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们常用“心灵之窗”来形容人的眼睛,确实可以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从眼睛开始的。做书的人会把书籍看成是一个个的生命体,那么这个生命体的“心灵之窗”是什么呢?笔者想应该是“内容提要”(以下简称“提要”)吧!人们想要了解一本书,首先就是从提要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堪萨斯城帕克大学读公共关系课程的施普莱策,是个具有“文字冷感”(aliterate)的人,他会读书写字,却想方设法去避免阅读。他只会“略读”和“跳读”书本杂志,而主要靠从电视新闻吸收时事资讯。 像施普莱策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不爱花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杂志上一位作者对绿色作文曾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引论:“绿色作文,追求的是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绿”在一个“真”上。绿色作文,或萌于“无字书”(社会)的切身体验,或源于“有字书”(书本)的阅读灵感,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叫作"版本"书之称本,始于汉刘向.刘向《别录》云:"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这里所谓持本,即持书本的意思.到南北朝,颜之推著了一部《家训》,其中有一篇《书证篇》,举了许多本子,有:江南本、河北本、俗本、江南旧本、江南古本、江南书本等等,书之称本,便很通俗了.颜氏所举的许多本子,都是写本.自中唐前(近  相似文献   

5.
人间书话     
方宁  绍东 《出版广角》2006,(9):30-31
1.书乃仁业,吾将上下而求索。2.书之本质,是思想文化之载体,人类精神之守护所,此为其“重”;书之表现形式,当为文学,表现感官的美,符合人性,赏心悦目,此为其“轻”。制作书,即是“举重若轻”。3.无重即无内核,迟早会成泡沫。早期的财经书、2001~2005年的青春类小说、本土的奇幻小说,都没有足够重的内核,所以到了末期,出现了假书、烂书。无轻则不能为人接受,成闭门造车、悦己之书,不如写博客,三五人以自赏。4.编辑之本质,书之中介,为读者挑书而已。体制内做书人,眼光多往上看,惟领导脸色而做形式;学者或类学者做书,眼光多往自己身上看,做悦…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书籍称“书”或称“书本”,但在汉时,“书”和“本”是有区别的。对此,亦尚有异见。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一九八一年一月合编的《图书馆古籍整理》(初稿)即持此见,文曰:“所谓‘本’即是册,也即是俗称的‘书本’。如刘向《别  相似文献   

7.
香港贸易发展局为配合一年一度的“香港书展”,又一次举办了一项“心爱的书”提名有奖竟猜活动。此次活动共收到1500多份参选表格,评选出10大“心爱的书”。它们依次是杜国威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张小娴的《面包树上的女人》,程文辉的《伴我同行》,谢家安的《有效发挥大脑潜能》,阿浓的《阿浓小小说》,洪清田的《彭定康治港得失》,张敏仪、陆恭蕙、林燕妮等的《珍惜年轻生命》,冷夏的《金庸传》,关美琼的《一人有一个梦想》,何紫的《少年的我》。贸发局举办这项活动旨在推广阅读风气,并以此让出版商了解读者的阅读喜好。  相似文献   

8.
读范     
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本书。应该补充的是: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要了解一个人实在太难了。你觉得了解了,其实并不了解;你觉得看透了,其实未曾看透;你认为伟大的,其实未必伟大;你看似平庸的,或许品质非凡。肯定了的又会否定;否定了的重又得到肯定。一生可以读完许多书,却很难读完一个人。喜欢把事情简单化的人,提出的问题只是“好人还是坏人”或者“尧舜还是桀纣”。其实,这远远不能描述人物的丰富内涵。且不说“好人”“坏人”的分野标准各异,就是“尧舜”“桀纣”,又何尝可以将天下之善恶尽归焉。这回想说范仲淹,这是我始终钦佩的一个历史…  相似文献   

9.
赵畅 《图书馆》2002,(3):94-95
忆起宋人程颐有语 :“外物之味 ,久则可厌 ,读书之味 ,愈久愈深。”书人若能赏得读书之味 ,怕是进入读书的境界了。何谓读书味 ?乃甜酸苦辣是也。读书 ,恍如“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 ,展现在书人面前的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于是书人到底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 ,吸吮着极顶新鲜的空气 ,始翕张思想的翅膀。书人每每如训练有素的别动队 ,穿插自如 ,干练迅捷 ,屡有出人意表的战果。而一旦读到智识之外、境遇之外、宠辱之外 ,书人则心无羁绊 ,回归本性。臻于此境 ,书人能没有甜滋滋的意味 ?读书 ,有时难免遭遇意想不到的尴尬。当书…  相似文献   

10.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如浩瀚之海洋,无边无际,一个人无法知道一切,记住一切。词书则是供人随时查阅的工具书,是一切求知的人的良师益友。所以,古今中外,特别是近代,都十分重视词书的编纂出版工作。我国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实行文化专制,大搞虚无主义,“读书无用论”也发展到“词书无用论”。我们在几年前开始组织  相似文献   

11.
谈“识见”     
有人问我,怎样做好一个新闻记者?我做了五十多年的新闻记者,但说到做好,是邈乎远矣,还差很大的一段,所以很难回答这个题目。不过积几十年的经验,一个新闻记者最重要的,恐怕还是识见。有了识见,才能向“做好”的道路跨过去。识是知识、认识、常识之谓。有人说,人获得知识只有两个方法,即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其实不对,至少也不全面,实际上,人的知识更多来自书本,受于教育,因为书本是前人经验的积累,而教育才可以使人起到“化性去伪”的作用,一个新闻工作者,知识愈多,本事愈大。这是过去事实证明了的,将来也必然如此证明。但一个新闻记者所要求的识,还不是一般的识,  相似文献   

12.
聚书之乐     
刘阳 《陕西档案》2012,(1):55-56
假如在“书”前加一最妙的动词,你选哪个字?买书,背书,读书,抄书,写书,出书,教书,贩书。读书人,当行本色,万变总不离一个“书”字。但我觉得,这些字眼都还是浅层次的,不是功利色彩太重,就是充其量陈述着个没有温度的举止而已。以我之见,正如书的最高境界是和人打通精神血脉,“书”前最传神的动词,无过于一个“聚”字了。  相似文献   

13.
马娜 《大观周刊》2012,(41):278-278
书,是一泓清澈的溪水,是一片充满生机的芳草地。书中所表达的真、善、美对于人的人格的塑造、灵魂的净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我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在校园中进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仅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无穷魅力,而且能营造校园读书氛围,让读书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有人担心“读图时代”会使“词语钝化”,会使人“放弃思考”,获得的知识会“不系统、不完整”,这是对“读图时代”的误解与过虑。提出编辑出版进入“读图时代”,只是指出图文书编辑制作的一种新趋势,并不是要冲淡文字书的编辑出版,更不是说要把一切书都编成图文书。图文书只是一种图书形式,不是唯一的、主要的形式,只是图书百花中的一朵。  相似文献   

15.
一般人都知道“红学”是研究《红楼梦》的一门科学。但是,“红学”一词最早出自何人之口,说起来,这还是一个笑话呢。 自清乾隆以后,社会上不少人热衷于研究“经学”。埋头钻研易、诗、书、礼、春秋等几部经书。当时有个叫朱子美(昌鼎)的人,他也是个小有名气的学者。但他却对经学不感兴趣,而喜欢看小说。特别是《红楼梦》,他更是爱不释手,有一次,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人初见兴送名片。书和人初见也有“名片”,我指的是书封面封底的介绍语。这“名片”用于介绍作者、书的内容、评论者和出版人对书的评语等等。它不是简单地把过去的“内容简介”移出印到封面来,它带有鲜明的广告意图。名片这东西是有个性的。读不同人的名片,感觉有时会有很大差异,读不同的书的“名片”也是一样。  相似文献   

17.
丛书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它为读者重新阐释或创新了“边缘”的概念,用“边缘”的眼光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二是作者们的人文理想与价值立场。书中讲述的是今天人们已经非常陌生的中国往事,尽管这些话题表面上不算新,甚至还会给人一种“玩文化”的雅皮士感。但主编人明确地将丛书的主旨定为“在边缘材料的基础上解读中国文化的真精神、探索中国民族的‘旧邦之新命’”,因此  相似文献   

18.
乐书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意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瑶琴一曲来熏风”一句,是形容炎炎夏日中书会给人一个清凉世界。这种乐境只有在读书时才会有。  相似文献   

19.
作为知识传递媒介的图书馆,一直是在读者与书本之间充当桥梁作用。在当前卖书难、买书难的困境中。可否发挥并延伸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读者与作者之间牵起一条纽带,构筑新颖的“为书找人,为人找书”渠道,为缓和这种窘况尽一份力,正成为图书馆面临的新课题。由上海图书馆全国新书展销厅和《新民晚报》新民读书沙龙于5月4日~6日共同主办的首次“学术著作跳蚤书市”,在这方面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论诗提出了一个“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问题。其实,著书立说也同样有“有我”与“无我”之分。“有我”,即书中能不时地看到“我”:“我”的经验、“我”的感受、“我”的交往、“我”的评价。“无我”,则总要客观地说,尽管说的内容也是“我”心中的东西。“有我”的书更容易写得生动活泼、亲切平易,似面对面的平等交谈;“无我”的书则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不容易亲近。但书中“有我”并不容易,“我”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眼光,让人读了就觉得这个“我”真是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