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新时代》2008,(6):24-24
来自微软的“世界望远镜”可以满足你探索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彭鑫 《今日科苑》2011,(18):49-50
家中的防盗门上都会装猫眼,这样房主可以从门内看到屋外来宾的情况,但最近网上开始疯狂售卖一种"反猫眼",声称可以从屋外看到室内的情况。请关注——近日,家住南京的徐女士反映在其居住的小区内抓到了一形迹可疑之人,此人通过一个"小东西",  相似文献   

3.
奇怪的大手印1980年,"航海者号"探测器发现,土星B环(从内到外,土星的第三条环)上不知被谁抹上了"大手印",后来哈勃太空望远镜也观察到了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4.
地球终于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2011年12月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表声明,证实他们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第二地球"——一颗名为开普勒-22b的行星。尽管位于太阳系外的开普勒-22b距离地球足有600光年,但它简直就是"胖版地球"。美国探索频道网站称,该行星半径约为地球的2.4倍,表面温度约为21摄氏度。就像大哥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样,"弟球"每290天也环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09,(5):41-41
天文学家们最近重新研究了“哈勃”望远镜15年来拍摄的大量图像和数据档案,并从中发现了一颗此前被人们忽视的新的系外行星。为了进一步探索环绕HR8799恒星运转的某颗行星的更多信息,天文学家们认真研究了“哈勃”望远镜15年来所收集的大量图像数据档案。天文学家采用一种遮光方法,把已观测到的恒星的明亮光线屏蔽,这样就有可能发现环绕该恒星运行的一些系外行星的微弱光线。正是通过这种方法,天文学家终于在1998年拍摄的一幅图像中发现了这颗系外行星。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来自”哈勃”望远镜的200多个相似数据集,也可以应用于地面望远镜所获取的大量图像数据。  相似文献   

6.
《科技新时代》2006,(9):14-15
哈勃望远镜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遥远星系中的每一个角落。[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太阳系外究竟有多少类地行星?随着美国航天局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的升空,科学家将揭开这些"特殊"行星的面纱。美国航天局已经发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开始寻找太阳系外类地可居住行星的任务。此项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威廉·布鲁基表示,科研小组计划在3年内找到第二个"地球"。他说:"我们要找的不是外星人,而是外星人的家"。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2月26日,美国航天局宣布,由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715颗候选太阳系外行星被证实为行星。这几乎使由开普勒望远镜发现并确认的"外星世界"的数量增加了4倍,同时将已知太阳系外行星的总数从1 035提升至1 750。这批行星围绕305颗恒星转动,呈现出许多类似太阳系的多星球星系。这一发现让天文学家兴奋不已,因为这预示着,我们能从这里面找到更多可能存在生命迹象的行星。这不,没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一代太空望远镜——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在2013年6月被送入太空。进入太空后的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接替第一代太空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在月球之外"凝视"浩瀚的宇宙。韦伯太空望远镜以"阿波罗"时代的NASA局长的名字命名,除了NASA,欧洲、加拿大的航天主管部门也参与其设计、制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分光仪的调节"实验过程中,学生用三棱镜直接进行调节并进行测量所产生的偏差,得出了用三棱镜直接进行调节进行测量的实验值比真实值小的结果,进一步强调"分光仪的调节"实验中正确的调节方法。依据学生在实验课上出现的"走捷径"现象对物理实验课程改革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将一个足够大的镜子放到离我们足够远的宇宙中去,再用分辨率足够高的望远镜对准镜子,就可以看到过去了。比如在30光年远的地方放一面大镜子,地球上发生的某个事件的光线到达那面镜子就要30年,再反射回来被望远镜接收又要30年,那么我们从望远镜中看到的就是60年前的事情。但这只是理论上可行,能不能用镜子看到过去还需要实践。  相似文献   

12.
科技信息     
五架"文物飞机"见证中国空中力量发展史这是航展上展出的最"古老"的飞机———"冯如2号"仿真模型机(11月10日摄)。"中国航空之父"冯如于1910年设计制造了这架飞机,并驾驶它成功飞上蓝天。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五架历史悠久的"文物飞机"在众多现代装备之间分外醒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家正为设计中的巨型太阳望远镜选址。这一口径为8米的地面望远镜可望在未来20年的"探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计划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基地主任、总工程师邓元勇说,目前国内太阳研究界已经启动了"西部太阳选址"计划,  相似文献   

14.
地面望远镜容易受大气的影响,太空望远镜则需要人造卫星承载,而且不可能建造得很大。既然月球是我们天然的大卫星,为什么不在月球  相似文献   

15.
太空望远镜     
浓密的大气层对于地球上一切生物的存在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对天文观测来说,却是一个很难对付的"敌人"。来自宇宙的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等各种电磁辐射不是被大气层吸收得一干二净,就是被反射得无影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分光计调整的难点在于望远镜的视野小、粗调质量不高、"反射十字像"不容易成像于分划板等问题,提出了利用辅助望远镜调节粗调法,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粗调精度,缩短分光计的调整总时间。  相似文献   

18.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加州大学洛杉矾分校(UCLA)将建造一座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学望远镜,直径达到三十米之巨,科学家认为该望远镜可以“浏览”宇宙更远空间的奥秘。加0,11大学校长马克·尤多夫与若干个国际合作伙伴签署了相关协议,其中包括望远镜项目的目标、建设条款、设计和融资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英国的一家公司在伦敦和美国的纽约同时建造了两台巨型望远镜,人们可以通过这两台望远镜穿过大西洋互相看见对方,并彼此问候,这使得两座遥远的城市被拉得如此接近。  相似文献   

20.
从所周知,现代的天文望远镜的核心部件都是用玻璃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的,属于固体望远镜。但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了用水银这种常温下呈液体的金属制成的望远镜头。 为什么要用水银做望远镜?为什么水银可以做望远镜?为什么不透明的水银能做望远镜?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天文望远镜发明的历史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