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兰台世界》2012,(10):70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7天的历史性访问。访问期间,尼克松总统会见了毛泽东主席,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1972年2月  相似文献   

2.
锦江小礼堂那条长花带 1972年2月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邀请访华,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将在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也称《上海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相似文献   

3.
《北京档案》2012,(2):59
正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七天的历史性访问。访问期间,毛泽东主席会见了尼克松总统,周恩来总理与他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4.
孟红 《新闻世界》2008,(3):53-53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中国之行震惊了世界。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乔冠华和美国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受命共同起草《中美联合公报》。  相似文献   

5.
王羽佳 《北京档案》2016,(12):36-38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尼克松此次访华是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北京动物园作为接待尼克松访华团的场所之一,负责接待尼克松总统夫人和部分官员的参观访问.从1972年2月21日到2月29日,北京动物园共接待尼克松访问团56人参观游园,在选择、护送赠送给美方的国礼大熊猫——"玲玲"和"兴兴"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北京动物园的档案全宗里有几件档案记录了参与接待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团的相关情况,从这些档案的背后可以探寻到与这次轰动世界的外交活动有关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市琳  少辰 《出版参考》2007,(1):18-18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  相似文献   

7.
渠冉 《档案时空》2012,(5):43-45
1972年2月21日,是中美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世界上两个大国——中国和美国,两位历史巨人——毛泽东和尼克松的手终于握到了一起。两个相互敌视二十多年的国家能建交,两位信仰不同的巨人能走到一起,这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其中,文龙就为两国建交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1972年2月21日上午.尼克松总统的“空军一号”专机在上海虹桥机场降落,加油后飞往北京。11时15分.尼克松专机机组辅机降落在首都机场的跑道上。15分钟以后,“空军一号”准时落地。  相似文献   

9.
1972年2月21日11时30分,在北京首都机场有着一次握手,这不是一次普通意义上的握手,而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的第一次握手,它震撼了世界,它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总统尼克松入主白宫后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并调整其亚洲政策,多次作出寻求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章含之著《风雨情》一书中,叙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这是中美建交之前的一段小插曲。 1972年尼克松派遣黑格将军率领庞大的先遣队来华作全面准备。黑格将军与中国领导商谈起草公报要点,落实尼克松访华细节,并沿着尼克松访华路线  相似文献   

11.
尼克松的"黑匣子"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 尼克松访华的前几天,一架美国运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一个秘密的集装箱从机上卸了下来,这是中国人从未见过的活动型卫星地面站.在中方有关人员的协助下,美国的这个卫星地面站便安放在北京首都机场.  相似文献   

12.
1972年,正是“文化大革命”的“波谷时期”。年初,周恩来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基辛格来华投石问路从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来华投石问路,总理就开始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一方面他要权衡世界力量对比和分析国际形势;另外又要考虑国内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国门何时打开为好? 双方秘密交谈几次后,决定1972年上半年尼克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13.
一 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毛主席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打开了冻结二十多年的中美关系,成为当时举世瞩目的头等大事。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作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出访未建交国家的总统来到北京。当晚,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欢迎尼克松访华,在周总理致欢迎词后,尼克松致祝酒词,他在祝酒词中竟引用了一  相似文献   

14.
中美图书馆代表团首次互访记略(1973-197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恢复两国间中断了二十多年的交往.接着双方公私团体互相访问,开启新一波文化交流的大门.  相似文献   

15.
闫肖锋 《青年记者》2008,(12):66-69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个时代开始了". 1979年1月29日,中国副总理邓小平应卡特总统之邀赴大洋彼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高级领导人首次访美.  相似文献   

16.
《北京档案》2000,(12):40-41
美国已故总统尼克松1972年的北京行,打开中共之门,他否认出卖台湾,也否认与中共有秘密交易,但1972年会谈记录显示,尼克松在台湾问题上确实对周恩来作了比上海公报更严重的秘密承诺.  相似文献   

17.
由七十年代开始,毛泽东的身体日渐恶化,这是医生们,周围的工作人员早已看到了的事实,而且已是无可挽回的趋势。十年文革动乱,林彪的出逃,陈毅、周恩来的相继去世,一系列的事件对毛泽东来说,不能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击,作为一个领袖,他也毕竟具有常人的肌体,他的生理机能也早开始退化了。尼克松的回忆早在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会见尼克松之后,尼克松曾作了如下的回忆: “他身体的虚弱是很明显的,我进去时,他要秘  相似文献   

18.
吴化 《中国档案》2005,(10):58-58
2005年3月3日,外交部副部长乔宗淮会见了来 访的美国国务院历史文献办公室主任舒塞尔一行。外交 部档案馆馆长廉正保与舒塞尔主任就合作编辑出版历 史文献集等档案领域合作问题进行了磋商,双方达成共 识,并签署了关于共同出版1969至1972年中国——美 国接触文献汇编的谅解备忘录。中美之间在外交档案领 域进行合作为两国的政治、文化交流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始终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全世界最敏感的国际话题。1972年2月,尼克松的访华,改善了自朝鲜战争以来中美两国间相互敌视的状态,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场政治大地震。其中,震动最大的当属中国的东邻日本。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急速转弯,一向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日本政府顿感措手不及。多年来一直奉行亲美反华政策的日本佐藤政府,便秘密委托东京都知事美浓部在访华时给周恩来总理捎信,表示佐膝首相“要求亲自访华”,商谈有关事谊,当即被周恩来以“佐藤政府说了不做数”为由拒绝,并宣布中日谈判不以佐滕为对象。  相似文献   

20.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为欢迎尼克松访华.国务院出版口两次检查图书发行情况。1月7日,出版口领导说,尼克松快来了,上级虽然没有布置,但我们不能不注意国际形势。图书不多,怎样来配合政治任务?春节前.能出版的新书.尽量赶一赶,加快出版。审批开放的旧书,查查库存数量,能重印的重印一些,出版社要指定专人去抓。书很少,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要保证重点,主要供应北京、上海和抗州,不要全国平均分配。1月13日,出版口领导听了各直属出版社和北京发行所的汇报,再次表示:对这些有条件出版的书,组织力量打歼灭战.努力争取在春节前出版。清理库存图书,组织专人负责,马上挑选出一批古今中外有影响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