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公共化事业的建设寄予越来越大的期望,国家从体制上赋予档案馆公共化事业性质,在资源上将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加以整合。把档案馆的建设纳入社会大化的框架之内,以满足社会和公众对化生活不断攀升的需求,这是社会进步、明提升的体现。也是档案馆与时俱进、向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迈进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公共档案馆是代理政府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数字时代公共档案馆服务能力的提升关涉到公共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的实现和公共档案馆生态位的科学建构.提升公共档案馆服务能力有着深刻的现实动因,须根据公共档案馆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档案馆实际发展情况,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原则在档案利用服务、馆藏资源建设、服务模式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3.
公共档案馆是以为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作为基本目标的社会组织,其服务领域具有较强的公共性,提升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能力对于履行公共档案馆的职能、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提升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能力的基本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公共档案馆是以为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作为基本目标的社会组织,其服务领域具有较强的公共性,提升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能力对于履行公共档案馆的职能、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丁宁 《档案》2014,(3):11-14
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治理的变革,将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政府作为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责任主体,既要确立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相适应的建设指导思想,同时也需要明确应有的职责内涵。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与应用前景,为智慧社会背景下基于AR技术的智慧公共文化服务转型提供参考。利用网络调研法和案例研究法观察、总结国内外实践案例,凝练基于AR技术的智慧公共文化服务应用框架;采用比较分析法,揭示不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应用特征,探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用AR技术趋势。研究发现:AR技术运用增强了公共文化机构在文化传承、社会教育、信息服务、休闲互动方面的功能发挥;在运用AR技术提供服务时,不同类型机构的侧重点不同,博物馆、美术馆和档案馆重视文化传承服务,档案馆、图书馆注重利用AR技术进行社会教育,图书馆、科技馆提供信息服务,科技馆和博物馆同时侧重休闲互动服务的供给;目前应用AR技术仍面临设备费用高昂、业态雷同、安全隐患、知识产权风险、功能质量有待提高、用户体验需要提升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并涉及到众多文化机构.公共档案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应体现公共文化诉求、发挥自身优势并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应坚持多元化的信息服务策略.分析公共档案馆所面临的环境、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等,对公共档案馆的文化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性是公共档案馆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之一,由此而引发的文化功能是实现公共档案馆社会作用的重要因素。在公共档案馆文化功能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档案信息服务理念,关注地域文化特点,适时引入市场运作模式,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之形成集成化优势,以便更好地达到实现公共档案馆社会文化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寄予越来越大的期望,国家从体制上赋予档案馆公共文化事业性质,在资源上将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加以整合,把档案馆的建设纳人社会大文化的框架之内。以满足社会和公众对文化生活不断攀升的需求.这是社会进步、文明提升的体现,也是档案馆与时俱进、向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迈进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档案馆的人性化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们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档案馆的社会职能逐渐被正确认识和不断拓展,公共档案馆的提法已经在人们眼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档案馆最终能走到今天,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多年来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不懈努力的结果,这是社会的进步、文明的胜利。在21世纪知识经济及休闲日增时代,笔者认为,档案馆建设应进一步加强为公众服务的力度,在档案服务上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既为公众更好更多了解社会历史和国家事务提供内容和场所,也为公众了懈档案知识并利用其为自身建设以及档案馆服务提供帮助和机会,辅导和培育社会正确科学的档案观。  相似文献   

11.
作为承担社会公共职能的各级档案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公共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要素的分析,就如何建构合理的公共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1983年4月,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案馆工作通则》明确指出:“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化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1996年7月修改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化事业机构。”从以上的法律、法规中可以看出,档案馆是法定的科学化事业机构,是面向社会为各项工作服务的公益性化事业单位,因此,档案馆具有化功能,随着社会休闲时间的增多,把档案馆建成人们鉴赏化的休闲场所,是新世纪进一步开发档案馆功能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出台,为数字时代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向需求导向型的沉浸式数字化服务转型趋向。但档案馆在数字文化服务方面尚存在对数字档案文化资源挖掘能力不足、缺乏创意型数字文化服务、跨界协作程度有限等问题。面向未来,档案馆需坚持市场导向实现可持续发展,把握用户需求提供高质量服务,依托前沿信息技术提升服务深度,倡导协同创新促进融合升级,进而全方位推进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吴广平、陈敏怡在《中国档案》2009年第6期中指出,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存在观念错位和制度缺陷。这主要表现在:1、对公共档案馆的性质、特征和功能模糊不清,认为拓宽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即可成为公共档案馆,表现出认识上的浅表性。2、对公  相似文献   

15.
突破传统档案馆的功能局限,构建方便人民群众利用档案的服务体系,全面拓展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是目前我国综合档案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拓展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实践中,广东省档案馆从2007年开始,以馆藏名人档案资源为依托,举办面向社会的系列公益讲座——名人名家讲堂,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走出了一条档案馆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服务文化建设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6.
苏洁 《湖北档案》2005,(1):39-40
尽管档案馆的档案不可能全部向公众开放,然而就整体而言,档案馆仍是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化事业机构。档案馆的改建和重建,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利用需求的,都是为了履行档案馆提供利用服务的功能的,新型的档案馆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位于老百姓不会涉足的“深宫大院”,而应在其设计时就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到档案馆保管和利用的双重职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价值创新的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公共服务部门之一的公共档案馆在信息时代需要进行价值创新,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价值创新的服务模式来破解其工作困局问题,进而探讨了在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中应用这一模式的价值和意义,最后,还分析了这一服务模式构建的重点内容——组织文化建设、用户需求建设和服务资源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档案馆的社会文化服务功能日益增强,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西安档案》2006,(2):1-1
2月28日至3月1日,全国档案馆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座谈会在广东省召开。会议总结和交流了近年来全国档案馆开展社会服务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研究讨论了档案馆如何进一步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促进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推动全国各级档案馆进一步加强服务功能建设,全面提高档案馆工作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会议的有关精神已在西安市区县档案局馆长会议上作了传达。我市各级档案馆要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充分认识拓展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意义,把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作为档案馆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好、落实好,在“十一五”期间把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到新的水平,推进档案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娟 《湖北档案》2009,(5):28-28
武汉市江汉区档案馆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采取社会服务与环境建设相结合,大力提升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全方位打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时期档案馆形象。使区档案馆建设成为了一个基本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环境舒适的开放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综合档案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