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允波 《青年记者》2007,(22):76-77
笔者从事新闻工作9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采写法制新闻。结合自己的工作,简要谈一下党报法制新闻采写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过去的经济新闻采写模式能够适应计划经济时期的要求,如今,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党报经济新闻读者的构成、需求的侧重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报经济新闻的采写模式应当实现宏观和微观、硬化和软化、人与物之间的  相似文献   

3.
“领导活动”是新闻,此类报道往往在地市级党报要闻版占据重要位置。如何提高“领导活动”报道艺术,避免“领导活动”报道的“八股化”趋向,进一步增强“领导活动”报道的可读性、必读性,已成为当前地市级党报采编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做足做活时政新闻 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及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把一些会议和领导活动公开报道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事情的内幕,这本是好事,可是一旦连篇累牍,让会议新闻占去大半个版面,就会惹人厌烦。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地方党报对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的报道要有所选择,要看其有多大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是否能吸引公众的共同兴趣。也就是说要视具体情况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5.
刘妮 《记者摇篮》2009,(5):48-48,9
领导同志的视察、调研、开会、谈话、出席开幕庆典等活动,是报纸新闻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在地方党报上,领导活动的报道通常被置于绝对突出的位置,具有不可比拟的显著性和重要性。也正因为如此,各级领导和宣传部门对此类报道的管理比较严格,往往要求按照固定程式来制作和刊发新闻通稿,记者遵循新闻规律采写稿件的自由度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6.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同时应该是党报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报道内涵在丰富,外延在扩大,经济与民生紧密融合。本文就经济新闻如何用百姓的视角来采写大家能读、爱读的新闻,使党报经济新闻成为争夺读者“眼球”的亮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一、从大量的领导活动中选取能激起读者共同兴趣而又重大的新闻事实进行人性化的报道。据调查,大多数读者对报纸,特别是基层党报中生硬呆板、高高在上的领导活动的新闻最反感,如重要讲话,一二三四,或指出强调等等。而读者对有着共同兴趣的、文笔活泼清新而又不拘泥于程序的领导活动报道就感到亲近、可读。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羊年年底来到重庆视察,  相似文献   

8.
李凯 《新闻窗》2007,(5):28-29
时政报道,是对时事、政治等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主要包含会议新闻、领导活动和重大政治社会活动等。如果说社会新闻能为一张报纸聚来人气是本地新闻重要基础的话,那么,时政新闻就会为一张报纸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是一张报纸原创新闻的上层建筑。尤其作为一张党报,假若时政新闻偏弱,那么可以断言,纵然具有党报身份,[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王文勇 《新闻实践》2005,(11):53-53
社会新闻虽然不是党报报道的主要内容,但如今不少党报也在积极探索社会新闻的报道路子。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增强社会新闻的亲和力,是提高党报社会新闻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聚焦百姓生活,在报道内容上体现亲和力 党报社会新闻的报道对象应该定位在哪里?我们的实践是:深入百姓生活,倾听百姓呼声,反映百姓困难,关注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就关注百姓生活这点来说,党报社会新闻和都市类报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不同的是,都  相似文献   

10.
蒋颖 《新闻界》2007,(6):11-12
本文以《四川日报》社会新闻报道为例,深入阐述了社会新闻是党报新闻宣传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社会新闻是当前党报新闻宣传改革创新的一个落脚点,提出了党报社会新闻报道应找准的几个视点.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党报的社会新闻,新闻界虽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我们从大量的新闻实践中体会到,党报社会新闻反映的是活人活事活道理,它以生动形象、有情有节的故事而为读者广泛喜爱。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与都市类报纸社会新闻不同的是,党报的社会新闻更注重新闻宣传的社会效益和舆论的导向作用.“是有典型意义的社会新闻”。这也许就是党报社会新闻的个性和特色。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党报记者的综合素质,其实质就是记者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形成的素质和能力。记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闻稿件和报纸质量的高低。提高记者素质,是提高办报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所在。地市党报在我国报界是比较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媒体,其无论舆论导向还是新闻的贴近性,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独特的影响力。那么,作为肩负采写新闻重任的党报新闻记者应具备哪些综合素质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13.
徐一化 《新闻窗》2007,(2):46-47
近年来,党报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应该说,党报对民生新闻的认识和操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党报民生新闻发展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本文将从党报民生新闻的缺憾入手,探讨党报民生新闻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内参报道是新闻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领导机关提供决策参考的“耳目”和“参谋”的职责。采写内参,是党报记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说起新闻改革,总要谈到“减少领导活动报道”。可“减少”是“减少”,毕竟还是要“报道”。而况作为基层党报,有时还难以“减少”。好,你“减少”了,他(通常是秘书)一个电话打过来:“怎么不见报?嗯,是不是我们这项工作不重要?”你敢说书记、市长(包括一大排副的)的工作不重要吗?不敢吧。老实说,我们只能是尽可能地减少领导活动报道。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也不断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作为地市级党报,也应该尚势出新,在靠前而重要的版次上开办社会新闻版,以增强党报的内涵,提高党报的质量,争取和扩大党报的读。社会新闻是反映社会生活中有关问题、伦理道理、社会风尚、生活趣味等的报道。但党报的社会新闻,应具有健康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旋,律的推动下,经济新闻已成为各个媒体报道的中心,也成为了党报的主角。综观一个时期的报纸,虽然记者也采写了许多经济新闻,其中也不乏深度和广度的报道,然而基层的读者群却不买账,不满意,认为经济报道缺少新闻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8.
唱响主旋律,以抓高品位的社会新闻为主 社会新闻的终极目标,是推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使报纸好看、耐读,吸引读者的眼球,各家媒体都在想方设法多抓社会新闻。但作为一张党报,在舆论引导上不能走偏方向,采写社会新闻要有所选择,内容必须是积极向上的、高品位的,不写那些低俗、媚俗、庸俗、低级趣味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市党报在生存发展方面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内容为王"已成为大多数业界人士的共识。只有内容为王,才能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产品,同时,向地市党报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地市党报记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采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才能提高报纸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波 《传媒观察》2005,(11):5-7
头版是党报的旗帜、龙头,也是党报的脸面和窗口。它代表党报的风格和品位,集中体现党报的舆论导向、编辑方针和新闻特色。办好党报头版,以厚重实惠的内容吸引读者,以大方新颖的版面打动受众,是党报改革的关键。面对市场经济的压力,很多党报的副刊、周末版、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版尝试了各种尝试,而作为“脸面”的党报头版受党报性质、舆论宣传导向的限制,在改革创新上落在了其他版面的后面,成为党报改革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