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的文明礼仪日益受到重视,开展文明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尤为重要。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因此,研究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从小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微信"小"交流,利用微信群,形成家校文明礼仪共育文化合力;微信"大"沟通,构建家校"网络化"文明礼仪养成新渠道;微信"微"交流,开辟学生文明礼仪践行的新途径。利用微信的便捷条件,实现微信环境下小学生文明礼仪家校共育。  相似文献   

3.
讲文明讲礼仪,乐于助人,勇往直前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做好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就要创建文明礼仪文化,促进校园育人环境;制定学校管理体制,宣传文明礼仪常识;加强学校班级文明主题班会建设;大手拉小手,一对一的礼仪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文化基础和素质基础的黄金时段,对学生的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作用!而利用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让文明礼仪活生生的展示在我们周围,让学生真实体验了什么是文明礼仪才会更加积极做到文明礼仪!  相似文献   

5.
在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过程中,学校理应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学校一方面可以以文化人,借助学校文化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另一方面可以联结家庭和社区,通过教育合力助力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做文明之人     
主持人的话:对一个人来说,文明礼仪是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所学校来说,文明礼仪是校园文明程度、学生道德风尚和学习习惯的反映。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已成为少年儿童道德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福建省安溪县龙门中心小学多年坚持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并  相似文献   

7.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青年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创造者,不仅应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还应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建设者,自觉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提高文明礼仪素养,做一个文明的有教养的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实践活动,并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使学校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  相似文献   

9.
文明礼仪反应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对儿童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儿童时期正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对留守儿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刻不容缓。一、从教育活动入手要想培养留守儿童具备良好的文明礼仪,就要重视他们的日常行为,有计划地对留守儿童实施文明礼仪教育。在留守儿童接受幼儿园教育的第一天起,就要通过一日活动让他们接触文明礼仪教育,教师要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到游戏活动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留守儿童在游戏中得到教育,实现对留守儿童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幼儿园可以组织一系列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基本的文明礼仪。  相似文献   

10.
礼仪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涵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中的文明礼仪内容涵盖自我修养礼仪、家庭生活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这些礼仪能为儿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文明礼仪的教学中,教师可搭建多元化的支架,促进儿童自我构建,进而提升儿童的文明礼仪素养。  相似文献   

11.
周龙梅 《甘肃教育》2011,(11):33-33
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也是个体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而目前,一些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娇惯,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和一些不良的习气。针对目前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实际情况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根据4-6岁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笔者对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做了一些思考,并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涵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教师应有效把握《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中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并开展游戏化、思辨式、情境式的学习活动,从而让文明礼仪教育丰富多彩、高效生动。  相似文献   

13.
江晓林 《教育》2015,(10):46
中华文明礼仪源远流长,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而著称。中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又是新时期社会道德模范的体现者。中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与世界观进一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为更好地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推动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安徽省桐城市嬉子湖中心学校于今年开展了安庆市课题《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研究活动。笔者认为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三点"需要"。适应立德树人的需要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对文明礼仪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两个方面。礼仪不单是形式,更是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民主、文  相似文献   

14.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它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校园文明礼仪建设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提高师生的文明礼仪水平,进一步树立校园文明礼仪新形象。学校开展了“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这不仅提高了全体师生的精神文明素质,更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秩序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自古就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悠久的历史文化,深邃的精神智慧,良好的道德风范,朴实的民族风俗,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学生养成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文明礼仪教育不容忽视,潜心发掘礼仪教育与资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一、在校园实践活动中挖掘儒家学说中"礼"为天下先,强调以"礼"治国、以"礼"治家,足见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6.
吴亚卿 《辅导员》2011,(25):42-43
为了切实提高中队的文明礼仪水平,帮助让队员们早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推进中队文化建设,形成"人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我们做了以下尝试:第一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利用晨会、队会时间,传授文明礼知识,让队员们了解穿着礼仪、尊师礼仪、课堂礼仪、升旗礼仪、集会礼仪、乘车礼仪、家庭礼仪等常识,为在  相似文献   

17.
崔玉娟 《甘肃教育》2011,(19):44-44
礼仪是一个人个性品质、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交际能力等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所以礼仪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目前,由于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的熏染及文明礼仪教育的欠缺,作为祖国未来支柱的幼儿,对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行为相脱节,一些幼儿甚至已经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针对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更加重视文明礼仪教育,中职学校应当积极做好礼仪教育工作,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的学生。但是当前中职礼仪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如不注重传统文化传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传统文化教育方法落后低效等。为了有效强化学生文化自信,中职礼仪教育应当针对现有问题进行适当创新与改革。本文将简单分析中职礼仪教育在文化自信培养方面的不足,并就相应改善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探究幼儿园文明礼仪行为教育的必要性及路径进行了阐述说明。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阶段,幼儿园作为教育事业开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幼儿园教育期间,教师需要实施针对性的文明礼仪教育,确保从幼儿阶段就可以形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接班人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在礼仪修养上对其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幼儿阶段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仅可以促进中华美德的传承,还可以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品质,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4):104-106
当前,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视和加强高校"礼仪课"教学是加强德育和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重要途径。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应该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文明礼仪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文明礼仪教育环境及浓厚的校园文明礼仪风尚等多方面努力,引导大学生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学习礼仪、应用礼仪。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进行反思,将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持续地开展下去,将文明礼仪知识内化为个人的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