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行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比八大行星小、形状不太规则的天体,它们大多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里,数量成千上万。人们每发现一颗小行星,先给它一个小行星编号,然后对它进行命名。在小行星命名的早期,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太阳系首位外来"移民"被确认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木星轨道附近的一颗逆行小行星不是太阳系"土著",而是来自星际空间的"移民",它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就来此定居。这是人们首次在太阳系中发现永久驻留的外来天体。这颗小行星编号为2015 BZ509,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与木星轨道非常接近,但运动方向与太阳系绝大多数行星和小行星相反。根据目前的太阳系形成理论,行星和小行星由早期太阳周围的尘埃盘凝聚而成,因此  相似文献   

3.
<正>天文学家首次在一颗恒星的宜居带中发现了一颗与地球大小类似的系外行星。这颗被命名为"开普勒-186F"的系外行星,是迄今为止最接近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宜居带天体的行星,即体积与地球接近,且环绕恒星的距离恰好适合液态水的存在。但是由于这颗系外行星所环绕的恒星是一颗寒冷而昏暗的红矮星,而非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因此天文学家认为,这颗系外行星更类似于地球的一个"堂兄弟",而不是"双胞胎"。这颗行星的直径只比地球大10%,围绕母星的公转周期为130天。  相似文献   

4.
在浩瀚的宇宙中永恒运行着一颗以医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那就是中国科学院发现的8311号小行星,1998年8月被国际天文联合会命名为"张大宁星",这是世界上第一颗以医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世界吉尼斯总部将其列入世界吉尼斯大全。国家集邮公司于1999年8月8日特别发行了印有张大宁教授左手指纹的"张大宁星"首日封,这也是世界首枚印有主题人物指纹的首日封,以资纪念这一盛事。天津科技馆内至今陈列着我国为此制作的"张大宁星标志雕塑",我国泌尿外学科泰斗、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亲自为雕塑题词。张大宁教授---我国著名的中医肾病学家,以其卓越的贡献赢得我国医学界和国际社会的赞誉,被誉为我国中医肾病学奠基人,赢得如此至高无上的殊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1月27日,一颗公共汽车大小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这颗名为"2012BX34"的小行星位列20颗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之首。2012年6月中旬,一颗被命名为LZ1的"大个儿"近地小行星靠近并飞越地球,但也没有对地球造成任何威胁,当时它与地球之间的最近距离只有540万千米远。  相似文献   

6.
<正>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就有一个小行星密集分布的区域,被称为小行星带。自从1801年1月1日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现已被升级为矮行星),人类已经在那里观测到十几万颗小行星。小行星尤其是近地小行星非常值得人们关注,它们不仅折射太阳系的过往,也关系到人类的未来。迄今已有多个探测器对小行星进行了探测,最近的一个是2016年9月启程的。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I0012-I0013
关于生命开始于地球的理论有许多,其中一个叫有生源说。根据这个理论,一颗源自太阳系内火星等行星的小行星或彗星上的微生物形式最早把生命带到地球。  相似文献   

8.
正(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1B)(1)小行星是天文学上的一个未解之谜,人类对这种天体的探索已经持续了200多年。发射小行星探测器是探测小行星最为重要的方法。(2)小行星探测器"尼尔·苏梅克"号访问的是433号小行星,这颗小行星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爱神"。"爱神"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近地小行星,它原是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成员,后来在木星和其他行星引力的扰动下,才  相似文献   

9.
<正>很多人会畅想能去外星居住,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努力。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最像地球的适宜居住的行星。它由美国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命名为开普勒-452b,离地球1 400光年。它的体积比地球大60%,已经60亿岁了,比太阳还大15亿年。这颗行星围绕一颗恒星旋转,距离刚好处于"宜居带"中,即表面温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光谱分析,一般的小行星成分比较均一,有的是含碳多,有的是含硅多,有的则是含铁多,小行星的外部和内部几乎是一样的,然而灶神星和谷神星却是两个例外,它们像行星一样有内外分层的结构。从个头上看,灶神星和谷神星比普通小行星大得多,这让人不禁想到:是不是小行星的个头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动出现类似行星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正>"新视野"号已经形单影只地在太阳系中飞了9年,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去探访一颗80多年前就已经被人类认识的"行星",一颗离太阳最远的星球,一颗已经不再是行星的"行星"——冥王星,一颗充满神秘色彩的"星球",48亿千米的长途跋涉,人类终于通过"新视野"号如此亲近地看到了它。  相似文献   

12.
正4月25日,浩瀚宇宙星空中又一颗小行星被刻上中国人的名字: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院士,从南京军区司令员蔡英挺、政委郑卫平以及中国科学院领导手中接过小行星命名证书、照片和纪念铜匾,正式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今年年初,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经中国科学院推荐并报该中心批准,由紫金山天文台2007年3月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92178)小行星,被命名为"黎介寿星",并刊入《国际小行星历表》,成为永久星名,为世界各国所公认。"黎介寿星"位于狮子星座,距离地球约2.21亿公里,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68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它的轨道半长径为2.60天文单位,即3.9亿公里,属于永远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运行的主带小行星。该星平均每日以160万公里的速度,在轨道上奔腾前进,绕太阳  相似文献   

13.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最近批准将新发现的第6741、6742号两颗小行星,以中国从事科普工作50多年的科普作家李元和卞德培姓名命名。 据介绍,当代中国科学家中获得小行星命名的不足十人,用科普作家名字命名是首次。而由日本科学家发现的小行星,用中国人姓名命名更属首例。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新时代》2006,(7):107-107
一言以蔽之:不能。即使不考虑费用问题,科学家也制造不出能毁灭这颗红色星球的东西来。行星可以承受巨大的打击。在火星上有一个直径约2100千米的大坑.被称为赫拉斯盆地。它的存在证明这颗行星曾经被一颗非常大的小行星撞击过.这颗小行星的撞击产生了足足超过1亿兆吨TNT的能量。  相似文献   

15.
遍布月球的环形山以及地球上发现的巨大陨石坑告诉我们,宇宙中的天体碰撞是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小体积的陨石、小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撞击。但巨大的行星和行星之间会发生碰撞吗?天文学家可能已经找到了相关的证据:170光年外一颗土星大小的行星与一颗体积较小、接近天王星的行星可能发生过碰撞。这是天文学家在研究一颗大体积行星时发现的,这颗行星围绕着人马座一颗体积较小、亮度不高的恒星运行。  相似文献   

16.
《大科技.科学之谜》2005,(9):i0002-i0002
最近,美国天文学家在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发现了一颗大行星,这颗行星距离太阳约145亿公里,在远离太阳的黑暗、寒冷边疆徐徐运动。它的直径相当于冥王星的1.5倍。天文学家目前暂时将其命名为“2003UB313”。通常,柯伊伯带只有小行星和彗星出没,但这颗新星的尺寸已超过冥王星,使一些天文学家将其视为太阳系中一颗新的行星。自1930年冥王星被发现以来,很多人都曾宣称发现了第十大行星,但他们发现的天体没有一个直径是大于冥王星的,此次发现打破了这一纪录。这颗新行星560年绕太阳一转,它以前之所以没有被天文学家发现,是因为它的位置处在一个…  相似文献   

17.
行星会有“情人”吗?在情人节,行星将与它的情人如何度过呢?——别当真,这只是天文学家们的一个玩笑罢了。天文学家把行星的卫星比喻为行星的情人,因为卫星总是围绕着行星不停地运转,就像情人一样形影不离。如果是这样,许多行星都有“情人”。如地球的情人就是月球;水星有两个情人;木星和土星、天王星分别有十几个情人;冥王星目前发现了一个情人……情人节对于行星及它的情人来说,并无任何实际意义。不过,2000年的2月14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类却为一颗行星制造了一个“情人”。这颗行星是一颗小行星,名为爱神星。“爱神…  相似文献   

18.
<正>还记得去年5月"地球三兄弟"被发现时地球人的欣喜吗?现在有更大的惊喜出现了:一群科学家2月22日宣布,在"三兄弟"的同一行星系统中,有更多"地球的兄弟"被发现,它们一起凑成了"葫芦娃七兄弟"。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一个包含7个地球大小行星的系统,更重要的是,这7颗行星都可能存在水和大气层,其中3颗还位于可能存在生命的宜居带内。  相似文献   

19.
<正>"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自2009年3月发射以来,已经发现了超过1000颗系外行星,最新的成果就是发现了迄今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它被形象地称为地球"大表哥"。像452b这样的曾被称为"另一个地球"、地球的"表哥""小弟"的行星,迄今已有好几个。美国宇航局专家预计,"开普勒"可以在银河系中发现50颗以上的娄地行星。还有天文学家估计,银河系中可能有10亿个"地球",即10亿颗和地球大小相近、围绕着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且处在宜居带、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的岩石行星。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3):I0002-I0003
昨天下午4点13分,一颗被发现不到一周的小行星,就和地球擦肩而过。这颗小行星编号为"2014HL129",和地球最近时,距离地球30万公里,比地月距离还近8万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