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的历史,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甚至改造环境的历史。而这个环境中,包含了人类和与人类相关的各种生命。可以说,这也是人类改造自身和其他生命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人类历史即一部人类在某个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活动的历史,人类历史受一定时间、空间地理因素的制约,所以说,学习研究历史离不开历史地图。古人云:左图右史。历史地图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承载着人类活动的内容,逼真地展示人类历史的面貌。教师有效借助历史地图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究历史现象,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缪建 《教师》2011,(32):41-42
人类历史即一部人类在某个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活动的历史,人类历史受一定时间、空间地理因素的制约,所以说,学习研究历史离不开历史地图。古人云:左图右史。历史地图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承载着人类活动的内容,逼真地展示人类历史的面貌。教师有效借助历史地图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究历史现象,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什么叫历史?历史指的是一切过去的客观存在和事物的发展过程。它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这是从广义来理解历史的涵义,因而被称为广义的历史。但是,人们日常所称的历史,主要是指狭义的历史。这种狭义的历史是与人类同时存在的。就是说,世界上只要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的历史。根据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推算,地球上出现人类大约已有二、三百万年,1965年,我国云南省出土的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和其他遗物,经考古学家鉴定,距今也已有170万年了。这说明人类的历史(包括中国的历史)是无比遥远的,大大超过了人们日常的想象。  相似文献   

5.
人类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具体的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中上演,地理环境在本质上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人类在适应地理环境的同时也对其进行着改造和利用,人地互动共同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以往的中国历史教材和教学中地理环境严重缺失,制约着学生对中国历史全貌的正确认识。而将人地互动观念渗透进历史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全面认识和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自有人类便有教育,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人类教育不断演变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历史,教育使人类摆脱无知与野蛮,也使人类更好地认识了自己,从而使得人类在今天达到一种文明化、理性化、秩序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孟浩 《考试周刊》2014,(6):128-129
<正>一历史是由人类活动构成的,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中,人类组成的各个民族、阶级、集团中,都涌现出了许多突出的代表人物。这些代表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既有呼唤时代风云的英雄,又有自鸣得意的小丑———在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中,他们显得分外引人注目。所以,在历史教学中除去时间、地点和事件这几个要素外,相关历史人物就是整个历史课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就都失去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社会发展观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了全面研究,创造性地研究了社会发展的动因、手段和形式。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社会系统论,即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发展过程论,即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有规律的动态过程。历史主体论,即人是全部历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担当者,社会通过人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存在和发展。社会自然统一论,即人类社会的历史和自然界的历史是统一的,人类史和自然史彼此相互制约。世界一体论,即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由封闭到开放的发展过程.历史愈将成为世界历史。  相似文献   

9.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从世界历史形成的现实基础、内驱动力以及价值旨归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世界历史理论。在21世纪,基于全球形势,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在世界历史理论中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层面的论述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不仅如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还从国际合作主体责任范围、实现路径、理论本质和价值目标四个方面推动了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发展,为人类未来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对推动人类社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类历史既体现了“超然存在”的主观存在,也体现了“超然存在”的客观存在。而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人类历史常常被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裕所遮蔽,也被现代人所遗忘。“永不在场”的乌托邦对扩展人们的历史视野或者说理解人类历史的总体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它既遵循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生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选择性和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多样性的必然结果.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本质内涵,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是历史和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和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2.
自从有了人类的历史,就逐渐产生了史学。历史是指以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史学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门学问,历史不同于史学。那么,人们对历史和史学的认识与评价便形成了历史评论和史学评论这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然而,在过去的史学理论研究中,却一直没有把它们严格区别开来,在大多数场合,人们往往用史学评论取代历史评论。现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发展的轨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事实、观念、制度、人物共同构筑了历史的内容。作为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历史学是关于怎样总结和吸取前人经验的学问,散发着迷人的智慧魅力。"没有历史,人类就永远是个孩子"。人类正是在绵延不绝的历史润泽中成长,在博大精深的历史学教育引导中进步。马克思说过,人类只有一门科学,那就是历史学。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无数优秀的文化遗产。高中历史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文化遗产"。①通过学习,能使学生"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②为此,必修课设置了思想  相似文献   

15.
人类历史,首先是一部生产发展的历史,自从阶级产生以来,它又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从最早的原始社会,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是不以任何人、任何集团和阶级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解释。同时,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人类反对剥削、压迫和奴役,争取解放和自由的历史。通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文化知识。科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正芬兰的教育接近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想境界。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的时间相较于久远的人类历史而言并不算很长。人类进入现代文明后取得的进步却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现代教育则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诸多重视教育的发达国家中,芬兰一流的教育水准更是为人类对教育制度的探索树立了一个耀眼的标杆。  相似文献   

17.
文明是劳动的积累和积累的劳动,是人类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人们开创新的历史的既得力量。人类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创造,社会个体的价值寓于个体自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历史的实现方式在于人们对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创造。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取决于其是否融入创造历史的群众运动中去。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是人类历史走向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人类历史得以延续与发展的社会基因。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创造积淀成历史的现实与现实的历史,人类历史的演进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18.
世界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是人类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首先是人类发展的理论,是人类劳动方式以体力支出为主向脑力支出为主发展的历史,是历史主体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拓展而从民族地域性的解放走向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历史。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同人类智力发展的进程具有一致性,两者都与社会关系表现为相互正向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有些研究者认为历史研究对象是一次性事件,其理由是:(1)人类历史现象的差异和变化造成了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2)历史主体的自由意志造成人类历史进程中偶然因素的大量存在;(3)人的毁灭和事物的再造过程造成历史过程的不连续性。这些理由存在合理因素,但是也包含不可克服的理论矛盾,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而否定人类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一 历史,广义来说,是指一切过去的客观存在和事物的发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它包罗万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归入它的范畴。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历史,通常是指狭义的历史。这种狭义的历史是与人类同时存在,即地球上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的历史。所以,历史不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它首先要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