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唱歌是一门集语言、音乐、表现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也是再创造的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每一个小学生都喜欢这种带有语言的特殊音乐,可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很多学生反而不敢当众唱歌,对唱歌表现出紧张、害怕,还有的学生唱歌时面无表情,唱不好歌致使对歌唱的喜爱之情逐渐减弱。唱歌能力作为音乐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老师的关注,面对部分学生喜欢唱歌却唱不好歌的现象,除了对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以外,我们更应该反思教学目标定位,唱歌教学追求的培养目标应该从"授之于鱼"的"唱会歌"转变为"授之于渔"的"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这样更深层次的目标定位也使唱歌教学有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专家吴斌先生提出了“唱会歌,会唱歌,唱好歌”的课堂改革要求。歌唱教学虽不是音乐教学的全部,却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学生歌唱中的音准问题一直困扰着大部分的音乐教师。没有音准就没有完整的歌唱,没有完整的歌唱就没有音乐的情感表达.所以音准是音乐教学的首要问题与重点.  相似文献   

3.
高元元 《中国教师》2014,(22):61-62
<正>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最乐于接受和参与的音乐形式。多年来,纵观小学唱歌课程,很多教师的教学仅止步于"唱会歌"层面,有的甚至连"唱会"都达不到,教师只是一遍遍播放录音示范,学生随录音跟唱,没有提出明确要求,达不到课堂目标,致使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成为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瓶颈因素,毫无生气、缺少趣味的课堂为学生所"摒弃",久而久之,学生不但没有提高演唱技巧,反而对唱歌也失去兴趣。对此,笔者经过多年探  相似文献   

4.
<正>在音乐课堂中,识谱教学是一个难点。让学生顺利地学会识谱唱谱,一直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心中的愿景。上学期,我校在三年级段开展了"实践活动作业",作为音乐教师的我,在这个年级开展了竖笛教学。在教学竖笛谱的过程中,逐渐为识谱教学打开了一扇窗。一、由浅入深,突破识谱教学的难点苏教版教材从三年级  相似文献   

5.
器乐教学中的竖笛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竖笛教学可以丰富、充实小学课内外的音乐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识谱、视奏能力,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竖笛教学要做以常教常新,以  相似文献   

6.
时鲜·素材     
《家教世界》2015,(5):18-19
"童唱中国梦",百万学生唱响国歌重庆市启动"童唱中国梦,争当爱国好少年"活动,在重庆3000多所中小学校的百万中小学生中,通过举行"规范升国旗、唱响国歌"主题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2014年12月,中办、国办专门印发《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类学校要将国歌词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解读国歌的深刻  相似文献   

7.
一次教师讲坛上,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精读与泛读"的讲座引起我的思考:如何在新教材歌曲作品多、一学期无法深入完成的困境前,有效进行学科"嫁接",积极探索小学音乐歌曲教学中的"精唱"与"泛唱"?带着这样的思考,我重新审视了小学音乐的歌曲教学,并进行了用"精唱"与"泛唱"共奏音乐课堂纯美和声的实  相似文献   

8.
鞠希娟 《广西教育》2014,(29):127-127
正音乐教育家朱则平的"竖笛音乐教学法"提出:"器乐教学是提高人的音乐素质的最佳途径,物美价廉的十二平均律欧洲八孔竖笛的教学,能够使学生享受到全方位的音乐教育""宁可少为孩子买一个只能吃一顿的汉堡包,也要买一只足以让孩子受用终生的欧洲八孔竖笛。"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学生的音乐基础很薄弱,一些学生甚至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绝大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任何一种乐器,他们连七个基本音级都唱不全,  相似文献   

9.
器乐教学中的竖笛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竖笛教学可以丰富、充实小学课内外的音乐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识谱、视奏能力,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竖笛教学要做以常教常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要遵循一课一得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让学生的训练安排得过满过难,加重学生的负担,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音乐表演的手段,达到育人的目的,这些年来,在音乐的课堂中不断穿插着竖笛的学习。使唱游课更添色彩。学生在课上不仅唱唱、跳跳、拍拍、玩玩,还能通过吹吹奏奏,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掌握更多的音乐本领。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喜欢竖笛,也有能力学习和掌握竖笛演奏方法,所以在唱游课中,我们不要单纯地把它当作一种乐器来教、来学,而要充分发挥竖笛的作用,使之成为学生的好伙伴。  相似文献   

11.
梁静妍 《辅导员》2011,(36):97+48
课堂器乐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尤其重要。我一直坚持八孔竖笛的教学,原因在于八孔竖笛携带方便、音色明亮、价钱便宜等特点,在学生当中比较容易推广,而且入门简单,可吹奏两个八度以内的所有全音、半音,非常适合用于课堂器乐教学。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上好竖笛教学课能为学生展现音乐的别样精彩:一、"课课精彩"(一)开好第一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竖笛的最大动力。对学生来说,他们第一次看到、听到和接触  相似文献   

12.
<正>2011年,新版的音乐课程标准重新把课堂乐器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进行了量化和要求。八孔竖笛因其携带方便、音色柔美、简易实用等特点,成为小学课堂器乐教学的首选,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习竖笛的基本动力。一些机械的、单调的技能训练,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竖笛的好奇心。笔者从事课堂乐器教学多年,由最初的课堂乱成一团糟,到如今校园里悠扬的竖笛声,竖笛教学可以说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13.
说话与歌唱     
<正>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歌唱”与“说话”有着密切的关系。“说话”中的咬字、吐字、声调、语气、节奏、表情,其实就是“歌唱”的基础。人们往往认为学唱歌的人肯定都会说话,用不着教师来教,我认为这恰恰是声乐教学中的一个“盲点”,一个“误区”。相反,把话说好,是把歌唱好的前提条件,唱不好歌的不一定说不好话,而说不好话的人必定是唱不好歌的。声乐教学有必要从说话抓起。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1.认识速度记号 2.按力度记号、速度记号要求有表情地唱好歌 3.培养学生为别人着想、尊重老人的思想品质教学难点按力度记号、速度记号要求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表情地唱好歌。  相似文献   

15.
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学由于受到师资、硬件、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较为低下。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听、唱、视、记、奏、创等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过程听中有唱、唱中有视、视中有记、奏中有创,将会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连奏”和“断奏”是两种不同的演奏技巧,表现出不同的音乐语音。在钢琴的演奏和教学中,如果我们仅仅只是理解了它们的概念,就把它们简单地照搬到具体的演奏和教学中,就会使我们的演奏和教学遇到许多难题。为了让我们对连奏和断奏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本文试从连奏和断奏的含义人手,接着对在钢琴上如何实现连奏和断奏的问题作一点粗略的分析和探讨,最后再简要地谈一谈音乐作品的风格不同对连奏和断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的问题,以求对我们的演奏和教学有些微的裨益。  相似文献   

17.
竖笛作为一种课堂教学乐器,深受师生们的喜爱。但在课堂教学中,若引导不当,往往容易使学生在最初的新鲜感消失以后就会厌倦枯燥的竖笛学习,或是勉强地在课堂上做重复演练。这样一来,竖笛教学不但达不到器乐教学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觉得学习竖笛是一种负担。为此我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提高学生感受音乐情感的能力,去表现竖笛音乐的美,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竖笛的乐趣,而不是“负担”。一、体验竖笛的音色美1.听一听,欣赏竖笛音乐。在众多的乐器中,竖笛有其独特的音色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  相似文献   

18.
竖笛作为一种课堂教学乐器.深受师生们的喜爱。但在课堂教学中,若引导不当.往往容易使学生在最初的新鲜感消失以后就会厌倦枯燥的竖笛学习,或是勉强地在课堂上做重复演练。这样一来.竖笛教学不但达不到器乐教学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觉得学习竖笛是一种负担。为此我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提高学生感受音乐情感的能力,去表现竖笛音乐的美.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竖笛的乐趣.而不是“负担”。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在音乐教学领域里,以审美和创造为主体,以班级课堂教学"器乐化"的今天,我们襄樊三十一中学和三十五中学有幸共同承担了全国"十一五"重点课题《器乐教学中的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培养研究》的子课题《课堂竖笛合奏与合唱切入及课外竖笛合奏用曲构建之研究》。我们坚持不断的探索、试验,让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不断走向竖笛武的"器乐化",靠的就是一种理念,那就是——坚持。  相似文献   

20.
稿源采珠     
福建蓝杰谈唱歌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最主要、学生最喜欢的教学内容。作为小学基础教育起始学段的一、二年级学生,能否培养他们对唱歌的兴趣和爱好,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对音乐学习的态度。但在我们平时的唱歌教学中,往往都只注意达到第一个层面即唱会歌的要求,而不太注意做到会唱歌和唱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