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陆游与屈原是我国古代两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以自己的生命熔铸成不朽的爱国诗篇 ,激励着后人 ,陆游继承了其爱国思想并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2.
陆游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陆诗继承了屈原、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传统,表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崇高思想境界,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忧国之山河破碎;二、忧民之苦难深重;三、忧己之壮志未酬.陆诗体现了南宋的时代精神,表现了陆游高尚的报国之志、高昂的爱国行动.  相似文献   

3.
于娟 《教育教学论坛》2011,(26):245-246
陆游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贯到底的爱国情怀和对唐氏至死不渝的爱情,体现了诗人生命中的主旋律——对爱永恒的坚守。本文分别从两个方面结合时代背景和陆游不同时期的作品分析作者这种人格魅力产生的原因及表现,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  相似文献   

4.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创作了近万首诗歌,他生性爱花,特别是梅花,在蜀的几年中创作了三十多首“咏梅诗”,这些诗融进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展现了一种民族的伟大而永存的精神美,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为此,从四方面对陆游蜀中的咏梅诗做一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5.
何万涛 《快乐阅读》2011,(7):126-127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他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诗风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还饱含着对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  相似文献   

6.
南宋伟大词人陆游一生存诗近万首,其诗中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情怀震撼和激励了一代代人。陆游的身上似乎永远贴上了民族英雄的标签,殊不知这位铁骨铮铮的亘古男儿也有深藏于心的敏感与痴情,在追求功名的大半生里,抒发至死不渝的深情。因此,对陆游爱情诗的研究有助于对陆游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陆游与辛弃疾同是南宋中叶最伟大的文学家,相同的时代造就了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留下了不朽的爱国诗词。他们的文学成就,不仅表现在爱国诗词上,也表现在他们所写的农村诗词上,表达了他们对农村生活和农民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陆游的爱国诗词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他与陆游有一颗相通的爱国之心;但毛泽东的爱国诗词在思想上又高于陆作,这是因为作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爱国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并与国际主义结合了起来。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上从陆游作品中吸取了营养,他或顺其意而用之,或反其意而用之,或化用其语句做到天衣无缝,从而使自己的创作达到了更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陆游是南宋的伟大爱国诗人,他创作了相当多的诗歌作品。历来对陆游诗歌的研究不胜枚举。陆游在作诗之余,写下了一百多首小词。这些词内容丰富,抒发了真挚的性情,却为人所重视的程度不够,对陆游词的研究也非常少。本文从陆游作词的态度,对其中属于豪放一派的词作,写作特点及咏梅词重点作了讨论和阐述。无论是以柔情写哀情的豪放词创作,直抒胸臆的作词手法,还是孤芳自赏的梅的意象,都构成了陆游词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主张收复失地,抗击侵略,盼望祖国统一。爱国主义是其作品的主旋律,表现为誓死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感慨;对腐朽统治者和投降派强烈的控诉和抨击;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关怀。陆游的作品内容丰富,气势恢弘,感情炽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相似文献   

11.
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现存诗近万首,其中有一百多首是写给子孙的。他寓教于诗,谆谆教育子孙要爱国,要努力学习和注意品德修养,洋溢着爱国激情和对子孙的殷切期望,堪古代教育诗的大家。研究他的教育诗,对教育和激励青少年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对学习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中华文化园林中的一块瑰宝,在简明整齐的语言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作者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往往用短短几十个字就得以表达。在我国灿烂的文学史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就是最著名的一位。爱国主题是陆游诗歌创作一条鲜活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3.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代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从小便立志以抗击金兵、收复中原为终身奋斗的目标。他留下的近万首诗篇中心主题就是反对民族投降主义路线,力主收复北方失地,宣传抗战必胜。爱国情感贯穿了陆游的全部生活与全部作品。而且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显得特别强烈,他将传统的爱国主义推向了新的阶段。陆游的诗是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是他所接触社会现实的忠实反映,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辉。陆游的人格与诗格都是高尚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14.
陆游的《关山月》是一首体现陆游爱国思想的佳作,通过对该诗的赏析,进一步研究分析陆游的“至死不变以身报国”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陆游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以其悲壮激越的诗篇,唱出了爱国御侮的时代最强音。下文从其爱国思想的形成、爱国主义的行动和爱国主义的诗篇三方面试作具体阐述。 一、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 (一)家庭的影响 陆游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受其家庭的影响。陆游出生和生长在宋王朝腐败不振,国家遭受北方女真族侵略压迫的时代,从小深受祖国被侵略,家人四处逃难的痛苦。其父陆宰是南宋著名的主战派,经常给陆游讲述金兵进犯的野蛮残酷的罪行及人民在兵荒马乱中四处逃难,忍饥挨饿的悲惨往事。这些都在幼小的陆游的心灵深处埋下了反抗异族侵略的种子。他终身主张驱逐金人、收复失地、解救沦陷区人民痛苦,这一思想根源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6.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少年是在“丧乱”中度过的,由于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不幸,以及他个人在政治上遭统治集团的排斥,他的诗歌创作一开始便表现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以国家为己任的抱负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这样的思想感情贯穿在他一生的创作之中,形成一个慷慨悲歌的特点。读了陆游的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丧乱的时代,也可以看到一个满怀信心的时刻不忘抗战救国的诗人。陆游的诗数量极多,其中爱国诗占很大的比重。因为诗人无时无地不在关心国事,在任何题目下面都可能流露爱国的思想感情。这里举出一部分作品,谈谈他的爱国诗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陈国女 《语文知识》2003,(10):47-48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诗人。他出生的第二年,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为金兵攻陷,徽宗、钦宗相继被虏,北宋王朝灭亡。他随父母在兵荒马乱中度过了童年。父亲陆宰是主张抗金的爱国士大夫,和主战派交往密切。他的爱国言行,给予幼年的陆游以深刻的影响。中年时期,陆游前后共九年参加军旅生活,进一步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由于他坚决主张抗金,政治上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贯穿了陆游一生的主导思想,其形成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多方面的原因.当时春秋经学的兴盛为仁人志士的爱国思想和行动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支持,为陆游爱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从陆游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学渊源和自身认可等多角度都可以看出春秋学与陆游有着密切联系,《春秋》学的影响在陆游的诗文中亦有鲜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在治所设于兴元府南郑县(今陕西汉中)的“四川宣抚使司”从戎840周年,深入研究陆游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弘扬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由中国陆游研究会、汉中市人民政府、陕西理工学院主办,汉中市陆游研究学会、汉中市博物馆、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承办的“纪念陆游从戎南郑840周年暨唐宋诗人与汉中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4月13日至15日在陕西省汉中市举行,来自日本国和国内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川、陕西等12省市高等院校、社科研究单位的八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专著5部,论文57篇。  相似文献   

20.
陆游是一个至死都不忘收复中原的伟大的爱国诗人,“恨不见中原”是他一生最大的隐痛。而陆游的内心深处还有一大隐痛是唐琬,这个让老诗人行作嵇山之土了还泫然悼念的美丽的人。诗人把他那刻骨铭心的生死恋情和对唐琬的一往情深付诸笔端,留下了具有悲剧之美的千古绝唱——沈园诗词。从美学的角度探讨沈园诗词中蕴含着的悲剧美及其产生的原因,由此得出人生的感悟与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