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所谓意境。就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现代汉语辞典》)。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美学原理》杨辛、甘霖著)。著名记者白夜说:“意境也是新闻范畴里的概念,特别是报告文学,人物特写中非涉及不可。当然,短短的新闻也可以给读者一种意境”(《新闻战线》1982年第7期)。意境作为审美特征,是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为什么?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意境中饱含艺术家的情感;意境中包含了精湛的艺术技巧;意境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想象。一切文章都是文字的艺术;探寻新闻色彩美的意境,是新闻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讲来,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意境是美学思  相似文献   

2.
新闻写作散文化是新闻写作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散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讲究意境美。无论是场景的描写、环境的渲染,抑或是人物形象的烘托、画龙点睛的议论、富有个性的叙述、融情于景的抒情,以及独具魅力的写作风格,在新闻作品中同样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尽管新闻作品有别于文学创作,但隔行不隔理,其理亦相遇。新闻作品拥有意境,就会韵味无穷,产生一定的有时甚至是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宣传效果。一、什么是新闻意境美?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艺术美。按照美学原理,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意境…  相似文献   

3.
一 意境是婉约词的灵魂。在中国传统诗歌创作、鉴赏和批评中,意境(境界)被誉为古诗词尤其是词的灵魂,成为评判其成就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所谓意境,也称境界,是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过程中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意境简称词境,是指词在创作和鉴赏中主观“情”和客观“景”的高度融合而形成的意蕴意象。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意境”的说法颇多,其中当以王国维的论述最为贴切精当:“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相似文献   

4.
说起“意境”,人们很自然就会联想到艺术作品。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意境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所谓“意”是指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意念;“境”则指作品的外部环境,即物象和景观。意境乃作品内容和形式互相渗透、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统一体,且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凡意境都渗透着创作主体的独特感受,并无一例外地以形象载体为基础。王国维在《元剧之文章》中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而广播现场报道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传播效果。广播现场报道虽然不是文学艺…  相似文献   

5.
古人论文,很讲究是否有意境。什么是意境?清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新闻写作也应该注重意境的体现。新闻写作中讲的意境是指在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这一基本前提下,把客观事物和主观感受和谐  相似文献   

6.
灵莉  章洋 《中国广播》2005,(3):74-75,77
意境是播音员二度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方面的一个范畴,体现了艺术美。因此,在播音创作、文学欣赏中,我们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播音质量的一个标准。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明代朱承爵认为“境界应包括情感与景物两方面,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他把境界看作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本源,有境界,本也。其他末也。  相似文献   

7.
之一:意境美的虚设意境是从我国文学创作传统中锤炼出来的审美范畴。王国维曾经说过:“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从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美学原理》一书指出:“意  相似文献   

8.
巴尔扎克说过:“每个行星都有自己的太阳。”每个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生活体验,跳出人云亦云的窠臼,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才能升起自己的那一颗太阳。描写应该做到鲜明而生动。鲜明,指作者的感情要在描写显露出来;生动,就是要“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给人一种如临其境之感。好的描写应是作者主观感情的体现,它不应是照相式的客观描述。作为高中生,描写的关键是要写出自己的主观感情,主要方法是:景物的描写,要因情选物在作者眼里,“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景物在自己的笔下应是“人化”的自然。要善于将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  相似文献   

9.
沈惠东 《新闻前哨》2014,(12):50-51
新闻的意境美,是写活写美通讯的一种艺术手段。通讯写作离不开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描绘,离不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其中无不蕴含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这种情随景生、景情交融和以事传情、情附于事的巧妙结合,往往能形成富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新闻意境,给受众以思想启迪和美的享受。通讯中如何体现意境美?笔者以为,题材的选择、结构的组成、细节的描写都可成为新闻意境美创造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意境,顾名思义,“意”是情意;“境”是境界。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事物,需由意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由于情景交融,景物和事物有了生命与感情,这样共同促成了“诗中有画”,象一幅彩图推给了读者。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就是一幅完美的枫桥夜泊图,近处是江枫、渔船;远处是霜天和乌啼那个方向落下的残月,透过树丛还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寺庙。诗人善于设色,“霜天”是透明的,“渔  相似文献   

11.
李洪启 《新闻界》2001,(6):17-19
意境,是我国古代文论特别是诗论中涉及到美学范畴的一个重要问题。后来移植到新闻中,也成为新闻批评中大家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意境究竟是什么?解释尽管相当纷纭,具体所指不尽相同,但文章必须具有思想震撼力、艺术感染力,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和联想,获得心灵的滋润,思有所得,情有所通,有所提高,这些都是大体相同的。(一)我们先以诗歌创作来说明“意境”的内涵。作为文艺范畴的诗歌,十分重视意境的营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  相似文献   

12.
“意境”是中国文学追求的最高境界。王船山说的欲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是一口把中国文人的文学理想境界说到了位。 由于中国文人对“意境”的孜孜探求过深,弄得有些玄,所以意境好像成了文人专有的、寄情写怀的书房精致品。而以社会为大工厂的新闻界,好像其产品都是蒸腾着汗水与热度的文字快餐,与意境是难以搭界的。 关于新闻要不要写出意境的问题,其实不必争  相似文献   

13.
谈新闻写作中的『物』『意』『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报道,是主观反映客观的产物。新闻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形式,它是客观存在和大脑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物”到“意”再到“文”的过程。新闻中的“物”是客观事实,是记者的采访对象或观察对象。它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从客观事实到新闻,要经历一个中间环节──作者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工。这一过程就是新闻写作的“意”。人脑反映客观事物,不是机械、直观的反映,而是自觉的、能动的反映,它是指作者从客观世界中得到各种材料后,经过大脑的思考,形成某种思想认识,这是新闻“意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新闻真实性可谓是新闻界一个永远的话题。尽管大家都一直强调新闻的真实性,但假新闻仍不时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在这些假新闻中很大一类是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不相统一。一位电视台领导在本单位的一次记会议上说:“其实我们这些领导很容易被你们记出卖掉。”这句话的实质讲的就是新闻真实性中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不相统一的问题。因为记提供给领导审查的新闻事实已经通过记的主观筛选,  相似文献   

15.
王宇红 《新闻知识》2002,(10):44-46
什么是散式的新闻?散式的新闻是吸收了散与新闻的优势及长处而形成的—种新新闻体。说它是新闻体裁,是因为它对客观事物都必须如实反映,来不得丝毫“合理想象”和“主观发挥”,并强调时新、时效和时宜。说它是散式的新闻体,是因为它借鉴散笔法写新闻,把新闻写得生动活泼,清新明快,富有彩。请看下面这则新闻。  相似文献   

16.
所谓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描写,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广阔的艺术境界。所谓消息的意境就是指消息在报道事实的同时所描述的客观景象与记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密切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化了的境界。 消息意境是一种“写境”,是因为消息意境有其独特的运作规律。 首先,消息的职责是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即便写景,也只能是实实在在的景,这与文学意境有着根本的区别。文学意境可以“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而消息的“境”必须是现实的,是记者亲眼见的  相似文献   

17.
王振江 《东南传播》2016,(5):154-156
"意境",在中国传统美学概念中是对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而广播新闻的"意境",则是广播新闻实践的一种高级境界,体现广播新闻在追求统一性、典型性、艺术性的道路上,用美学手法完成对新闻事件的挖掘、审美的感悟和文化的传播。因此,把握意境的得体程度,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广播新闻及作品的完美程度。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报道,是主观反映客观的产物。新闻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形式,它是客观存在和大脑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物”到“意”再到“文”的过程。新闻中的“物”是客观事实,是记者的采访对象或观察对象。它是新闻的本源,也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物”是新闻具有说服力的最重要因素。任何新闻都是对客观存在即“物”的报道。从客观事实到新闻,要经历一个中间环节———作者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工。这一过程就是新闻写作的“意”。人脑反映客观事物,不是机械、直观的反映,而是自觉的、能动的反映,它是…  相似文献   

19.
意象,是中国美学中一个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概念,是学作品构成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含义是指在诗歌艺术中通过可视、可闻、可感的物象或事象的巧妙组合,表达出某种特定意念,从而让读体味出言外的语言形象。意象的最大特点是主观心灵性,它不是纯客观物象、事象的实录、模拟,而是情感的载体。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报道,其最大特点是客观真实性,它恰好是对客观物象、事象的忠实记录与呈现。意象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单纯表现丰富,通过有限表现无限。说具体一点,意象就是“言不能尽”的“意”与“立象以尽意”的“象”的有机统一体。这里的“意”的特点在于“言不能尽”,它要包括“意”、“情”、“理”等无法直接描述的东西,而“象”的特点则在于生动、具体、形象,富于生命力、可感性。  相似文献   

20.
“意境”是我国美学中的一个特殊范畴。它是表现在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和某些园林、雕塑、盆景中的一种艺术境界。所谓境,是指外界的环境、景象,所谓意,则是指创作者的情趣、哲理。意境是意与境、景与情、心与物的结晶和统一。王国维认为,作品只有创造出意境,才可以称之为艺术,才是美,才能给人以美感。那么怎样的作品称得上有意境呢?王国维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如其口也。”他还以著名词人姜白石的作品为例,明确界是“意境”为“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确实,大凡一首好诗,一幅好画,一尊雕塑,无不将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一种艺术境界,从而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