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徐瑞欣 《现代家教》2000,(10):60-60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经常沟通思想,保持密切联系,对教育幼儿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的形式是:1、随机沟通。利用幼儿入园、离园时间,就幼儿的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情况,家长和老师互相交谈一下,以便对方更全面地了解幼儿,有针对性地教育幼儿。这种交谈,不需很长时间,几分钟即可。对家长反映的幼儿的问题,如果幼儿在  相似文献   

2.
李芹 《早期教育》2000,(11):7-7
离园的时间到了,家长们往往一窝蜂拥到教室门口。此时,教师应该站在哪个位置?我认为,站在门边最好。 站在门边便于与家长积极交流。家长很想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园表现,可是当他们看到老师离他们那么远,本已到了嘴边的话又会咽下去。此时,你若微笑地站立门边,就创造了双方交流的机会。我们叮以通过简短的谈话,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教师也可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幼儿入园焦虑不只出现在幼儿身上,也表现在不少家长身上。家长的焦虑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定,与孩子依依不舍;心中牵挂,反复询问、叮嘱教师;心中内疚,对孩子过分迁就,等等。这些焦虑表现会不知不觉地感染孩子,加重孩子的适应困难,延长孩子的入园适应期。因此,减轻家长焦虑是幼儿园新生入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郾开放幼儿园入园前,幼儿园向新生及其家长开放,孩子可借此机会熟悉环境,家长可进入班级观摩活动,了解幼儿在园学习、生活的每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减轻自己的紧张和焦虑情绪。2郾召开家长会在新生入园前召开家长会,由园长和新生班…  相似文献   

4.
分离焦虑定义为幼儿焦虑症的一种,是指幼儿与父母或依恋对象分离后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产生的不安全感或丧失感。在《百科全书》中分离焦虑是指儿童与他依赖的人或最初照顾他的人分离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新入园幼儿与最亲近的人分开,没有了依从感,产生的担心、恐惧、害怕、哭闹等等不健康的情绪称为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用爱心,耐心真诚对待孩子,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尊重,肯定孩子的感受,然后和孩子进行积极的语言交流。孩子在哭闹的时候,很需要人理解他的感受,我们应该尊重肯定孩子的这种感受,做好家长工作,实现家园共育。让每一个幼儿家长都知道,新入园幼儿的哭闹、情绪不稳定是普遍存在的,家长的这种焦虑心情也是难免的。但我们会用自己的真心、爱心和细心,换来家长的放心和安心。我们会通过《家园联系栏》班级QQ群随时向家长公布幼儿教育活动的内容,发一些幼儿在园活动的小视频及照片,让家长随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一方面克服家长对幼儿园工作不了解的焦虑,另一方面通过一些教育信息的宣传,使家长认识到自己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配合老师,让幼儿尽快克服焦虑情绪,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5.
家长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后,就希望能比较直接、细致地了解幼儿园到底教孩子学些什么,老师是怎么教的,老师对孩子怎么样,自己的孩子学习如何,能力发展又怎么样,等等。为此,我园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家长开放活动(既有日常教育活动也有大型的专项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孩子了解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形家园合力,更好地教育孩子。我们在组织家长开放活动时,一是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即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系统地安排幼儿在园年中的家长开放活动。…  相似文献   

6.
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很想和老师谈话,可又担心占用老师的时间,总是欲言又止。每当观察出家长这种情形,我们就赶快问家长,这时家长才开口说。   家长接送孩子时的家园沟通,是家长和老师联系、搞好家园共育的有效环节。家长送孩子入园后,不要急着和孩子说“再见”就走;接孩子时,也不要领了孩子就回家。我们鼓励家长接送孩子时做到以下四点:   一、送孩子入园时,家长向带班老师简单地汇报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表现、饮食睡眠情况和孩子近来的想法,让老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配合老师搞好晨检,以利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  相似文献   

7.
幼儿成长档案是一种建立家园共育的有力桥梁,它既是老师了解和掌握孩子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也能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它可以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学习途径,对孩子的能力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因为每个孩子的智能构造都是不同的,它还可以帮助老师分析出孩子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从而针对孩子的长处与短处进行教育,也可以让家长清楚自己的孩子哪方面很棒、哪方面需要加强。成长档案为幼儿园与家长的互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有意义的是:它记载了孩子童年最值得回忆的事。  相似文献   

8.
我园幼儿的家长多是双职工,工作和家务都很忙。他们上下班接送孩子时也是来去匆匆,与教师接触的时间很少。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我给班里的每个幼儿都备了一本“联系本”,每周把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书面向家长汇报,并请家长也把孩子在家的表现以及他们的要求反映给幼儿园。我在实践中体会到,设立“教师家长联系本”是解决家园联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行之有效的一种好形式,我觉得它有以下几方面明显的好处: 一是使教师与家长都能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园或在家的表现。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毕竟不同于教师和  相似文献   

9.
李丽 《少年世界》2010,(6):35-37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指幼儿园在每学期特定的一天向家长开放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家长充分感受和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表现,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教育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家长和教师沟通的机会。不仅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也使教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0.
家长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后,就希望能比较直接、细致地了解幼儿园里到底教孩子学些什么,老师是怎么教的,老师对孩子怎么样,自己的孩子学习如何,能力发展又怎么样,等等。为此,我园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家长开放活动(既有日常教育活动也有大型的专项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孩子,了解幼儿教  相似文献   

11.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个性各异,在园表现也不一样。有些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不同的情感和态度:疼爱和喜欢聪明、听话的;平淡地对待一般的;讨厌或疏远不伶俐、不听话的。幼儿虽然年幼,对教师的态度却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受教师疼爱的必定十分亲近教师;受平淡对待的对教师也是若即若离;被讨厌的势必疏远甚至惧怕老师。幼儿对教师的态度往往影响到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家长一般都知道孩子在园表现和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因而,受教师喜爱的孩子的家长,大都喜欢跟教师联系,听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表扬更感到无限欣慰;表现一般的幼儿的家长对教师则比较淡漠,对孩子在家的情况,抱着  相似文献   

12.
<正>每个幼儿老师都知道,幼儿园最难开展的工作其实就是家长工作。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与家长和谐沟通,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主要任务,从而提高教育质量,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如何才能更好地和家长沟通,使他们愿意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呢?一、真实反映孩子在园情况老师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情况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掺杂一些个人偏见和情绪。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要委婉平和,能把  相似文献   

13.
一、对小班幼儿进餐问题的调查了解让孩子生活得有规律,定时定量进餐是每一位家长和老师的愿望,“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更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反映孩子的吃饭问题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尤其是小班孩子,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多数在家是由成人喂食的,甚者追着喂,哄着吃,很难养成良好习惯。当3~4岁的孩子入园后,由于习惯的因素,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我们对幼儿入园后出现的各种进餐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观察调查,旨在…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每学期末教师对幼儿撰写的评语成了幼儿发展“质性评价”的浓缩版。家长通过评语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园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孩子也通过父母对评语的解读,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幼儿评语成了家园联系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孩子,需要家长的配合;搞好工作,需要家长的理解;发展事业,需要家长的支持。我园开展的“五日”活动,融洽了老师、家长的感情,增进了理解,促进了工作,深受大家的欢迎。家长开放日我们规定,每学期期中向家长开放一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园听课、看活动。从晨间检查、晨间谈话、早操早点、上课游戏到午餐午睡,家长们都认真地观摩,从中不仅了解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内容,孩子在园的表现,还了解了教师的教育方法及教师工作的  相似文献   

16.
老师你别走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使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拉近幼儿与老师间的距离,愿意和老师亲近,我们班搞了一次家访活动。我和杜老师一起到邹紫铉家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不仅让家长更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情况,而且也让老师了解了幼儿在家里的生活情况及生活环境,家园沟通更完善了,师幼间的距离也更贴近了。特别是对这些刚入园的新生,家长迫切地想知道宝宝在园的表现情况,是否哭闹,吃饭怎么样,喝水怎样,中午是否睡觉了。我们向家长一一介绍,让家长了解老师在工作中是怎样照顾宝宝、怎依恋老师,给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家长能放心地把…  相似文献   

17.
每一名幼儿离开家庭,走进幼儿园,适应一种新的集体生活时,都要经历一段“艰苦”的心理历程,如何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成为新生入园工作的核心。随着幼儿入园年龄的提前(由3岁半提前到3岁3个月),更增加了新生入园教育工作的难度,家长也为此更加担扰。了解孩子是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家长在与幼儿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最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所以与其让老师们在与幼儿的接触中逐渐了解幼儿,不如通过既快捷又简便的问卷方式了解孩子。所以本学期我们推出一项新的举措———使用“新生家长调查表”。“新生家长…  相似文献   

18.
王亚 《幼儿教育》2000,(11):26-27
什么时候摸孩子的头,根据经验,我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问候幼儿来园时,对我说“老师早”,我就轻轻摸一摸孩子的头,表示应答。这会给孩子带来一天的好心情,因为孩子会感到老师很喜欢他,家长看了也会放心地离去。离园时,用同样的方法互道再见。2.表扬每当孩子有进步或表现出色时,除了言语表扬,我也不忘摸摸  相似文献   

19.
家园合作,同步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双方做出努力。从幼儿园方面来说,从孩子刚入园开始,教师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活动,使大多数的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性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情况等有所了解,加上以后每学期的对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亲子游戏活动等等,更能让家长全方位地熟悉幼儿园的工作,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从家长方面来说,由于种种原因,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有所不同,有的家长能主动热情地与幼儿园联系,尽量配合幼儿园工作;有的家长则很少与教师接触,特别是祖辈接送孩子,几乎不跟教师交换意见,即使有也只是过问一下孩子的身体状况而已。家长怎样才能提高参与家园活动的积极性、实效性呢?其实三个字可以概括:多沟通。首先,要善于与教师多沟通。1.多问。包括问幼儿,问班上的老师,问同班家长,可以是直接当面问,也可以是电话间接问,现在有很多家长在自己建立的QQ群里互相讨论一些育儿的经验,这是可取的一种方式。2.多看。走到班级门口,家长要看看班级门口的家长园地、宣传栏和黑板上,有没有老师留下当天所学的知识内容,了解幼儿园的教学进度和要求,看看看幼儿园门口有没有一些通知,对幼儿园的活动做到心中有数。3.多反映。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  相似文献   

20.
入园前做准备,入园时哭闹少今年我接新小班。孩子入园前,我和同班老师一起对每个孩子进行了家访。在家访中我们熟悉着孩子各方面的情况,与孩子建立感情,同时了解家长的需求。我们还带了小标记让幼儿选择,这样幼儿来园后认自己的水杯、毛巾等等就容易多了。家访后,我们将孩子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如哪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