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离开报社33年了,我现在仍然很关心报纸。”一见面,全国人大代表王茂向我流露出对新闻事业的眷恋。今年62岁的王茂代表,1949年到《江淮日报》 (今《安徽日报》的前身)工作,当过记者、编辑,一干就是10年。后来他改行从事哲学研究,现任安徽  相似文献   

2.
我任贵州《遵义日报》驻遵义县记者站专职记者三年多来,有几次曲折的采访经历让我终身难忘;也是我从事新闻业写稿20多年来(含《遵义县报》的7年采编工作)从未有过的经历,有几次采访,对我的启发和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3.
吴振全 《新闻窗》2015,(2):49-52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冀鲁豫日报任记者编辑,多次随军报道重大战役,都完成了任务,现忆述于下。一1944年8月,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发起了讨伐伪军刘本功战役,这是一次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的重大战役,也是我首次任随军记者报道重大战役。汉奸刘本功,山东济宁人,出身土匪,曾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部手枪旅特务队长,1938年投降日  相似文献   

4.
一次特殊的采访鲁生53年前的初夏,我进行过一次特殊的采访,至今难忘。那是1942年的5月初,日寇正要对我新建的中条山根据地进行“扫荡”,当时我是《晋豫日报》记者,被派到17团随军采访。17团住地离报社约有40多公里山路,接任务时是中午,我立即打好背包...  相似文献   

5.
1949年6月,我进入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学习,不久调《苏南日报》任记者,至1953年春离开《新华日报》,虽时不过3年半。但回顾过去,这实是我最值得回忆的时期。革命学校的生活和党报工作的经历确实给予我许多极为宝贵的教益。后来我  相似文献   

6.
我在石家庄日报从事采编工作20多年了,回顾记者生涯,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十五大精神鼓劲壮胆个体老板不再谈私色变(引题)郊区六十九家私营企业摘掉“红帽子”(主题)》这篇稿件,刊登在1998年5月29日《石家庄日报》一版头条,并荣获1998年度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采访时要善于思考记  相似文献   

7.
春风化雨育“金菊”──记《德阳日报》一次成功的社会新闻报道张辅国,王涌十岁孤女面临辍学离家挣扎堪苦德阳日报呼唤奉献爱心反响强烈1995年3月28日,德阳日报社会新闻专版刊载了该报记者采写的通讯《明天,我的家在哪儿?》一文,在当地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8.
绍军 《传媒》2003,(1):49-50
《xx日报》记者站招聘站长 2002年11月27日,郑州日报记者前往南阳市卧龙区法院采访。采访之余,该法院的工作人员易先生欣喜地告诉记者:“以后我们可能就是同行了!《xx日报》正在招站长,我昨天去应聘了。” 接着,易先生讲起了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9.
离休前任新华社甘肃分社社长的高级记者林田,最近出版了他1949年的随军作战日记《大军西南行》(新华出版社出版)。他的第二本日记是从四川随军步行进藏时记的,也马上就要上市。第三本是西藏民主改革的日记,已在整理。我在重庆抓到一本《大军西南行》,颇具吸引力,一口气就读完了。林田真是个有心人。当年他渡过长江到南京,上级让他到江西上饶随第二野战军十六军进军大西南。  相似文献   

10.
1945年,“八·一五”祖国光复,中共吉林市特别支部接管了伪满《康德新闻》吉林分社遗留的设备,于同年10月10日出版了《人民日报》创刊号,周六刊,发行千份。1946年5月28日,全体工作人员随军撤离吉林市。秋季,作为中共吉林省委机关报,更名《吉林日报》在延吉出版,与《长春日报》一并是现《吉林日报》前身。佳木斯《人民日报》则诞生于  相似文献   

11.
今年四月中旬,我到成都、重庆等地采访.《四川日报》社的同志告诉我:他们在收集整理报纸史料中,发现了胡耀邦同志于1950年10月3日写给《川北日报》的亲笔信,并已征得作者同意,即将在四川记者防会和《四川日报》主办的《新闻界》第二期发表.  相似文献   

12.
1945年,“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祖国光复,中共吉林市特别支部接管了伪满《康德新闻》吉林分社遗留的设备,于同年10月10日出版了《人民日报》创刊号,周六刊,发行千余份。1946年5月28日,全体工作人员随军撤离吉林市。秋季,作为中共吉林省委机关报,更名《吉林日报》,后与《长春日报》合并,就是现在《吉林日报》的前身。佳木斯《人民日报》诞生于1945年11月下旬。当时中共合江省工作委员会成立,接收了国民党市党部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汛期,内蒙古东部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我和陆晓东作为内蒙古电力报社的“战地记者”,深入到兴安盟、呼盟岭东电力抗洪一线,组织稿件,进行采访,先后在《中国电力报》、《内蒙古日报》等各类报刊发稿(图片)共40多篇,及时对电业职工抗洪保电事迹作了报道,这次经历也是我们记者生涯的一次极好的锻炼。确定选题,发挥群体优势  相似文献   

14.
5月的大同,阳光明媚。5月的大同,生机盎然。5月5日,我应邀参加了《大同日报》创刊50周年庆祝大会,我同与会者一样以喜悦的心情热烈祝贺《大同日报》50岁生日,赞扬《大同日报》在50年创造的辉煌成就。《大同日报》已走过的50年,是历经艰难坎坷,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45年,“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祖国光复,中共吉林市特别支部接管了伪满《康德新闻》吉林分社遗留的设备,于同年10月10日出版了《人民日报》创刊号,周六刊,发行千余份。1946年5月28日,全体工作人员随军撤离吉林市。秋季,作为中共吉林省委机关报,更名《吉林日报》,后与《长春日报》合并,就是现在《吉林日报》的前身。佳木斯《人民日报》诞生于1945年11月下旬。当时中共合江省工作委员会成立,接收了国民党市党部《佳木斯民报》,正式创办《人民日报》,周六刊。1946年5月,《人民日报》改为省委机关报,更名为《合江日报》。 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我一直在北京市做新闻工作。北平解放、我军进城以后,中共北京市委的机关报是《人民日报》(北平版)。后来,《人民日报》(华北版)迁京,成为党中央机关报,市委的机关报就改为《北平解放报》。为了支援新解放区,《北平解放报》在1949年7月停刊,全班人马——除留几个对北京比较熟悉的年轻记者外,都随军南下。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北京市委没有机关报。但是,市委对宣  相似文献   

17.
刘洪宇 《记者摇篮》2006,(10):48-48
《Dominion Post》报(中文名《自治领邮报》以下简称《自》)是新西兰第二大日报(《新西兰先驱报》是新最大日报,日发行量20万份)。总部设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日发行量约10万份,主要的发行和受众范围是惠灵顿及周边地区,虽然是全国发行的第二大报,但主要在北岛地区发行。作为辽宁新闻工作者新西兰访问团成员,笔者访问了《DominionPost》,感受到西方报业的一些特点。先说采编、出版体制。大体与我国国内报业出版的程序、体制相似。但《自》各部门的负责人称经理,四五十岁的一线记者占一定的比例,最大年龄的65岁,这与国内报业记者日趋年轻化…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印尼记者协会提名,经印尼政府批准,印尼情报部长哈尔莫哥于2月9日印尼全国新闻日,在雅加达向十名七十以上高龄的记者颁发了荣誉奖章及奖金一百万盾(一千美元)。十名受奖人员分别为: 穆哈默德·阿里(七十八岁,泗水市《精神传播者报》); 苏罗诺·维罗哈尔佐(七十五岁,梭罗市《正义》杂志); 苏庚(八十一岁,三宝垄市国家新闻社); 沙益(七十八岁,棉兰市《警察日报》); 卡苏玛(七十三岁,巴东市《方针报》);  相似文献   

19.
1988年,我还在黑龙江省七台河日报当记者,这一年报社来了个叫孟庆裕的年轻人,总编辑安排他做摄影记者。和小孟有过不多的几次共同采访之后我就从报社调出,当时,我除了感到他干起活来很投入、很认真之外,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 可是后来,孟庆裕的摄影作品(新闻摄影、纪实摄影,间或也有艺术摄影)不断地在国内报刊上露脸,自1989年起,除了七台河日报以外,小孟还在《半月谈》杂志、《中国记者》杂志、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黑龙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作品,不仅其摄影作品总数不下  相似文献   

20.
李庄小传     
李庄,河北徐水县人,1918年生,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新闻工作,相继在《民族革命》半月刊、民族革命通讯社、《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日报》(太行版)任记者、编辑、编委;1946年开始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华北总分社任记者、编辑、编委、副主任;1949年在《人民日报》任记者、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