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戏曲音乐是一种以音乐展示剧情,塑造戏中人物形象,推动戏剧矛盾冲突发生发展的表演形式。它与戏剧表演紧密结合,并为戏剧表演服务。由于学生从小接触戏曲音乐的机会较少,所以不习惯或不喜爱戏曲。下面,以京剧教学为例,浅谈戏曲音乐赏析教学的实践策略。京剧是"国粹",引导学生了解、赏析、传承京剧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应有之义。纵观从小学到高中各个学段"京剧欣赏"的教学设计及实施情况,大多是同一种模式,即从京剧的行当、脸谱、表演程式、伴奏乐器等常识为主要线索组材,教学侧重于京剧相关知识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起源,懂得京剧的行当分类、唱、念、做、打四大表演艺术等京剧基础常识。2、能在教师指导下乐于对京剧进行探究,有进一步学习戏曲艺术的愿望。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的基本常识,感受和体验京剧的"唱"和"做"。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3.
赵永固 《成才之路》2012,(27):73-73
正京剧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弘扬民族文化"的学习。而在浩如烟海、异彩纷呈的民族民间音乐中,除民歌、民间乐曲和地方戏曲外,最具艺术价值且又影响广泛的民族艺术,当属被称之为"三大国粹"之一的京剧了。在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版)中学音乐15册第三单元《梨园金曲》。1、复习巩固京剧"行当"知识。2、复习歌曲《唱脸谱》。3、了解京剧锣鼓经、模仿打击乐器伴奏,学习"四击头"亮相。4、师生同台展示。教学目标:1、懂得京剧中"行当"、锣鼓经"四击头"等基本戏曲术语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索京剧文化的兴趣。2、初步了解京剧锣鼓经"四击头"的特点及其在京剧表演中的作用,能与他人合作尝试用打击乐器作模仿性演奏,并配以锣鼓镲等作简单的"亮相"表演。教学重点:了解京剧锣鼓经"四击头",用打击乐器作简单模仿伴  相似文献   

5.
京剧是以皮黄腔为主的戏曲剧种,因为在北京形成而成为京剧。京剧的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分布到全国。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京剧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清代戏曲中的地位,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篇文章我们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了京剧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发展又经历了哪几个时期;京剧在清代戏曲的历史地位又是如何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京剧作为国粹,是我国最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也被誉为"国剧"。如何让京剧艺术做到"旧中有新,新中有根",更好地进行传承与革新,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作为一名高中艺术教师,笔者认为在"京剧进课堂"已普遍开展的当今,有必要通过选取更多优秀的京剧选段,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并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唤起学生保护、传承京剧艺术的热情。  相似文献   

7.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门类。在我国种类繁多的戏曲音乐中,板腔体戏曲音乐的皮黄腔系是我们最熟悉和常见的。被誉为我国"国粹"的京剧则是皮黄腔系的代表性剧种之一。皮黄腔,即西皮与二黄两种声腔的统称。京剧传统戏《四郎探母》是一出具代表性的京剧西皮戏。本文将从唱腔运用角度,对《四郎探母》第一场《坐宫》的京剧音乐作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中国17年"戏改"的最终成果,历时近两个月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于1964年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上,戏曲剧种"百花齐放"的景象已成旧梦往事,唯有京剧现代戏独领风骚。然而,一枝独秀的京剧同时又被指责为最大的"封建堡垒",成为"戏曲革命"必须攻克的对象。探索个中曲直,无疑为我们探索"戏改"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毛代洁 《现代教学》2015,(Z1):133-134
品德与社会课中的《中华珍宝大搜索——京剧》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实践体验京剧这门国粹,初步了解京剧的四大功夫和四大行当,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感受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学生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京剧的现状,初步形成传承京剧的意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是面对京剧缓慢发展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初步形成传承京剧的意识。【案例】片段一师:你们听过戏曲吗?我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戏曲?生:沪剧。师:沪剧是我们上海的地方戏,你们再听听这是  相似文献   

10.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作为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更是戏曲音乐中的一朵奇葩。然而,当流行音乐风靡神州时,我们传统的戏曲音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中小学生对京剧知之甚少,戏曲文化意识越来越淡薄。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民族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用新的教育手段来进行戏曲教育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戏曲之一,在世界戏曲舞台上独树一帜。京剧更是我国的国粹,它以高超的表演艺术和拥有众多名角、名剧目而成为中国戏曲的代表,饮誉世界。但近些年来,由于时代浪潮的冲击,京剧现状不容乐观,集中表现为观众群的大大减弱。针对这一现状,教育部提出,今年将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十个省市的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向全国中小学推广"京剧进课堂"。我校音乐组以此为契机,在高年级进行了"京剧进校园"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得到了众多人士的重视,为了继承和发扬京剧艺术,近年来京剧逐渐的走进了学校的音乐课堂,在音乐教学中加入了戏曲教学的内容,本文针对京剧如何融入高中音乐课堂进行论述,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阎军 《华章》2012,(30)
艺术教育不仅包括舞蹈、音乐、美术、视觉等艺术,还包括戏曲.京剧作为一门综合的戏曲艺术,它与幼儿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京剧的唱、念、打、做以及色彩、线条多变的脸谱与幼儿园的美术教学、音乐教学要求是相通的,在教学过程中能促使让幼儿美感的发展.京剧擅长表现人们的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绪性.能够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京剧与其他艺术活动一样,同样能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及艺术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顾鑫浩 《文教资料》2009,(18):174-175
历史的阻力和事物自身的发展逻辑是不容违背的,因此"样板戏"对京剧的""大跃进"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要和传统戏曲落后的阶级属性决裂,一方面又拿不出实质性的代表"社会主义"的戏曲表演形式."样板戏"在形式上的变革,给当时作为主体的京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这种破坏主要表现在对传统京剧美学的消解.本文试从建国后的文艺政策出发,通过比较"样板戏"与传统戏曲的差异、寻找其形式上的创新因素来探讨<沙家浜>的文学史价值.并且,本文试图结合相关影视编导知识,对样板戏的艺术性进行重评.  相似文献   

15.
<正>京剧是中华民族戏曲表演艺术的代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是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艺术,被誉为我国的"国粹"。学习京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京剧走进课堂是弘扬传统艺术的先声,也是让传统艺术重新获得活力的一种有效尝试。京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但如今的学生热衷于流行音乐,崇拜偶像明星,大多数学生认为戏曲一般是中老年人的爱好,很多学生对京剧的了  相似文献   

16.
走进京剧     
年级:初中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案例背景:在音乐教学中,笔者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在欣赏音乐中,对那些描绘性、情节性和抒情性的音乐都很感兴趣,而对一些戏曲音乐则有“耳”无心,注意力不集中,“提不起劲”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学生对某些知识学习的失衡,不能令人满意。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对此类问题加以重视,并且想方设法地进行引导,消除学生对戏曲音乐的偏见,促使学生对戏曲音乐产生兴趣,来保证戏曲音乐欣赏学习的正常进行。教材分析:京剧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在我国京剧极具影响力,被称为“国剧”。京剧…  相似文献   

17.
戏曲进课堂符合新课程理念。本次何老师教学的内容是《打进匪窟》,节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何老师的教学设计具有整体感,抓住戏剧矛盾的集中处,以点带面;体现了奠基石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小说入手,通过对比让学生掌握戏曲特点;抓好着力处,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运用能力,坚守语文教学的本色和本味;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抓住戏曲的"接唱"艺术进行深度挖掘,让学生体会感悟。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引导学生学语习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京剧作为戏曲艺术中的一部分,其发展具有长远的历史。京剧是融合了汉剧、昆曲、梆子等多样剧种而形成的一个新剧种。在京剧表演中,旦角的身段与韵律是表演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虽然是属于外部技法范畴,但是所谓的"肢体语言"也是故事表演中艺术内涵的体现之一,文中介绍了我国民族文化中京剧旦角行当身段表演的特点,进而分析了京剧旦角身段的美感与韵律,更好地使人们认识到旦角身段的美与韵对京剧表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邵增伟 《教育》2015,(10):58
自2010年合校以来,学校在继承传统、整合资源、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确立了"充分体验、尽情展示、享受成功、完整育人"的特色创建目标,提出了以"学戏曲,学做人,体验幸福人生"的戏曲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在继承中创新如何让学校的戏曲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学校认真学习了大量的理论著作,并最终将目光集中在了教师队伍上,2010年9月,学校组织老师初步汇编了《京剧艺术校本教材》。经过一段实践,发现所汇编的教材,只是突出了京剧知识和唱  相似文献   

20.
音乐新课标提出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基于此理念戏曲进课堂便成了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激发学生对传统京剧的兴趣,如何引发学生对传统京剧的热爱,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作出富有操作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