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中国的传统文化起源于风俗习惯,又寓于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传承了中国的历史风俗习惯,积淀了丰富的中国传统美德。如,尊老敬老、亲情友情、勤劳节俭等。这些传统节日的民情风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闪民族之光于眼前,寓社会人生于瞬间,它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是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克服了种种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谓系统.每种称谓系统都是这个民族内部社会交际的产物,反映着该民族的风俗、文化,维汉称谓语中的异同反映了维吾尔族和汉民族两种文化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我们学习维汉双语的学习者来说,无论是在双语交际还是工作和生活都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4.
正确对待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处理好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问题。坚持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主张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   (一 )民族风俗习惯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民族风俗习惯,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通常指的是人们在饮食、衣着、家庭、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俗、命名、居住和生产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喜好、风尚和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因而风俗多姿多彩,丰富异常。它既是各民族心理素质内在共同性的…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因而我们学习英语既要学习语言也要学习文化。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一、进行文化教育的目的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 语言不是单纯的,它与人类的各种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也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的本质差异就是文化差异。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不能脱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中国学生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时经常出现负迁移现象,自觉不自觉地回归到汉语思维习惯上来汉化处理。在教学  相似文献   

11.
浅析大学英语之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本论文就大学英语的文化教育问题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由自然环境差异而形成的风尚称"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俗叫"俗".民族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婚丧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传统.这种传统是各族人民在特定的自然和历史条件下,沿袭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有时称为"风俗习惯"或"民族风情".风俗所包含的内容很广,如民居形制、饮食、服饰、婚丧嫁娶、节庆佳日、文体活动以及待客等均属风俗范畴.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笔者越来越深刻体会到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翁彬彬 《甘肃教育》2012,(12):58-59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民间文化和民间风俗。各个民族因所处地域、宗教信仰、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其民间舞蹈也各具特色,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着各自的表现形式和动态特征。甘肃省少数民族的舞蹈品种虽然稀少,但却风格迥异。作为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的裕固族拥有着独特的民间风俗文化,并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下面,笔者就从裕固族的历史概况及民间文化等方面来对其舞蹈的表现内容和动态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