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广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新中国60年广播电视成就高层论坛,于11月18日至20日在广东省梅州市举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梅州市委宣传部、梅州广电新局、梅州广播电视台以及广电总局、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传媒  相似文献   

2.
清代文献中的"外江班"有三种不同的意义。《扬州画舫录》里的"外江班"指的是盐商江春蓄养的花部戏班春台班,与昆班称"内江班"相对而言。广府地区的"外江班"指的是外省来广东演出的戏班,与"本地班"相对而称。粤东潮梅地区的"外江班"指的是专演"外江戏"(即后来被称作广东汉剧)的戏班,与"潮音班"相对而称。"外江戏"的源头是湖北汉剧,但汉剧在向南传播的过程中,或带上了湖南祁剧、湘剧的某些因子。所谓"闽西汉剧"、"广东汉剧"其实是一个剧种。从地缘关系看,"外江戏"的传播路线应该是顺汀江从闽西顺流而下到粤东。  相似文献   

3.
广东17家出版社自办发行新举措 巡回展销 送书上门 由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和省书刊发行协会共同组织,有17家出版社参加的粤版书展销团,日前组织了11辆汽车,载着广东各出版社新近出版和再版重印的2000多种,共11万册图书,奔赴粤东地区的惠州、汕头、梅州等地巡回展销,直接与  相似文献   

4.
梅州,素有“文化之乡”美称!清代状元吴鸿,在广东督学时,称嘉应州(即梅州)“人文为岭南冠”;清乾隆王之正任嘉应州官时,赞誉梅州为“人文秀区”郭沫若同志1965年6月视察梅州时,也曾作诗赞叹梅州“人物由来第一流”! 1989年12月11—13日在梅州市隆重召开了广东省梅州客家联谊会成立庆典暨世界客家联谊大会。应邀光临盛会的客籍宾客有:海外10个国家、地区,台港澳同胞和国内各地知名人士1000多名,欢聚一堂,弘扬客家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有千年历史的梅县松口镇,建制早于梅州。它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历经千百年孕育,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昔日的粤东商贸重镇有着"自古松口不认州"的盛名。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远涉重洋的第一站,也是近代民初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松口山歌更驰名中外,文物古迹天然景致比比皆是。松口镇地方面  相似文献   

6.
清中叶以来,各省外江班集中进入岭南地区,对粤剧、潮剧、广东汉剧三大剧种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外江班在广州、潮汕、梅州等地与本地班竞争、融汇的进程,展现出外来戏班与本地戏班、外来人群与本地族群、外来文化与地方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历史形貌。外江班与本地班之间升沉消长的动态关系及外江戏的"在地性"转化进程,对研究粤剧和广东汉剧的生成机理,还原清代中叶以来岭南戏曲文化生态,揭示地方剧种与地域族群文化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画研究会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年画创作班,于1986年9月10日至25日在天津举办。这次年画创作班,是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画研究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活动。年画创作班二十六人,分别由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浙江、江苏、江西、四川、安徽、湖  相似文献   

8.
图片新闻     
周钢  王威 《新闻前哨》2008,(1):27-27
2007年12月10日至14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与湖北红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首期培训合作班典礼在红安举行。  相似文献   

9.
沈跃 《湖南档案》2014,(5):46-48
有千年历史的梅县松口镇,建制早于梅州。它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届地之一。历经千百年孕育,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昔Et的粤东商贸重镇有着“自古松口不认州”的盛名。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远涉重洋的第一站,也是近代民初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松口山歌更驰名中外,文物古迹天然景致比比皆是。松口镇地方面积有360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73000余人,据《松口志》载,西汉赵陀做南越王,统领岭南,和集百越。  相似文献   

10.
6月27日,梅州市广播电视协会召开《客家广电论坛·梅州广播电视民生节目》研讨会.来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东电视台.广州大学,嘉应学院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围绕"电视民生节目"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从民生新闻在全国的发展趋势、实践遇到的问题、今后发展的方向等.特别是对梅州台《民生820》节目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和剖析,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希望。梅州广播电视台领导以及所属县(市)台分管领导和从业人员代表150多人参加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梅州定位于"世界客都,文化梅州",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梅州应如何利用网络优势打造"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宣传"世界客都,文化梅州",提升自己的城市魅力和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服务民生,以社保档案为抓手,广东省档案局与省社保局于4月20日至5月11日组织了社保档案行政执法大检查。这次检查分粤东、粤西、粤中一线、粤中二线四个小组,分别对湛江、汕头、珠海、佛山等10个地级市和其辖区内部分县(区)的社保业务档案工作进行了行政执法大检查。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对这次检查高度重视,派员参加了四个组的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13.
图片新闻     
《档案与社会》2006,(3):F0002-F0002
2006年5月9日至13日,“全区档案局馆长及业务骨干培圳班”在上海举行。内蒙古档案局局长张佃敏、副局长杨勇、丁丁、原局长菅光耀、上海市档案局局长吴辰、副局长仓大放出席开班式,  相似文献   

14.
客家文献与“文化梅州”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客家文献与客家文化的内在联系入手,介绍梅州客家文献的概貌,论述客家文献对"文化梅州"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客家地区图书馆做好客家文献工作的举措,从而又好、又快地推动"文化梅州"建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这次大会的筹备是从1923年10月6日,苏联政府代表鲍罗廷到达广州后才逐步展开的。中间还经历了陈炯明的残余势力在11月上中旬从粤东进攻广州,一度到达广州郊区的叛乱。这一叛乱使国民党一大筹备工作一度受到很大干扰。在这种形势下,筹备工作仍基本完成,其中的艰难曲折,可想而  相似文献   

16.
粤东地方政府对地方戏曲采用了"以捐为禁"的管理策略,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于粤东各地开始正式征收戏捐。民国年间,粤东戏捐从征收形式上主要分为戏班戏捐、戏院戏捐和乡镇戏捐三种,其征收所得广泛使用于党务建设、军队建设、基础建设与公益事业等方面。粤东戏捐征收与演剧管理相辅相成,对戏班的演出带来了一定的约束,整顿改良了晚清民国时期粤东地区的戏曲生态。  相似文献   

17.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这次大会的筹备是从1923年10月6日,苏联政府代表鲍罗廷到达广州后才逐步展开的.中间还经历了陈炯明的残余势力在11月上中旬从粤东进攻广州,一度到达广州郊区的叛乱.这一叛乱使国民党一大筹备工作一度受到很大干扰.在这种形势下,筹备工作仍基本完成,其中的艰难曲折,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8.
2006年7月15日至9月19日,7岁女孩郑霖鑫的活动空间就只有一个不到200平米的院子。因为父母上访的缘故,她也随母亲进入了湖北郧西县特设的“法教班”  相似文献   

19.
我馆馆藏《环球报》简介蔡明禁(华师大图书馆)《环球报》于1897年11月15日创刊,1901年停刊,局设粤东省城大平门外十七市。华南师大图书馆所藏《环球报》,仅有1898年7月20日、22日、23日、27日、29日数张。但资料宝贵.对了解该报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论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搜集、整理梅州客侨家谱资源的价值和优势,述略家谱数据库开发建设的流程方向,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对梅州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