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复习师:下课的时候老师看到同们在操场上玩拍皮球的游戏,真有意思呀!老师也想拍皮球,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拍皮球?生积极举手,都想和老师一起皮球。)师:先别急,请大家数数老师了几下?生:1、2、3、4、5下。师:老师要叫同学们拍皮球,不过你拍的个数要是老师拍3倍,谁来拍?生:拍皮球15下。师:老师每次拍5下,要拍几才和你拍的一样多?生:3次。师:15里面有几个5?生:15里面有3个5。[评: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习旧知识,导入新课,使学生体到知识与游戏的联系,有利于生从生活中发现和解决数学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然进入学习状态。]二、演示学具…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46~47页。教学过程一、拍手游戏,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师:请同学们把手伸出来,我们来做一个拍手游戏,好不好?生:好。师:那你会拍手吗?生:会。师:拍2下试试。(学生有节奏地拍了两下)师:拍得真棒!老师先来说说拍手游戏怎么玩。可要听仔细了!你们先拍2下,然后老师拍  相似文献   

3.
"9加几"的教学片断:师:请9位同学站在台上,6位同学站在台下。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1:台上台下一共有几位同学?生2:台上同学比台下同学多几位?生3:台下比台下少几位?师: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一下一共请了几位同学来做游戏。生1:老师一共请了15位同学做游戏。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 ̄12页,主题图、例1、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 ̄3题。教学过程:一、组织游戏活动,复习原有知识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拍手游戏:10的组成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你拍5,我拍5,两数凑十不马虎。师:我们比一比看谁记住了,两个数凑十的时候,我们看到9想到几?生:想到1。师:看到7想到几?生:想到3。师:说得好,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抢答得最快,17可以分成10和几?生:17可以分成10和7。师:12…  相似文献   

5.
一、缘起:一次关于数学课堂的小调查初接七年级数学教学任务,为了解学情曾做了一次小调查.该调查共设3个问题:①是否喜欢数学课?②你喜欢老师用何种授课方式教学?③如果上数学课时引入相关数学游戏,是否能提高你的数学兴趣?活动回收到有效问卷122份,结果概述如下:喜欢和比较喜欢数学课的学生人数百分数为64%,且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九册第27 ̄28页。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5.6÷716.8÷87.2÷0.92.4÷1.2二、创设情境,巧妙铺垫1.拍节奏游戏。师:刚才口算时同学们注意力非常集中,比较紧张,接下来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拍节奏的游戏好不好?出示:×××师:会拍吗?(学生齐拍。)师:为什么会拍得那么整齐?如果老师不喊“停”,一直这样不断地重复下去,你们要拍多少次?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板书:不断地重复出现有限无限)2.聊天。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星期几?为什么?师:是啊!如果天天是星期六该多好啊。这个愿望可能吗?为什么?几天重复一次?是…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学教师如何在数学常态课上创设简易、有效、生动、有趣,能吸引孩子、提高课堂实效的教学情境呢?笔者略谈自己的看法。一、撷取游戏巧设境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规律和兴趣需要,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能很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们可以撷取生活中与新知有紧密联系的游戏导入。如教学“可能性”一课,师:同学们,你们玩过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生:玩过。师:好,那今天也和老师玩一玩好吗?生:好呀!师生一齐玩游戏。游戏结果:有的孩子赢了,有的孩子输了。师:再来一次!结果还是有的人赢了,有的人输了。师趁机…  相似文献   

8.
拍手算数     
教师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 ,有目的地让他们做有趣的拍手游戏。在学生拍手作乐时 ,进行数学计算入门教学。例如 ,数学“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内容 ,教师可边让学生拍手 ,边问 :你拍 1,我拍2 ,我们共拍多少 1?你拍 5 ,我拍 4,两人共拍多少 1?我拍8,你拍 5 ,他拍 3,我比他拍多多少 ?你比我拍少多少 ?这样 ,学生一边拍 ,一边数 ,数错再来拍 ,拍了又再数。在这样的游戏教学中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拍手算数$大化县实验小学@黄小红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摆小棒游戏。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拿出4根蓝色的小棒,你能用这4根蓝色的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生:能。师:好,开始。(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师:都摆好了吗?(学生齐答)师:老师把同学们的作品收集起来了。想不想看一下?生:想。师:这是我们刚才摆的,第一个是什么图形?生:(齐)正方形。师:第二个呢?生:(齐)平行四边形。师:如果拿掉1根小棒呢?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 ̄85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数?今天你还想认识哪些新朋友?那我们一起来认识11~20各数。(揭题)先做个抓铅笔的游戏,看谁抓得多!二、提供探究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1.猜想,数数。生:(一位学生上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摸索发现,加强“对比感悟”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建构,促使儿童的数学学习自然深入。下面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师:同学们,上周学校组织外出秋游,黄老师拍了一些照片,一起来看看好吗?(出示照片一:男生女生手挽着手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童心园进发)从照片上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女生比男生多。生:女生比男生多1人。师:是吗?这么多人,你怎么看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小数加减法》教学引入部分:师:下面是徐老师的购物记录表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用加减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每人至少提出5个,请写在自己草稿本上。(学生埋头书写,几分钟后,教师喊停)师:请大家来汇报一下。  相似文献   

13.
把数学知识溶入游戏活动中,吸引学生参与,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学生会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一、在游戏活动中,主动体验概念的内涵案例:“轴对称图形”的教学片段课一开始,就做一个游戏。教师拿出2架纸飞机。师:谁愿意和老师比赛扔纸飞机?看谁扔得又高又稳,持续的时间最长?生1:我最会玩了,我和你比。(很有自信心)(学生输了)生2:我能赢你。我来!(学生又输了)第三个学生仍然输了。学生傻眼了,细心聪明的孩子开始寻找原因了。生:老师,比赛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生(抢着说):我…  相似文献   

14.
邱学华老师说过:“数学教师的成功是让学生喜欢数学。”而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关健是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一、巧设游戏,激发兴趣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自由愉快的交流活动。在数学课中,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游戏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夺红旗”、“找朋友”、“开火车”、“知识抢答”等等。如在教学“6的认识”一课时,可以通过这几种游戏巩固6的组成:第一,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小圆片摆6的组成;第二,老师摆出1~5的数字卡片,指名学生“找对子”…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最近,听了一位教师教学《毫米的认识》,在组织学生构建新知时,教师让学生从新知的被发现开始探究新知,这关注了学生数学思想的发展,我禁不住为此叫好!下面是具体的教学环节。复习完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后,老师让学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厘米”去测量语文书和数学书的厚度,经过测量,学生发现以“厘米”为单位得不到整数结果。这时,教师抓住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时产生的矛盾设计了如下问题:师:同学们,当我们以厘米为单位去测量得不到整数结果时,你会有什么想法呢?学生小组讨论出以下结论。生1:我们觉得要有比厘米…  相似文献   

16.
陈晓东 《考试周刊》2011,(32):96-96
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不缺少"数学",而是我们缺少发现"数学"的眼睛,缺少主动捕捉数学的意识和眼光。最近听了两位教师上的《用字母表示数》,发现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学片断一: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教师在学生介绍完自己的年龄后,自然而然切入正题。师:猜猜老师今年多少岁?学生猜测。(略)师:告诉大家,我的年龄比小浩(班上的数学课代表,今年10岁)大15岁。现在知道老师有多大了吗?生:25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小浩10岁,你比他大15岁,10+15=25岁。师:小浩12岁时,老师多少岁?  相似文献   

17.
一、复习1.视算:(教师出算式卡片,学生拿数字)2 2 3-23 2 4-3 5 0 5-44-0 5-2 5-5 5-32.按要求拍手:①拍同样多,师拍手4下.②比老师多拍2下,师拍手1下.③比老师少拍1下,师拍手4下.④比老师多3下拍,师拍手2下.3.比较多少①出示:  相似文献   

18.
教学片段: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买两个笔记本和一个讲义夹,一共用多少元? 师:你提的问题很好. 生:买一支钢笔和两支水彩笔,一头多少元? 师:能提一个没有乘法运算的问题吗? (学生表情严肃.此时,一位小男孩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每样买一个一共用多少元?") 师:谁还有新的发现?谁还能提出一个新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38~39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手拿纸巾盒)你们知道老师手中的盒子是什么形状的吗?生:长方体。师:(手举正方体的盒子)这个盒子又是什么形状呢?生:正方体。师:(再举起圆柱体的盒子)这个盒子又是什么形状的呢?生:圆柱体。二、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建构新知1郾摸一摸,让学生体验平面图形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好朋友(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彩色纸板),你能…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第五单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领悟新知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猜纽扣”的游戏好吗?(教师伸出各攥有纽扣的两只手)你们能猜出我两只手里一共有多少颗纽扣?(学生可能会乱猜)要想准确猜出两手共有多少颗纽扣容易吗?怎样才能迅速猜到?(学生可能会说给我们条件)老师告诉你一个条件,右手比左手多3颗,现在能猜到两手共有多少个纽扣了吧?(学生会要求再给一个条件)好!那就再给你们一个条件,看谁猜得又快又对。我左手有5个纽扣。(学生猜出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师:要求两手一共有多少颗纽扣,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