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吴家应 《新疆教育》2012,(11):172-172
教育是人与人的细致入微的心灵接触。以人格教育人格,以性情培养性情,以心灵感动心灵,是我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境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更使我懂得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视学生为朋友,一切为学生,真正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作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我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温馨的育人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环境下自主接受教育、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2.
蒋萍 《考试周刊》2014,(2):187-187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多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细致入微的心灵接触,以人格教育人格,以性情培养性情,以心灵感动心灵。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一次心灵雕琢的过程,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人,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3.
一、树立“人格本位”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心灵自我塑造的能力人格本位教育理念认为,道德教育的价值不在于任何外在的结果,而只在于个人心灵的自我塑造,人的心灵世界是一个独立世界,必有自己的精神起点,道德教育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形式,必须以心灵陶冶作为教育的起点。“人格本位”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教育中,不能仅满足于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而要塑造优秀人格、呼唤心灵、“铸造灵魂”、开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一项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学校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有意识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艺术审美教育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将严重地侵害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人格发展。如何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使其具有健全的精神人格?教育家们希望通过教育,尤其是艺术审美教育来陶冶学生的人格性情,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从而改变和医治社会的心理变态现象,整合人格功能的某种缺陷。艺术审美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愉悦情怀,充实生命;陶冶情操,升华灵魂;激荡精神,滋养心灵;丰富蕴涵,提高素养。  相似文献   

6.
传统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以考试科目为考核方式,基于考试压力,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应试技巧的锻炼,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外化性和功利性较强,而对学生的性情教育即知识的内化和升华为个人修养的重视相对不足。事实上。性情教育是整个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和修养形成的关键阶段,性情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性情教育,即创设愉悦的教育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人性化的教学方式,突出对人的情感、心灵气质、人格境界的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健康健全的人格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达到目的,语文教学中逐渐渗透、潜移默化在人格培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的优势,语文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语文教学,融知识教育、情感陶冶、人格培养于一体的语文学科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到陶冶,健康健全的人格得以培养。 一、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坚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阵地。 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是我们教育目标之一,语文教材中一部分具有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的课文是政治课本不能替代的,是我们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主阵地,在常规的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关注人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完善的个性,教育过程不仅仅是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更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生活和人格的培养。改革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情感教育的理念,切实落实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9.
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一项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学校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有意识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余小丽 《语文天地》2013,(12):73-74
美的事物、美的形象能使人精神愉悦,陶冶人的性情,洗涤人的心灵。美的教学能给予学生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美的启迪。语文审美教育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感熏陶于一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又受到情理的潜移默化,从而达  相似文献   

11.
董芳 《文教资料》2009,(14):119-12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着力点,着眼于每个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强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人格发展教育,从培养人的健康心理出发.培养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观点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是一种“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过程”。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尊重孩子。用智慧和爱心开启他们心灵的大门,塑造他们完整的人格。  相似文献   

12.
有位教育家说:"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也有人说:"人类最大的危险不在核云覆顶,而在于心灵的残缺、道德的堕落。"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完善学生的人格是素质教育之本。初中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事物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性格的养成和人格的培养,是教师最应该关注的问题。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教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出发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里健康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好的性格,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增强实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坚持人格育人,坚持“微笑教育”、“微笑服务”,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真挚的爱心和情感去感动学生,净化其心灵,促进其人格的健全与完善,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先进的管理理念,还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根本所在。教师有了不同凡响的个性品质,才会去探讨和追求与众不同的教学管理方式,才会在管理过程中去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原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的人格是教育的一切。”事实证明,教师先进的管理理念所派生的是高尚的人格、卓越的才能、宽阔充实的人格空间、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清新高雅的生活情趣,也只有这些独特的个性品质,才会被学生所折服和仰慕,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100多年来,通识教育的理念与探索,一直在学者们不断地争论中实践和发展着。由于通识教育针对的是人的心智和人格的培养,所以有些学者将通识教育的发展过程称为心灵的攀登。  相似文献   

16.
张扬良好的品德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本质在于解放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当教育高举人文主义大旗,主张张扬人的个性,认为“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时,我们审视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便会发现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一个重要理念:张扬学生良好的品德个性。一、品德个性的独特性品德是个性的社会特征之一,是个性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品德个性是人的品德发展的心理特征(也有学者把品德个性列为人格的一个内容),它集中体现在品德认知、品德思维、品德情感、品德行为等维度上,即品德个性的独特性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最具人文特性的基础学科,它在学生求知增智和人格发展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教学要求和特点决定了它肩负着发展和培养学生睛感的独特使命,它不仅要赋予学生深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充实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一、捕捉教材的情感元素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出课本中极富感情的内容,经分析、理解、品味、鉴赏的思维过程,感染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  相似文献   

18.
文勇 《教育家》2004,(7):98-99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对社会关系的体验能力,是培养人的感觉即情感的深度。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我们人类与外部世界的全部联系在于人格之爱,而不是简单的因果规律。”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情感教育应成为教育的核心。它的目的在于深化学生的心灵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9.
从学前儿童心理特征谈学前儿童音乐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和音乐才能,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幼儿期是开始学习音乐的黄金时期。如何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愉悦他们的性情成为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式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替换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幼儿的心理特征为出发点,探讨了如何进行学前儿童的音乐审美教育。希望通过音乐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与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20.
转变后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在于发展学生智能和个性,把学生培养成面向新世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继续教育和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现实经验告诉我们:以德育德,以情动情,以才育才,以人格去塑造人格,以心灵去塑造心灵是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由此我们认为,在发展当代大学生智能方面也必须以能养能,教师只有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去影响、启发、示范学生,从而把学生造就成有现实生活能力、适应能力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有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