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隐喻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也是语言装饰的手段。本文通过阐述认知语言学、分析隐喻语言的产生和认知模式,对英语隐喻语言的认知进行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HTML到XML转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上大多数的信息都是用HTML写的,这种语言不能处理网络上的很多需求,因为它只是一种用于浏览信息的语言,不能表达数据本身,网络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结构化文档的存贮,而只是一个可变的HTML页的聚集,我们迫切希望来自网络资源的信息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来存贮。XML和它的各种扩展功能如数据模型、查询语言等是实现结构化方式的一种,是一种元语言,可以弥补很多HTML的不足。未来的网页会使用具有很好结构化的XML语言,但是现在这一阶段是过渡阶段,必须思考一种方法来实现HTML到XML的转换.以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HTML到XML转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隐喻的艺术     
隐喻是思维的常态,隐喻思维借助于语言形式形成隐喻概念,贯穿人类语言的始终。作为载体的语言是隐喻艺术性的表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语言更能体现隐喻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模式。二者大量存在于新闻语言之中,并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不同类型的隐喻和转喻在新闻语言中的应用情况出发,详细分析了用例,透彻地说明了隐喻和转喻在新闻语言中所起到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语言多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遗产,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变革,语言时空接触暴增加速了地方语言的演变,越来越多的语种濒临灭绝。另外,随着碎片化信息传播的兴盛,互联网环境下的语言多样性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及时地采集并保存濒危语言档案势在必行。本文在碎片化信息传播背景下,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典型语言档案采集方式,以期探索更为精准高效的语言档案采集方式。  相似文献   

6.
刘利君 《大观周刊》2013,(3):173-174
语言学习只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Krashen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只有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真正摆脱母语的“羁绊”,自由地运用第二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但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语言。语言中的隐喻有多种形式。本文主要借助系统功能学的语法隐喻的研究成果,分析新闻标题里的语法隐喻(主要是名词化)的表现及功能。  相似文献   

8.
新闻要及时、准确、生动地传递国内外最新消息,反映新观点、新事物,必然要不断使用流行语,这就产生了新闻语言的流行语(在特定时期内,在新闻语流中普遍使用的流行话语形式,我们称之为新闻语言中的流行语)。作为一种流行的语言时尚,它可以存在于不同的语言结构层面中,通过不同的语言单位传递着流行理念,传播着新闻信息。其表现形式有词、短语、特定的格式。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书馆中有大量各种语言的信息资源,是多语言信息获取的重要应用之地,但用户对其真正的获取需求却并未被明确阐述.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数字图书馆用户进行调研,了解其在用户行为、多语言信息获取需求动机、多语言信息资源、多语言信息服务、多语言信息检索和多语言系统用户界面六大方面的详细需求.  相似文献   

10.
理性之美:新闻语言的不懈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许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因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的色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其社会使命是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语言是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广播电视在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向大众传播语言。作为一种语言职业的广播电视,承载着信息传播和语言传播的双重使命。语言传播正是由于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而由“古典传播方式”跨入了“现代传播方式”的时代。正是由于广播电视的传播,大大提高了语言传播的速度,大大拓展了语言传播的范嗣,大大增加了语言传播接收者的数量,大大丰富了语言传播的内容,使社会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12.
新闻语言应该是规范语言.这是受众对传媒的信任也是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讲.媒体肩负着舆论导向和语言导向的双重责任。新闻语言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强大渗透力与包容性.作为一种社会群体语言及新闻信息的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13.
数字图书馆中有大量各种语言的信息资源,是多语言信息获取的重要应用之地,但用户对其真正的获取需求却并未被明确阐述。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数字图书馆用户进行调研,了解其在用户行为、多语言信息获取需求动机、多语言信息资源、多语言信息服务、多语言信息检索和多语言系统用户界面六大方面的详细需求。  相似文献   

14.
吴贻弓电影的影像风格通过画面语言体现出来,具体体现在含而不露的隐喻和象征、抒情上的多元化等方面,本文将以此展开论述,对其画面语言进行文本解读。含而不露的隐喻和象征在文学中,隐喻和象征是诗歌语言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信息思维和社会信息学的角度出发,将广告隐喻的研究依据从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转向信息科学,运用社会信息学理论及信息思维方式,对广告隐喻进行解构,界定广告隐喻的信息学定义、信息学分类和信息学特征,最后提出广告隐喻是文化的间接存在的观点.同时也就当下学术界流行的广告隐喻的多模态分析法提出自己的质疑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李冲 《新闻世界》2001,(2):20-21
电视纪实手法大都是利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声音语言来直接地向受众叙说事实,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但在画面和声音语言后面却隐含着大量的隐性信息,隐性信息往往伴随着画面,声音等信息同时呈现在受众面前或进入受众耳朵的,只是因为隐含的深度不一,有的可以被受众捕捉到,有的则没有被受众准确地把握或干脆被受众忽略掉了。  相似文献   

17.
袁贺立 《大观周刊》2012,(21):232-232
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上传递的信息是由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两部分组成的。在物理教学中,非言语信息是丰富的,交流也是广泛的。这些信息及其交流深刻地影响着教和学的过程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一般都非常重视对新闻人物语言信息的传播,以至于记者们在采访时总是给人一种边提问边埋头记录被采访对象谈话的印象。而对于人物非语言信息的体态语言信息,则往往不注意捕捉。这样造成的后果是,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使新闻报道显得呆板、干瘪,不传神。所谓体态语言信息,指的是人们通过动作、表情、外表、服饰等,间接传递出的信息。行为科学家曾指出,“人们的所作所为比他们的所说所讲更为重要”。南振中同志在《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一文中写道:“眼睛,是人身上灵敏的器官,它像一架精密的自动摄像机,随  相似文献   

19.
模糊信息在新闻宣传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信息,即指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定性的减少或消除。而模糊信息则是以界限模糊的形式表示事物的属性和运动形态的信息。新闻作品要求以“再现”的方式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但这并不等于说它排斥模糊信息。准确与模糊并不矛盾,因为模糊不等同于含糊其辞,模糊语言同样可以做到准确反映事实,而准确性“在另一种情况下也可以容忍一定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很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因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色彩。言论、时评、随笔等体裁,语言要以理取胜,以理服人,以其严密的思维和逻辑性,达到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同样,消息、通讯也常在新闻事实中融入记的见懈,尽显其哲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