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身秧歌舞对中老年妇女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对50名从事秧歌舞锻炼半年以上及不进行任何项目锻炼的30名中老年妇女进行了发安静时和次极量心率踏车运动后即刻、恢复期1min、3min时的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检查,旨在研究我国传统体育健身方法,为中老年妇女选择实用、有效的健身活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参加秧歌锻炼的中老年妇女心脏主动脉瓣活动及性能优于不运动者。(2)跳秧歌舞对中老年妇女心脏的收缩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3)跳秧歌舞能提示中老年妇女心脏左室舒张功能的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比较不同功率自行车锻炼的持续时间对认知能力短期影响差异。方法:25名被试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75%VO2 max的的强度骑自行车,在实施前、运动15min、30min和60min采集行为学和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运动30min和60min后的P300反应时和振幅大于运动前,运动15min和运动前的反应时和振幅无明显差异。结论: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后认知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3.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冬泳人在水温为10℃左右泳后发生意外事故为158例,平均每年出现近30例不良事故。为了探索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本文从纵、横两个方向对冬泳的人群及非冬泳人群进行有关生理指标的测试,现报告如下。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实验组:在水温为6—14℃进行冬泳锻炼的40—50岁42人,其中男32人,女10人。对照组:不进行冬泳锻炼而从事其他形式(太极拳、健身操、登山、健身舞)锻炼的40—50岁42人,其中男32人,女10人。1.2研究方法121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锻炼前及锻炼后的60min内每隔10min进行光反应时及握力测试。…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皆在研究不同时间、强度的健美操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参与不同时间的中小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有助于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其中30min和60min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效果显著。(2)实验后各锻炼组心理健康指标进行横向比较(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表明,强度因素有显善性作用,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效果好于小强度的锻炼效果;时间因素(持续30min或60min)无显著性作用。(3)实验表明女大学生在每次运动持续30~60min的健身健心活动时,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是女大学生最好的锻炼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专科学校学生“四人制”比赛各时段心率变化的特点。方法:将36名专科学校男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进行“四人制”的大运动量篮球比赛,对照组学生进行“五人制”全场大运动量篮球比赛。比赛每星期举行一次,分别进行五次。结果:两组学生的晨脉、准备活动后及运动后120min的心率无明显差异,而在赛后1min、5min、30min、60min,对照组心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心率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5min均为中等强度运动心率水平。而对照组在此时心率达到大强度心率水平。结论:“四人制”篮球赛的运动强度属于中等运动强度,更适合专科生锻炼。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浙江省新农村村民参与健身路径工程锻炼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得出:浙江省新农村村民参与全民健身路径锻炼以晚饭后锻炼者为多,持续时30min以上者超过40%,锻炼频率不高,经常锻炼者为27.3%,村民基本能掌握健身路径的使用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损伤出现,主要原因为使用不当和动作出错,他人致伤及器材损坏致伤值得重视,持续发展村民参与健身路径锻炼需要科学的指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许延威  卢秉旭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4):113-115,127
以600名8~13岁的小学生(男生300女生300)为研究对象,利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来检验实验前后跆拳道修炼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结果表明,经过10周跆拳道项目的实验干预,小学生自我概念各个维度上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在身体健康、身体活动、身体肥胖和身体自尊上变化显著;实验后男女生身体自我概念各维度上存在差异,尤其在身体健康、身体协调、身体自尊上差异显著;在不同锻炼时间上,每周3次45min锻炼要比每周2次60min的锻炼效果显著.鉴于跆拳道修炼对促进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高效能性,有必要组织小学生积极进行锻炼,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游泳锻炼对混合型青年脑瘫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混合型脑瘫大学生15名随机分为游泳组(男=4,女=3)和对照组(男=5,女=3)。游泳组除接受常规理疗和体育课外,每周进行2次各90 min游泳锻炼,持续10周。除体育课外,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理疗。结果:(1)经10周游泳锻炼,游泳组肺活量较锻炼前显著提高,选择反应时显著缩短,游泳组肺活量和选择反应时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和降低;(2)经10周游泳锻炼,游泳组BBS动态平衡得分、静态平衡得分和总分均呈显著提高,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3)经10周游泳锻炼,游泳组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前进、后退和侧行10 m最大步行速度均显著增快,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快。结论:游泳锻炼可通过改善呼吸机能、提高反应速度、平衡能力和步行速度促进青年脑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高校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北省6所普通高校1500名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硕士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偏低,频度以每周1—2次为主。持续锻炼时间以30min-60min为主,锻炼强度以中等强度为主,跑步和球类运动是硕士研究生参与的主要项目;缺乏组织、惰性、缺乏时间、缺乏指导是影响硕士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锻炼时间和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抑郁倾向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的中、小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有助于缓解女大学生的抑郁倾向,其中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效果好于小强度的锻炼效果,30min和60min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效果显著;时间因素(持续30min和60min)无显著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身体锻炼方式对老年人心理效益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运用心理测量与心理实验方法,对参加36周不同项目锻炼的88名老年人(每周坚持3-4次,心率控制在100-110次/min,每次持续时间为30min)所产生的心理效益的研究结果证明:无论何种锻炼方式,对于改善老年人的主知功能,调节情绪状态,改善人格和提高生活质量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身体锻炼方式不影响老年人身体与心理健康的总体效益;由于项目锻炼的方式不同,对老年人不同心理广大贩影响效果也不同,自行车,游泳、慢跑项目的锻炼方式对促进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提高效益明显,而中国传统的气功、太极拳项目的锻炼方式对调节老年人的情绪状态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运用身体吸引力量表、身体价值感量表、一般自尊量表和一般生活满意感量表,对西安和乾县的1237名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行为及其自我评价的影响调查,运用Spssll.5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有锻炼行为的中学生在各量表上的自我身体评价水平均比无锻炼行为的中学生高;(2)过少的锻炼对身体吸引力评价没有多大的改变,没有锻炼活动的中学生在身体吸引力的评价上与每周锻炼1-2次者之间不存在区别;(3)合适的锻炼时间能够增强中学生时自身的评价能力,每周锻炼次数在3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在31 min-45 min 之间对中学生比较合适;(4)学历、性别与地域差异等对中学生自我评价均有不同影响,地域差异是导致中学生自我评价水平不同的可能原因之一,学历与性别不会影响中学生对一般自尊与一般生活满意感的评价,身体吸引力和身体价值感的评价存在性别与社会环境因素取向,男生对身体吸引力与身体价值感的关注度高于女生,初中生对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的评价优于高中生.  相似文献   

13.
以“绿色锻炼”思想为基础,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户外自然环境,探讨不同锻炼情境中的中等强度自行车锻炼对大学生心境、主观用力感量表 (RPE)和身体自尊的影响及其差异。30 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单一运动组、运动音乐组、虚拟环境运动组,每组10 名大学生,男女各5 名,然后完成 40 min 的中等强度的踩踏功率自行车任务。运动前后分别评估心境状态和身体自尊,运动10 min 后每隔5 min 评估RPE。结果:(1)心境,组别的主效 应显著,测量的主效应显著,组别和测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运动结束后虚拟环境运动组心境的紧张、疲劳、慌乱水平显著低于运动组,精力水平显 著高于运动组;(2)身体自尊,组别、测量的主效应均不显著,组别和测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但运动后虚拟环境运动组大学生的身体自我价值显著 高于运动组;(3)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3 组大学生的RPE 均显著增加,但虚拟环境运动组大学生的RPE 显著低于单一运动组,同一时间点虚拟环境 运动组大学生的RPE 显著低于单一运动组。结论:中等强度的运动对心理有改善作用,虚拟锻炼环境对心境有更好的调节效果,是一种良好的锻炼 方式,同时研究结果进一步为绿色锻炼的心理效益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4.
女大学生的印象管理与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印象管理、锻炼行为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建立了女大学生印象管理和锻炼行为、心理健康的假设理论模型。采用印象管理、锻炼行为和幸福感、学习生活满意感、情感平衡等心理量表对500名女大学生进行测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及印象管理和锻炼行为、心理健康的结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与观测数据拟合很好;印象管理对锻炼行为和学习生活满意感、情感平衡影响显著,锻炼行为对学习生活满意感、幸福感和情感平衡影响显著;并且印象管理也通过锻炼行为进而作用于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研究体育锻炼对体质弱势大学生抑郁水平及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200名体质弱势大学生随机分成四组,男对照组(T1)、女对照组(T2)、男锻炼组(D1)、女锻炼组(D2),每组各50名.对照组正常学习和生活;锻炼组每周三次体育课,每堂课80min,持续16周.结果:(1)D1、D2组SDS标准分实验前后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2) D1、D2组SES得分实验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3)锻炼组实验前后抑郁水平与自尊水平的线性回归分析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16周的体育锻炼能有效的降低抑郁水平;提高自尊水平;自尊水平会随着抑郁水平的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实证分析老年人生命质量和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为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和体育锻炼行为问卷对男女配对抽取的2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不同体育锻炼项目数、锻炼频率、锻炼时间和锻炼行为阶段的生命质量8个子维度得分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生命质量各维度与参加锻炼项目数、锻炼频率、锻炼时间和锻炼坚持均有显著相关,总体来讲老年人参加的锻炼项目数量越多、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越多、在90 min内老年人单次体育锻炼时间越长、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越长,生命质量得分越高。老年人在锻炼频率、锻炼时间和锻炼坚持方面比较好,但参与体育锻炼项目数较少,在锻炼内容的丰富性上有较大欠缺;老年人生命质量较差,需要加强体育锻炼促进生命质量,重点在于增加老年人体育活动的丰富性和促进锻炼坚持性,适当增加锻炼频率、时间。  相似文献   

17.
随机抽取罗定职业技术学院100名二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五个月的体育舞蹈锻炼,并对其进行锻炼前后体适能各项指标测试。结果表明体育舞蹈锻炼对提高大学生心肺适能、肌肉力量和肌力耐力、柔韧性及控制最佳体脂百分比有积极影响,提高健康体适能水平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断断续续参加体育锻炼三组男生的体质和文化学习调查测试和比较分析,发现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文化学习的好坏与否和参加体育锻炼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l 调查对象与方法 福建农林大学208名男生,按他们平均参加锻炼的情况分为三个组。第一组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长期坚持自我锻炼,每周锻炼三次以上的72名男生;第二组为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极少进行锻炼的56名男生;第三组为断断续续参加体育锻炼组,时练时歇的80名的男生。 测试指标: ①形态:身高、体…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有氧健身操对孝感市中年女性体质的影响,将40名无锻炼及心血管病史中年女性进行试验,观察与测定18周有氧健身操锻炼前后身体形态、心肺功能、体成分和身体素质的变化,结果显示:孝感市中年女性18周锻炼后体重、腰围、臀围显著性下降,胸围变化不显著;静息心率降低,肺功能加强显著;体脂百分比、体脂量、瘦体重显著性下降;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显著性上升,反应时显著性降低。研究提示:长期进行有氧健身操锻炼能使中年女性身体形态变美,心肺功能加强,体成分趋于合理化和身体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锻炼对老年人心境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健身气功锻炼的133名老年人作为健身气功组,南京市栖霞区、玄武区、鼓楼区18所老年公寓及社区部分老年人108名作为普通组,采用简式POMS问卷,测查健身气功锻炼对老年人心境的影响。结果:老年人参与健身气功锻炼能有效改善心境状态,且效果量受锻炼年限、锻炼频率、每次持续时间和锻炼形式影响。结论:长期有规律参与健身气功锻炼对老年人心境状态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