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都不理想,学生的底子很薄,尤其是数学基础很差.很多学生对数学有着直接的恐惧心理,这主要体现在厌学和不认真听讲,这些学生都不会主动去完成作业,或者抄袭他人作业来应付老师.以上这些原因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差,没有良好学习习惯造成的,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定义和公式只是简单的停留在课本上,这对以实践技能为主的职业学生来说是非常枯燥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不到快乐.所以就不会主动地去学习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情绪厌烦或情绪对立状态,是人在感情上的反感、烦闷的体验.因此,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逆反心理的过程,就是培养和提高其英语学习兴趣的过程.教师必须努力去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并着力加以解决,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的逻辑性学科,学生学好数学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并且有助于理性思维能力的形成.然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教学经验可知许多学生对数学具有厌烦的情绪,甚至是恐惧的心理,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了逆反心理.针对这一现象文章提出如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图形结合、贴近生活等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4.
怎样教数学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说,在这里,我倒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谈一下中学生该怎样去学习数学.我认为教师教得再好,但学生不喜欢学还是没办法,再说,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作为学习的主体更应该懂得自己怎样去学习数学.本人结合自己多年学习数学的体会,浅谈一些看法.一、学生本人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些学生从小就有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有些学生从小就讨厌学习数学.没兴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没有树立起学习数学的态度.学生可以主动去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教学中,数学属于是一门较为枯燥、无趣的学科,数学教材中往往充斥着大量的公式与抽象的概念,若是教师仅仅是将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存储罐,在课堂上强行将所有的数学概念灌输给学生,却缺少交流和互动,则必然会导致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在此种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很多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调动,甚至是出现逆反心理,向着厌恶数学、不愿学习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其实就是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才能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实践,主动去合作交流.而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就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本身的魅力,享受数学带来的成功体验,体会在数学海洋中畅游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要求数学学习要基于生活,基于经验.在新课程条件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在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一、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是中学阶段最枯燥的一门学科,加上学习难度大,学生一般都害怕学习数学.同时初中学生缺乏学习耐性,对一个事物的兴趣不能持久,要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就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适当的操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它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9.
初中的数学教学是连接小学与高中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初中数学的知识既要在小学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还要为进入高中的学习做好铺垫.初中学生正处于逆反心理较强的时期,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妥,容易导致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减和逆反性增强.所以,初中数学的教学必须按照课改的要求,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兼顾知识和趣味性,让枯燥的课堂生动起来,活泼起来,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如何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初中的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学生上了初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恐惧感。因此笔者从上每一次课、批改每一次作业、课堂小结等方面转化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相似文献   

11.
概念课是初中数学的基本课型.深度学习理论引导下的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应当被赋予新的含义,并且要让学生有一个新的学习过程.数学概念的深度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对数学学科的正确理解,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应该让学生带着主动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去建构数学概念,需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概念的理解,并且用数学语言去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2.
在低年级,让学生对数学语言产生敏感性,让学生理解数学语言表达的含义,让学生用数学语言去表达数学思想,这是一件多么愉悦的事情.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语言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去理解和表达,低年级的数学语言教学要讲究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数学“质疑观”,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有目的地去挑战与质疑他人提出的观点和想法,能自觉地安排和组织好自己用已熟悉的知识去对新接触的内容提出质疑并展开主动思考与尝试摸索,从而去发现更多新的问题与提出更多新的想法.质疑是思维的指南针,是触发学生开启创新的导火线.只有当学生真正形成自己独有的“质疑观”后,学生的学习才能从被动接受知识的阶段转入到主动去构思、主动去发掘、主动去探究的高效学习阶段,才能从逃避学习的状态转变到渴望学习、习惯学习及善于学习的深度学习领域.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有意识地去播撒质疑的种子,去启迪学生树立数学“质疑观”,让学生在不断地数学质疑中去收割创新的果实.  相似文献   

14.
1前言 数学是中小学及高一级学段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往往产生逆反心理,表现在学习中就是两极分化严重。这不仅制约了数学学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重要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对学生两极分化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或过程主动去了解、探求的心理倾向.若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去学习,不觉得数学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影响数学学习的动机和效果,还会影响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向.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7.
厌学是一种常见的教育现象,学生们经常从自身的心理、兴趣等方面出发,从内心深处对学习知识产生厌烦之感,进而不愿意学习新的知识。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更多,更为复杂,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新的知识,同时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出现了逆反心理,将加重学生厌学数学知识。对此,我们教师要找出学生厌学数学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一、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成长期的必然规律 学生与成人相比,他们对于新事物具有更强烈的兴趣和学习的愿望,接受能力更强.当我们只习惯于用老一套去教育他们,用我们认为好的东西去吸引他们,是无法对他们保持长久的吸引力的.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让课堂联系生活.学生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数学,在生活化的数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习中需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要利用问题驱动去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启发学生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带着数学问题去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