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贾平凹是一个多转移多成效的作家,不仅表现在写作题材和写作方法上,也表现在语言风格上.如果说他前期的商州系列小说是一首首充满诗意的田园牧歌,那么,他后期的长篇小说可以说是一曲曲呜呜咽咽的废都埙声.其语言风格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题材和写作方法的原因,也有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神秘文化的出现也使他的小说语言更加扑朔迷离,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作家莫言常常关注饥饿题材,这与莫言的童年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他有苦难的经历,所以在莫言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饥饿情结。这种饥饿情结常常表现在四个方面:描写人物的饥饿生活、描写底层人物的艰难处境、饥饿成为创作源泉、饥饿主题和语言风格的成型。  相似文献   

3.
辛弃疾的爱国抗战词篇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高度评价,但是他的20多首反映农村生活、描摹农村景物的农村词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些词语言清新、风格质朴,并且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倍受后人称赞,在词坛上别树一帜。辛弃疾的农村词内容丰富,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农村图画,成功塑造了农民的美好形象。而且他的农村词有着独特的章法结构,在语言上打破了诗和词的界限,形成了别具魅力的风格特色,展现了一个清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辛弃疾的爱国抗战词篇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高度评价,但是他的20多首反映农村生活、描摹农村景物的农村词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些词语言清新、风格质朴,并且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倍受后人称赞,在词坛上别树一帜.辛弃疾的农村词内容丰富,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农村图画,成功塑造了农民的美好形象.而且他的农村词有着独特的章法结构,在语言上打破了诗和词的界限,形成了别具魅力的风格特色,展现了一个清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北宋词僧仲殊存世词有七十多首,这些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的词描写了繁华的凡俗世界与枯寂的僧佛静界的双重诱惑:虽不乏对自己熟悉的生活以及佛教仙道题材和山水的描写,但更突出城市和尘世,描写城市的市井风情、官宦园林遗迹,还率真地描写世俗之人的喜乐爱恋,甚至是艳情。他最喜欢用"画"和"清"两类有代表性的语言,使词既富于色彩又工于白描,构成了词清新绮丽、幽柔婉约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了诗歌中,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即韵味极为韵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之美,从而"开千古平淡之宗"。陶渊明田园诗的不朽魅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亲切纯真、恬淡自然的风格;浑融完整、高远入化的意境;精工凝练、本色自然的语言;真淳隽永的理趣。他的田园诗之所以魅力不朽,与他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以及其自身的主观原因是分不开的。陶渊明的田园诗无论是在诗歌创作题材上、艺术手法上,还是在意境开创上,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相似文献   

7.
风格是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和谐统一体 ,在内容上通过题材、主题、形象表现出来 ,在形式上通过创作方法、语言、艺术手法来表现。  相似文献   

8.
刘震云的小说创作之所以能够在当代大获成功,与小说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其独特的语言表现风格亦是关键因素之一。刘震云的小说在词语的运用、句式的选择及修辞文本的构建等方面,体现出朴素、幽默、繁丰的语言表现风格特点。而其语言表现风格的成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禀赋气质、思想性格和成长经历等是刘震云小说语言表现风格形成的主观原因,地域文化和社会时代等是刘震云小说语言表现风格形成的客观原因。刘震云小说传承了延安时期文学的语言表现风格,成就并彰显了新写实主义小说的语言特色,对其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严歌苓作为一名当代女作家,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在近年来不断被人们认知扣认可。她的作品内容多以女性细腻写作视角描写海外华人(女性主人公居多)的生存与生活状态,作品风格绝大部分都恰如一首首记述海外华人生活、国内知识青年生活,军旅题材生活和艺术圈人们生活的空灵、灵动的协奏曲。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诗词风格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是一位诗词兼工的作家。她的诗词在选材、写作方法、语言运用、意境营造上都有明显差异 ,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然而 ,她的诗词创作 (尤其是后期 )又常常打破这一界线 ,呈现出一些相同之处。究其异同的原因则应从两种文体的特点、发展状况、她本人对诗词的看法 ,以及她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上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1.
苏轼散文以其数量多、题材广、内容杂、影响大闻名于后世。他散文的总体风格是平易自然、文从字顺、挥洒自如、奔放不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行文雄奇奔放、语言流利晓畅,说理明晰透彻,且善于随机生变、翻新出奇。这主要表现在他的政论文和史论中。由于他知识广博,故敢于并善于对许多历史和现实的问题发表看法,如《平王论》思路开阔,列举历史上因固守旧都而使政权稳定,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需要创新意识的,要“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未能言”,写出自己的独特视角,独特感悟,独特风格。然而现实中的学生作文现状却令人担忧。其中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立意陈旧。许多作文主题千篇一律,学生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缺少创新意识和能力。二是题材狭窄。不少题材多为老生常谈的旧闻,缺乏生活和时代气息。三是语言平淡,模式化严重,少见个性化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都是展现村居生活题材的田园诗佳作,描述了古代农家人的好客热情及招待远方朋友的场景。虽然二者都是农村游记题材,但两首诗从美学的角度去分析却“同题不同趣”,展现出在美学风格上的极大差异。文章从两首诗的文本内容出发,从诗歌结构、诗歌主体和诗歌意境这三个方面找出两首诗歌美学意蕴上的不同,找到同题不同趣的深层原因,并应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4.
风格是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和谐统一体,在内容上通过题材、主题、形象表现出来,在形式上通过创作方法、语言、艺术手法来表现。  相似文献   

15.
清代满族诗人铁保的诗歌艺术成就较高,他创作于新疆的七十一首诗歌在内容上反映了新疆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表现出作者对新疆本土居民的喜爱和关心,体现了极为可贵的民族平等思想。铁保的诗题材多样,风格清新刚健,情感真挚,精神乐观,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审美价值,是西域文学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6.
一、左翼新秀的创作特点 (1)在题材上不局限于直接描写工农的生活和革命斗争,而多写自己所熟悉的,体验较深的生活,所以,所反映的生活面较为广阔。如张天翼的小说,在题材上涉及城乡各阶层和阶级,而表现得最多,也最能显示他的艺术个性的,是他对种种灰色人生的描写。 (2)在人物塑造上,不急于去塑造“突变式”的英雄,而重视描写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所以,所刻划的人物也更多样化,如艾芜的小说对流浪者的描写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李白接受与模拟汉魏六朝古诗而创作的大量七言歌行,是唐诗成就达到最顶峰的标志之一,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也创作出了许多七言歌行,一般认为在题材与风格上他是受了杜甫的影响,其实,从题材、语言、艺术手法三个方面考察,他更多地是接受与取法了李白的创作风格与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杨万里平生喜爱花,也喜好咏花,直接以花为题的诗歌达300多首。杨万里的咏花诗在题材内容上或描摹花态,或直接抒情,或表达志趣。另外,他在语言、意象、结构、修辞手法上锤炼诗歌,从而增强咏花诗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高适是盛唐时期一位富有盛名的边塞诗人。其实他的诗歌创作不仅仅限于边塞诗,反映时事、表现民生疾苦、感伤身世的诗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多种题材的诗歌,均表现出了语言爽朗质朴、气骨琅然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以至于杜甫论其为人和创作时说:“总戎楚蜀应全为,方驾曹刘不啻过”。  相似文献   

20.
高适是盛唐时期一位富有盛名的边塞诗人。其实他的诗歌创作不仅仅限于边塞诗,反映时事、表现民生疾苦、感伤身世的诗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多种题材的诗歌,均表现出了语言爽朗质朴、气骨琅然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以至于杜甫论其为人和创作时说:“总戎楚蜀应全为,方驾曹刘不啻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