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传说演义经典,有礼仪彰显气度,有文化作为底蕴,有时代在其间奔跑,千年不息的狂欢盛会,点燃了白族人生生不息的文化圣火。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一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民族盛会,向我们展示了这个民族的自信与激情。火把节是白族最古老的盛典。火把节在白族  相似文献   

2.
姬遇 《世界文化》2011,(5):44-45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身材并不高大,但是他的思想震撼了世界;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双臂也许瘦弱,但是他撑起了无数人的意志;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生命不算轰轰烈烈,却取得了比轰轰烈烈更大的成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是甘地。  相似文献   

3.
最后的城堡     
<正>城堡是中世纪欧洲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不仅仅是防御工事和权力象征,也是引人遐想的浪漫之所。这里有王子公主的风花雪月,有骑士之间的英勇决斗,也有波云诡谲的阴谋秘略,更有硝烟弥漫的腥风血雨。时至今日,城堡的军事功能已经大大弱化,但这不是命运的终结,反而因为其文化历史价值而焕发出别样的青春。温莎堡、爱丁堡、新天鹅堡、霍亨索伦城堡每年都吸引着不计其数的游客前来。事实证明,城堡始终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正和东莲花,我是有过多次错过的,错过友人的邀约,错过和文友一起采风的机缘,细碎的忙碌,藤蔓牵衣,不想已此去经年。那个深秋的午后,阳光散淡地和煦着,村头的荷塘,有些凋敝,却是我期待的那种凋敝,有些薄凉,刚刚好的晚秋的薄凉———曾经有多盛大,如今就有多低迷,或许,不张扬,是做一朵花或一个人最好的姿势,稍显残缺时,才真正有了风骨和气象,活成了一种不让人怜悯却让人心生敬意的姿态,没有了灼灼夺人之姿,却有了硕硕风骨之态,不忧亦不惧,自在淡然。行走在荷塘边,行走在洁净清幽的回村巷陌,真有了岁月静好的安宁。  相似文献   

5.
郑慧生 《寻根》2010,(4):94-97
商代甲骨文中有女字、母字,其形体中描绘出了古人的坐姿。西周的金文中也有这样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对董仲舒的义利观,或以义利两有,或以言义不讲利来概括.结合他的哲学、人性论来认识,董仲舒的义利观实际上包括这两种观念.他的义利两有,是与哲学上的自然之天及人有贪仁之性的人性论相联系的;而言义不讲利则与哲学上的有意志的道德之天,及其只有仁义才是人的本质的人性论相联系.但他的两种义利观又是相互补充的,既看到了义利的对立一面,又认识到了义利的统一一面,是对先秦儒家义利观的总结,并有重大的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7.
泰国的汉语     
李欧 《世界文化》2010,(9):40-42
在泰国教书,读泰国的中文报刊,诚一大乐事。由于完全不懂泰语,上网、看国内电视也有诸多不易,因而看泰国的中文报纸,就成了知晓天下大小事、包括泰国大小事的主要途径。泰国有中文报纸,据考证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汉境日报》。一百多年来,前前后后约有五十多家中文报纸创办、发展以及消亡。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当时的国际氛围,中文报纸被全部禁绝;中国改革开放后,中泰关系越来越融洽,20世纪80年代至今,又有了七八种中文报纸,都集中在曼谷。  相似文献   

8.
<正>群众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它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群众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通过劳动,使人创造了语言,产生了思想意识,并且有了创造工具的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家乡剑川沙溪,有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石宝山.   石宝山上的石窟建于唐朝南诏时期,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旅游风景区.……  相似文献   

10.
正一你是谁?你是只老鼠,这是不用怀疑的。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你还是一只有思想的老鼠。你在暗中观察着你的邻居,那些忙忙碌碌的上班族。你有足够的时间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思考你和他们的生存问题。你已经在这方阴暗的土地生活了三年。虽然它有那么一点小,也有那么一点脏,但起码可以让你活着。这年头,还有什么比活  相似文献   

11.
雪冬 《世界文化》2011,(11):39-42
船长菲肯 维多利亚港的水面上小雨正淅淅沥沥地下着,水面波浪起伏,天气看上去正在变得恶劣起来。今天并不是一个待在船上的理想日子,但是位于香港地区中心地带的2号渡轮码头,有一条排着长蛇阵的队伍延续数十米,次序良好的人群中有带着孩子的一家人,有相互交谈的青少年,有偶然路过的旅游者以及数名业余摄影者。  相似文献   

12.
9月23日,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向上海市档案馆捐赠该集刚下属中华老字号企业天厨味精厂的珍贵档案资料。上海市档案局局长吴辰、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曹树民、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翁懋分别在捐赠仪式上致辞。此次捐赠最引人注目的是天厨味精厂参加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参展证书原件,同时移交的档案资料共计129卷,其中有天厨味精厂历届董事会会议记录、厂务会议记录和业务文件,有该厂营业执照、章程和广告样张,有创始人吴蕴初的亲笔信函,有筹建天厨味精厂香港厂、  相似文献   

13.
在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北京,你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风味饮食,许多真正地道的老北京民间特色饮食反而变得有些模糊了。其实在老北京的街头,有许多经典的民间食品曾经满足着老百姓的味蕾。邓云乡老先生所著的《旧京散记》就有许多篇章记录了当时老北京最盛行的食品,现在读起来仍然感觉非常有滋味。  相似文献   

14.
程鹿峰 《世界文化》2009,(10):12-14
18~19世纪.托尔斯泰家族中超尘拔俗的人物为数不少,有作家、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等,但也有闻名遐迩却令人担惊不安的人物,此人全名是费多尔.伊凡诺维奇·托尔斯泰(1782-1846)。他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堂房叔父。费多尔在世时流传着许多传奇轶事。列夫·托尔斯泰对他这位堂叔有过颇为全面而公允的评价:“他是一个行为不轨却魅力四射的人,他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经常置人类道德规范于不顾,而且还屡屡漠视刑律,但他却是一个勇敢、机智、有教养、讲信义的挚友。”  相似文献   

15.
开篇:吉祥颂这是一个最早被称为云南的地方。2100多年前的长安城,七彩祥云缭绕在汉武帝刘彻的梦中。"梦彩云,大吉之兆",野心勃勃、急于开疆封土的大汉天子醒来后,便遣使寻找梦里那片有水草、有牧歌、有吉祥彩云缭绕的世外桃源。因为古代帝王的一个梦,天下从此有云南。云南是一幅由梦和诗水乳交融成的神秘画卷。古语云"一日长一丈,云南在天上"。高天之上,仙袂飘飘,祥云朵朵;瑞霭之下,白莲朵朵,遍地芬芳。祥云下,阳光嬉戏着,把一页页厚重的史书次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都喜酒、好酒、爱酒,甚至还有“嗜酒如命”的少数民族。居住在云南省弥勒县西山区的阿细人,就是这么一个喜酒、好酒、爱酒的古老的民族。阿细人的酒歌和无时不在的酒文化,是任何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在创世纪长诗《阿细的先基》中就有“有酒不想肉,有肉就想酒  相似文献   

17.
李桂阁 《寻根》2014,(5):86-88
南阳旧时的婚嫁礼仪,沿袭古代的“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只不过根据家庭条件的差异,每道环节有繁有简,有些环节趋于简化。六礼中比较有特色的是亲迎即婚礼仪式。婚礼仪式有:大娶,一般婚期三天。喜日前三五天,男家向亲朋发请帖,通知婚期,受贺礼。女家备嫁妆,亲朋添箱。届时男方亲友前往贺喜,张灯结彩,贴喜联,奏鼓乐,迎娶择吉时起轿,内坐压轿童。轿前走一个夹红毡的,专管放炮,后有两灯笼、两火把、两支三眼镜以及鸣锣的、打彩旗的两人,鼓乐队一班,还有一个挑鸡的。另有一束葱、一束艾,取聪明爱见之意。  相似文献   

18.
吴承学 《中国文化》2010,(2):113-120
<正>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蹈遍陇头云。归来笑撚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上引是一首自宋代以来相当流行的诗歌,也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但是这首诗不但作者身份是含糊的,题目也是众说纷纭。为了行文方便,本文姑且把这首诗称为《梅花诗》。最近,为了回答同学关于此诗作者的询问,我利用网络数据库之便进行检索,同时也阅读了一些纸质文献。没有想到,原先觉得应该是很简单的问题,越是用心去梳理,就越是一团乱麻:历来对这首诗的时代与作者有太多说法,而且差异太大。在时代方面,分别有唐、宋、元之说,作者则有无名氏的尼姑、和尚、模糊的"前人"等,有姓名  相似文献   

19.
任崇岳 《寻根》2012,(2):123-127
卢姓在全国各地多有分;布。但起源于何时何地?学者们的见解并不一致。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卢姓有4个来源。  相似文献   

20.
叶璐 《世界文化》2013,(8):54-55
经常旅游的人不难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不管是哪儿的名胜风光,但凡有喷泉、水池,尤其是那些有着动人传说的水池,池底总会遍布着密密麻麻的钱币。有时还恰好能看到这样一幅场景,虔诚的人手握钱币,默默在心中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接着将硬币抛入水中,只听"咚"地一声闷响,水面上荡起一圈圈涟漪,人们的愿望似乎也会如这涟漪一般圆满。在英国巴斯的古罗马浴场里就有这样一处许愿池,圆形的水池深约1.5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