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通过耐久跑,发展学生有氧耐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但在以往的耐久跑教学中,由于教法手段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有效手段则是耐久跑的锻炼,而学习耐久跑技术是学生最为被动、最不愿学习的运动技能。为了激发学生耐久跑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耐久跑练习中来,体育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项目特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阚胜利 《考试周刊》2013,(16):132-133
耐久跑是指中、长距离的跑,它是初中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主要田径教材之一,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练习耐久跑能够提高学生的内脏器官功能,发展耐力素质,提高健康水平,锻炼顽强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但学生对耐久跑项目缺乏兴趣,不愿参加耐久跑练习。针对这种状况,在耐久跑教学中,改变组织形式、评价方法,增强耐久跑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加耐久跑练习是每个教师都应不断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案例背景】:新课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以耐久跑为部分教材内容,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将“主动出击”引入课堂,进行耐久跑教学。采用比赛、游戏形式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4.
刘俊华 《甘肃教育》2014,(22):94-94
正一、研究目的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根据耐久跑教学的现状研究探索学生喜欢、乐学的耐久跑教学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和有氧代谢能力,培养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提高耐久跑的教学效果。二、研究方法本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法5种研究方法。三、结果与分析1.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4所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于耐久跑学习的情绪是消极的,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耐久跑教学课。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练习强度过大以及课堂气氛不活跃。虽然耐久跑相对其他项目而言比较枯燥、没有乐趣,但这  相似文献   

5.
卓戈 《考试周刊》2010,(50):149-150
耐久跑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锻炼学生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及肌肉持久工作的耐力,同时也是一项提高学生耐久跑水平的典型项目。"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开展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教师拓宽思路,大胆尝试,改进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力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耐久跑教学活动,提高耐久跑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耐久跑是周期性大的强度项目。能培养学生持久奔跑的能力和速度耐力,具有较大的身体锻炼价值。但学生对耐久跑项目缺乏兴趣,不愿参加耐久跑练习,针对这种状况。在耐久跑教学中,改变组织形式,评价方法、提高耐久跑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参加耐久跑练习是每个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的问题。对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体育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耐久跑作为中学田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典型项目.通过耐久跑,可以改善学生的内脏器官机能,对增强学生体质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然而耐久跑对学生生理负荷大,动作单一乏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使一些耐力素质差的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教学开展.培养学生对耐久跑的学习兴趣,显得至关重要.兴趣培养的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1激发潜能提高课堂效果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自觉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地作用。一些枯燥无味的教材,加上教法上的单调,常常降低学生练习兴趣。体育教学中运用音乐、音像资料等多媒体手段、其直观形象、图文声茂,使教学变得新颖而引人入胜。例如,耐久跑是发展学生耐力的主要运动项目,长期坚持耐久跑,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不怕苦的优秀品质,并能促  相似文献   

9.
耐久跑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耐久跑练习能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发展耐力素质,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品德.它对发展和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是一项长时间的单循环运动,在教学练习过程中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枯燥、单调,甚至使有些耐力素质较差的学生产生恐惧的心理,导致学生逐渐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合作学习就是积极探索耐久跑教学方法的创新,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范例,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了使学生充分得到锻炼,耐久跑是比较适应初中学生的传统项目.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行耐力运动能力的训练是比较枯燥,加之有些学生对耐久跑的价值认识不够,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通过耐力跑,提高学生的体质,进一步加强耐久跑素质,使他们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师面临的难题.笔者结合平常的教学实际,总结出了几点新经验,对提高耐久跑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刘俊强 《考试周刊》2011,(57):135-136
耐久跑是指中、长距离的跑,它是初中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主要田径教材之一,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练习耐久跑能够提高学生的内脏器官功能,发展耐力素质,提高健康水平,锻炼顽强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但是.由于耐久跑练习时间长.体能消耗大,如果再加上教师教法简单,练习方式单一。学生就容易产生害怕与厌倦相互交织的复杂心理,严重影响耐久跑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耐久跑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耐久跑练习能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发展耐力素质,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品德。它对发展和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是一项长时间的单循环运动,在教学练习过程中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枯燥、单调,甚至使有些耐力素质较差的学生产生恐惧的心理,导致学生逐渐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13.
在耐久跑教学中,教师要做到:①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理性认识,激发练习兴趣;②一般耐力与速度耐力相结合;③加强技术练习与力量练习;④加入游戏性的项目,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耐久跑是一项发展耐力的典型项目,经常进行耐久跑练习,对培养学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刻苦耐劳、勇往直前等意志品质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一提到耐久跑,学生们几乎都有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种错误倾向,就要培养对耐久跑的兴趣,那么,  相似文献   

15.
如何培养中学生耐久跑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久跑是周期性的大强度运动项目,能培养持久奔跑能力和速度耐力,它要求运动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备较高的机能稳定性,心血管机能与运动机能相适应。耐久跑练习中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耐久跑能力首先教师应对学生讲清耐久跑的意义;其次,耐久跑教学应以途中跑为主,发展学生一般耐力;最后,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练习。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77):115-116
中小学体育课堂耐久跑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耐久跑的积极性,而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对耐久跑的抵触心理。为了使单调枯燥的耐久跑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在耐久跑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耐久跑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耐久跑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提高学生运动成绩,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对中学耐久跑项目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认为激发学习动机和采用科学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提高耐久跑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耐久跑是一项身体锻炼价值高,能增强个体耐力素质的典型运动。经常进行耐久跑,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心肺机能,磨炼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有利于心理气质的培养以及生理发育和身体的均衡发展。但耐久跑练习单调,枯燥无味,且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大,十分艰苦,学生普遍存在畏惧、厌烦的心理,练习很难达到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耐久跑教学设计时,不仅要遵循训练内容和手段的科学性,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特点及个人差异。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充分激发学生课堂练习的兴趣;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耐久跑能力,成为当前耐久跑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耐久跑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受器材、场地等条件的限制,练习方便,效果明显。经常进行耐久跑练习,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决心与意志。实践告诉我们:在采用传统耐久跑教学方法的同时,进行耐久跑教改尝试,着重点应该放在丰富耐久跑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耐久跑学习兴趣上。一、明确目的,克服障碍,树立信心通过观察了解到,许多高中学生对耐久跑没有兴趣。不仅因为该项目练起来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20.
王晓燕 《广西教育》2014,(25):94-94
正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应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把握以下几个关注点,为学生提供更自由、广袤的学习与发展的天地,使学生乐学并爱学。一、关注学生兴趣,探寻趣味方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是否喜欢英语,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课堂主动参与度与学习效果。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打造趣味横生的英语课堂,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获取知识。教师应选取充满生活气息、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