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动态     
<正>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闭幕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在完成各项议程后,分别于6月13日、11日在京闭幕。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学部各项工作。他指出,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是一次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大会。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分别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科技工作作了重要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了学部主席团工作报告,明确了学部未来两年的工作重点;修订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为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来自世界各地的150余家机器人企业携上千种产品齐聚北京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这场以"创新创业创造,迎接智能社会"为主题的机器人领域年度盛会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在机器人领域掀起的新浪潮,未来将有更多机器人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最具成长空间机器人技术发布在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的闭幕式上,世界机器人大会专家委员会发布了《机器人领域十大最具成  相似文献   

3.
30前,他毅然弃学,创立微软,成为个人电脑普及革命的领军人物;30年后的今天,他再次在《科学美国人》杂志向世界预言,机器人领域既将重复个人电脑崛起的道路,只要点燃机器人普及的“导火索”,这场革命必将与个人电脑一样,彻底改变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加强反迷信、伪科学、伪气功,深入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落实多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和江泽民、李岚清等国家领导人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的讲话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进一步营造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社会氛围,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  相似文献   

5.
正在近日举办的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种各样的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让人大开眼界,同时也引发一种担忧:如果越来越多的职业和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不就让人"下岗"了吗?一项预测指出,未来20年内47%的工作可能会由机器人完成。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目前大多数机器人只是替代人类在特殊及恶劣环境下工作,即便是将来,有些工作机器人是根本代替不了人类的。1.设计师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5月30日的人民大会堂别开生面,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三会合一",在此隆重召开。此次三大顶级科技会议历史性地联合召开,参会人员规模之大,与会人员规格之高,近40年历史上只有1978年的"中国科学大会"能与之媲美。  相似文献   

7.
《学会》2021,(5)
正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今天,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是我们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共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各个岗位辛勤奉献的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慰问!  相似文献   

8.
人物名片     
正陈昱安,中国知名机器人竞赛教练,被聘为2017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一级裁判员。2006年8月至今在柯城区新世纪学校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及学校机器人社团辅导工作,先后带领新世纪学校机器人社团夺得2019世界机器人锦标赛VEX-EDR工程挑战赛中学组冠军,2015亚洲机器人锦标赛VEX-EDR工程挑战赛中学组冠军,2015、2016、2018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国区预选赛VEX-EDR工程挑战赛中学组冠军,2017、2018、2019年浙江省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VEX-EDR工程挑战赛冠军。先后被授予国家机器人优秀教练员、衢州市信息技术产业技术能手、衢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衢州市第二届"最美科技人"、衢州市劳动模范,入选第八批衢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第四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一直是科学前沿的研究热点。前不久,以"通向机器人时代的大门"为主题的国际机器人学术大会在德国召开,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又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其根本动力来自世界各地无数研究机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实验室来自美国,它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于1996年6月3日至7日,同中国工程院第三次院士大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朱镕基副总理向大会作了经济发展形势和国有企业改革及技术进步的报告。大会听取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周光召的工作报告,各学部常务委员会主任也分别向各学部院士作了工作报告。会议期间,选举产生了10名第二批外籍院士,完成了学部主席团、主席团执行委员会、各学部常务委员会的换届工作,修订了院士章程,颁发了1995年度陈嘉庚奖,进行了学术交流。现将领导讲话、工作报告、有关文件资料刊登于后。大会学术报告将分期连续刊登。  相似文献   

11.
各位院士、各位来宾:历时五天的中国科学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三次院士大会,在全体院士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紧张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今天下午就要闭幕了。我代表两院大会主席团对各位院士的通力合作和辛勤劳动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2.
正一、研究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相似文献   

13.
张亮 《今日科苑》2007,(15):37-38
2007年7月1日至10日,一年一度的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及学术大会在美国亚特兰大迎来了它的第11次盛会。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321支队伍、约2000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机器人足球、救援机器人和家用机器人等8个大项的  相似文献   

14.
各位院士,同志们: 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国科技界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5月28日各位院士、同志们: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今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首次出席两院院士大会,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两院院士的亲切关怀,对两院工作的重托厚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  相似文献   

17.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院士:中国科学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三次院士大会,现在隆重开幕!出席大会开幕式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李鹏总理、刘华清副主席、温家宝、罗干等同志。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了大会。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全体院士对他们的光临及给予两院工作的关怀和支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8.
<正>4月4—5日,第一届"可持续土木工程发展高层论坛"在深圳举行。该论坛也是第15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绿建大会,国内土木工程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分论坛之一,此次论坛主题:新技术革命与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此次论坛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集团首席专家肖绪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香港理工大学候任校长滕锦光,  相似文献   

19.
<正>可能就在此刻,"达芬奇"机器人正在为某个病人做手术,美国的海洋一号机器人正在深海探索,日本的阿西莫机器人也开始"调皮"地模仿人类直立行走、单脚跳和踢皮球……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已于8月27日闭幕,但在世界的各个地方,机器人与人类相伴的各种故事仍在继续,其产业爆发式的增长也让人惊诧。在未来,我们将越来越多地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6月9—13日,中科院第十七次、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团结广大院士和全国科学家,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