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3):I0019-I0020
<正>[导读]据国外媒体报道,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也十分罕见,1976年在埃博拉河地区发现了这种病毒,其可在人类与灵长类动物之间感染,并引发多器官衰竭导致死亡,致死率最高为90%腾讯科学讯据国外媒体报道,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命的病毒,也十分罕见,1976年在埃博拉河地区发现了这种病毒,其可在人类与灵长类动物之间感染,并引发  相似文献   

2.
<正>一般来讲,病毒有特定的宿主,植物病毒很少能在动物细胞中存活,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最近有科学家发现,一种常见绿藻病毒竟然可以感染人和动物,并能导致人类大脑功能下降。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原本是非人类特异性病毒,但它们进化出了特定能力,成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I0008-I0009
[导读]埃博拉病毒为何会出现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呢?腾讯科学讯据国外媒体报道,埃博拉病毒的疫情正呈现蔓延的趋势,这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病毒,此前在非洲地区爆发过,那么埃博拉病毒为何会出现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呢?科学家发现埃博拉病毒可通过“空中旅行”传播至其他地方,或许客机的机舱是病毒的温床,比如飞行时乘客打喷嚏或者咳嗽都有可能使病毒隐藏其中。现在埃博拉病毒处于爆发的中间时期,从去年三月在几内亚爆发后,很快就抵达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尼亚,此后一名男子搭乘航班将病毒携带至其他地方后,西方社会提高了警惕。  相似文献   

4.
千年病毒     
《中国科技信息》2003,(11):54-55
天花、鼠疫、霍乱、艾滋、SARS,从中世纪到21世纪,病毒从来没有停止过袭击人类;张仲景、琴纳、弗莱明、巴斯德,从过去到现在,人类也从没有停止与疫病的抗争。中世纪,黑死病横扫欧洲;20世纪,埃博拉从蝙蝠体内爆发;21世纪,神秘SARS袭击全球。尽管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除了在少数国家保存病毒外,天花从地球消失,但危害人类的几十种病毒至今仍无法根除,看看它们狰狞的面目吧!  相似文献   

5.
从上个世纪致命的埃博拉、艾滋病,到本世纪初肆虐全球的SARS、以及今年四月始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病毒,一个个新奇古怪的传染性疾病在世界各地不断“抛头露面”,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相似文献   

6.
从上个世纪致命的埃博拉、艾滋病,到本世纪初肆虐全球的SARS、以及今年四月始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病毒,一个个新奇古怪的传染性疾病在世界各地不断"抛头露面",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相似文献   

7.
<正>什么因素影响着埃博拉患者的生与死?首当其冲的是年龄。一项在塞拉利昂的实地观察发现,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更容易战胜埃博拉病毒。但基因影响也不容忽视,一项小鼠实验显示,如果某些人促进血管修复和免疫力的基因比较活跃,那么他们的病情会相对较轻。新一期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些医护人员在塞拉利昂某医院的观察结果,他们共接诊了213名  相似文献   

8.
杨冬 《百科知识》2021,(22):27-29
1989年,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雷斯顿地区的一个猴舍里暴发埃博拉病毒感染.该猴舍属于一家进口供科学研究使用的灵长类动物的公司.埃博拉病毒是当今最危险的病毒之一,患者如果被感染,往往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出血热,死亡率最高可达90%.不过,到目前为止,人群中的埃博拉病毒感染仅在非洲发生过.所以,可以想象一下,这样一种烈性病毒在美国首都附近出现,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效应.  相似文献   

9.
<正>你可能听说过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但还有许多危险的病毒还不为人所知。世界卫生组织(WHO)曾经召集了一个由科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组成的小组,讨论了在不久的将来最有可能导致严重疫情爆发的新型病原体。这些病毒没有疫苗,也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疾病为何如此可怕。  相似文献   

10.
吴刚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I0015-I0015
据俄罗斯政府网站17日消息,俄机场将安装专门设备以加强对埃博拉病毒的卫生检疫,防止埃博拉疫情在俄罗斯传播。  相似文献   

11.
<正>病毒侵入我们的DNA每年,都有数十亿人感染病毒——从流感病毒等常见的病毒到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博拉病毒等较少见的病毒。通常,一个病毒并不能在我们的身体里停留很长时间,一般会被我们的免疫系统消灭掉,也有一些可以逃出来并去感染新的宿主,这样它们可以继续繁衍下去;不幸的是,病毒有时会非常猛烈,杀死宿主,在此过程中,多数病毒也与宿主同归于尽,只有极少数病毒能逃出生天。但是在一些十分罕见的情况下,病毒的基因会融进宿主的基因组里,成为宿主遗传信息的一部分,并传播到下一代。  相似文献   

12.
每年年底,美国Science杂志都会按惯例评选出十大科学突破。2019年12月19日公布了其评选的2019年十大科学突破: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问世;青藏高原的古人类;谷歌宣称成功演示"量子霸权";改善儿童营养不良;"小行星撞地球"新证据;迄今探测的最遥远太阳系天体;古菌或为人类终极祖先;囊性纤维化新药获批;抗击埃博拉病毒;人工智能在多角色游戏中获胜。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十大科学突破的科学价值和背后的科学故事,本刊特邀了各领域著名的科学家分别对其进行逐项解读,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思维,促进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3.
nature     
正对埃博拉有抗病毒活性的一种小分子药物Nature封面:2014年10月由西班牙红十字会在马德里举行的一次埃博拉病毒培训活动结束之后晾干的保护服。Nature杂志第7594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一种小分子药物GS-5734。该药物分子对埃博拉病毒和其他线状病毒有抗病毒活性,对试验中采用的100%的被感染猕猴能提供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接触后保护。现在,在临床试验中,该药物以依赖于病毒RNA的RNA聚合  相似文献   

14.
<正>在地球上,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病毒是什么?你的脑中,或许马上会闪现出艾滋病毒、禽流感病毒、SARS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等各种答案。但实际上,正确答案,却是乙肝病毒。  相似文献   

15.
在诸多传染病病原体中,RNA病毒(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冠状病毒等)作为一类重要的传染性病原,经常会造成较大规模的暴发与流行,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发展;同时,RNA病毒变异速率快、遗传模式独特等特点又使之成为进化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翟研究员,自2005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进行研究工作以来,专注于传染病病原体起源演化和遗传变异的研究,特别是新发突发重要RNA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MERS冠状病毒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与发现.  相似文献   

16.
病毒,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名字,总是与疾病和死亡紧密联系在一起,天花、鼠疫、埃博拉、艾滋病、疯牛病等等骇人听闻的病症都是因为某种病毒入侵的结果。因而,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病毒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恶魔。  相似文献   

17.
埃博拉病毒自2014年年初开始肆虐以来,相关疫情日益严重.对于埃博拉病毒的预防和治疗,一直以来缺乏有效的药物,多种埃博拉病毒试验性药物都未进入或完成临床阶段.在这些试验性药物中,一种名为ZMapp的试验性抗体药物对两名患者的治疗效果带给了人们极大的期望.本文首先分析了该抗体药物的成份及所述抗体成份的在专利中所公开的关键序列信息以及专利布局,并继而分析了制备该抗体的烟草生产体系,最后给出了目前开展相关抗体研发的建议方向,并基于目前发达国家生物药物领域的开发体系给出了国内相关体系构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百科知识》2014,(22):1
事件目前,全球因埃博拉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超过4500人,累计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超过1万例。随着埃博拉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世界各地纷纷拉响防御警报!一般来说,埃博拉病毒会通过密切接触途径从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体液传染给人类。埃博拉病毒在人际间也可以直接传播,主要是由于健康人接触到了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体液,或者间接接触受到这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经过初步临床,一种由加拿大卫生部研制的埃博拉疫苗对预防埃博拉病毒感染非常有效,2 000多名埃博拉病毒密切接触者在接种疫苗后无一人染病。这种疫苗有望帮助科学家彻底结束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动物疾病袭人类2003年这个不平凡的一年里,人畜共患疾病频频突袭人类,影响之大令人始料不及。SARS、口蹄疫、疯牛病、猴天花与埃博拉病毒,这些“人畜共患疾病”通过各种途径频频突袭我们:2003年上半年在美国爆发的猴天花、兔热病、埃博拉病毒;2003年12月5日,韩国忠清北道的一座养鸡场发现禽流感后,当时就有61万只鸡和鸭子被屠宰。紧接着,关于禽流感传播的消息,就不断惊扰着全世界人们的神经。人类似乎正面临着微生物世界的巨大挑战。这些疾病有一个共同特征——人畜共患,就是说它们既能感染动物,也能感染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