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在现代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劳动权与商业秘密权的冲突频繁发生.竞业禁止既是保护商业秘密权的法律手段,又是导致劳动权与商业秘密权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为追求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权和劳动者就业权的利益平衡乃至"共赢"的格局,有效的路径选择是实施合理的竞业禁止制度.从适用主体合理、保护对象合理、限制期限合理、补偿给付合理等方面对竞业禁止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浅析商业秘密权的权利特征及其权利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连  张艳霞 《现代情报》2004,24(6):206-207
保护商业秘密是各国立法所关注的问题,对商业秘密这一权利的相关研究由来已久,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可以说是见解各异。本文主要基于其应定位于知识产权范畴的观点.从商业秘密权的权利特征及其权利限制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相关单位对其商业秘密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再论商业秘密和非公开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力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4):293-295,287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商业秘密这个词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信息界,而且对非公开信息的获取与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一条非公开状态下的信息只要构成商业秘密,按照知识产权法律的规定,我们在获取与利用时就有可能构成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权的行为,而侵权是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的.由此可见,商业秘密保护的出现对非公开信息获取与利用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仅通过对商业秘密定义及构成条件的研究,对知识产权保护状态下非公开信息获取中的一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人才属于稀缺资源,且流动性较大,如何有效防止人才流动中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的流失,已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竞业禁止制度是市场经济中保护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和维护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的竞业禁止制度还存在法律界定不够明确、范围不清、立法过于抽象、缺乏操作性等问题,因此,在不断完善竞业禁止制度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技术秘密权与劳动者择业自由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平衡二者的利益.以实现竞业禁止制度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对物质资源的争夺,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的获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这就使得一些企业常常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另一方的技术、经营秘密,以达到击败对手、占领市场的目的。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来防止或减少由于商业秘密流失而带来的损失。甘肃省企业商业秘密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效率低下、管理制度滞后,大大降低了商业秘密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甘肃企业商业秘密管理的缺陷,探讨具有现实意义的商业秘密管理方法和出路。  相似文献   

6.
企业竞争中的商业秘密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铁辉  祝小静  黄蕾 《情报科学》2004,22(3):299-302,310
商业秘密作为企业的无形财富,在现代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在对商业秘密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分析企业商业秘密流失的几种途径,从而提出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秘密保护和专利权保护同等重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对商业信息的保护。商业秘密可以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是无形财产,属于知识产权,但它又具有不同于传统知识产权的特点,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从刑法法的角度探讨商业秘密的保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条件下,信息咨询服务中商业秘密问题格外突出,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对商业秘密的性质、咨询服务涉及到商业秘密问题以及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等作用了较深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彭金超 《科教文汇》2007,(8Z):153-153
商业秘密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智力成果,应获得法律尽可能完备的保护。本文由一现实的商业秘密案件入手,探讨了认定商业秘密须符合的三要件及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类型,以期对商业秘密有更好的界定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商业秘密在人才流动中的各种侵权行为,提出运用立法程序,制定具体的商业秘密保护法解决人才流动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问题,呼吁除尽早出台商业秘密保护法之外,还应在现有各种法律条文体现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商业秘密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目前对于中国商业秘密保护的量化研究几乎是一个空白的领域。基于综合评分法,对1993-2014年中国商业秘密保护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量化结果表明:1993-2007年商业秘密立法水平较低,自2008年开始立法水平发展较好,2013年立法水平已经比较完备;然而,由于执法意识淡薄,执法水平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一环节制约了实际保护水平的提高。在量化测算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中国商业秘密保护水平的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和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模仿创新是限制实际保护水平提升的深层原因。因此,加强自主创新是提高商业秘密保护水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敏 《情报杂志》2007,26(3):85-87
动态联盟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产物,是一种灵活动态的新型合作方式,其商业秘密除具有商业秘密所共有的信息性、秘密性、价值性、实用性等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动态联盟的商业秘密更需要特别的保护。分析了动态联盟商业秘密的范围、特征及对动态联盟商业秘密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动态联盟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如何从立法上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进行预防、规制和处罚已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法律任务。本文希望通过对商业秘密的论述,对我国在商业秘密立法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英 《学会》2001,(8):40-42
一、商业秘密的由来 商业秘密是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早在古代社会,商业秘密就以"家传绝技"、"祖传秘方"、"绝活"、"拿手好戏"等形式存在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商业秘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对专利制度的补充而出现的.商业秘密第一次作为法律用语使用是在1883年7月14日美国的<纽约>杂志上.而英国是对秘密予以法律保护最早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王运嘉 《科技风》2014,(3):265-267
由于我国关于保护商业秘密的规定分散在不同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中,再加上立法者对于商业秘密的认识不尽相同,导致一些法律规定之间的不协调,不利于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这种状况亟需得到改变。因此,为统一、规范现有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完善、高效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应加速制定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对有关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做出明确而系统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商业秘密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智力成果,应获得法律尽可能完备的保护.本文由一现实的商业秘密案件入手,探讨了认定商业秘密须符合的三要件及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类型,以期对商业秘密有更好的界定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商业秘密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智力成果,应获得法律尽可能完备的保护。本文由一现实的商业秘密案件入手,探讨了认定商业秘密须符合的三要件及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类型,以期对商业秘密有更好的界定和保护。  相似文献   

18.
服务外包中接包企业对商业秘密的自我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外包业务多会涉及商业秘密,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是不少外包项目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实践中,接包企业对自身商业秘密保护的问题往往被忽视.接包企业不仅要履行保护发包方商业秘密的义务,也应保护好自己的商业秘密免遭泄露,特别是在离岸外包中,面对有着保护商业秘密丰富经验的发包方,接包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自己的商业秘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商业秘密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商业秘密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围绕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管理的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多角度提出完善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上认为商业秘密属于知识产权的对象,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产权,一般能够成为质押融资的对象,因而合理地推导出,商业秘密也能够用来质押。其实,知识产权对象是以各种符号形式存在,而商业秘密的表现形式则具有多样性,不一定以符号方式存在。同时,商业秘密制度也不具有鼓励公开、促进创新的社会功能。因此,商业秘密不属于知识产权对象范畴。在技术层面上,也无法对商业秘密进行质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