下数以千计…  相似文献   

17.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早在1919年,毛泽东同志就在《湖南教育》月刊上发表了《学生之工作》一文。新中国的《湖南教育》创办之后,毛泽东同志先后两次题写刊名。睹哲人遗翰,思领袖恩泽,本刊全体同志倍添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新中国的《湖南教育》,是1950年4月创刊的。同年8月,改名《湖南教师》。编辑部的同志们满怀革命胜利的喜悦,请毛主席为刊物封面题字。当时,正值建国之初,百废待理,百端待举。但是毛主席却时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年四月,正当腐败的清廷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以后,二十七岁的湖南学生杨晰子度,怀着寻求“今日夷务应付之方”以挽救国家危亡的宏大志向,来到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留学。很快就因成绩优异而在留学生中崭露头角。是年十月,他被日本著名教育家伊泽修二破例约请为其所撰写的《日本学制大纲》作序。在此序中,杨度对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教育史作了概述,同时提出中国要注意吸收日本成功的经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9.
王烬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曾参加过共产党的“一大”和国民党的“一大”,只可惜,由于终日为革命奔波而积劳成疾,1925年仅27岁便英年早逝,成为我党的一大损失。不久前,王烬美烈士的长子——原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今年已经73岁的王乃征同志讲述了他的父亲唯一一张照片的发现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王烬美与毛泽东的交情甚笃。在1949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毛泽东一见到山东省委统战部部长、全国政协委员马宝三时,就向他询问王烬美的母亲及儿子的情况,还嘱咐山东省委把王烬美的老母亲接到济南养老。1952年,山东省委把王…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二年四月,正当腐败的清廷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以后,二十七岁的湖南学生杨晰子度,怀着寻求“今日夷务应付之方”以挽救国家危亡的宏大志向,来到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留学.很快就因成绩优异而在留学生中崭露头角.是年十月,他被日本著名教育家伊泽修二破例约请为其所撰写的《日本学制大纲》作序①.在此序中,杨度对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教育史作了概述,同时提出中国要注意吸收日本成功的经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