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速滑     
G862.119 20011405新式冰刀弯道滑行技术动作结构分析=Analysison the curve technique of practising withclap-skates〔刊,中,I〕/贾岩,马晓天//冰雪运动.-2000(3).-6-8图6(SML)速滑//弯道滑行//滑行技术//运动学//参数//技术分析体育运动的动作结构反映了动作的固有特点和各动作之间的固定内在联系。良好的弯道技术动作,必然要有合理的动作结构。用摄影、摄像的测量方法得到运动学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综合分析,了解动作结构差异,并据此探讨弯道速滑动作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短遗速度滑冰1500m比赛的中日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全程,以及弯道动作的基本原理、动作结构、身体姿势和原动肌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改进短距离速度滑冰弯道技术和提高滑跑成绩,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实验法,对短距离速滑弯道技术与短道速滑弯道技术,在动作结构、技术特征、用力特点、弯道滑跑倾斜角度和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短距离速滑与短道速滑弯道技术的共同点。研究表明,短距离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在动作结构、蹬冰技术和训练方法上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在弯道技术训练中也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实验表明,借鉴短道速滑弯道技术训练可以有效地改进和提高速滑弯道技术及运动成绩,是对短距离速滑弯道技术训练的创新研究,旨在使短距离速度滑冰弯道技术训练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短道速滑弯道技术动作和速度滑冰技术动作的分析,认为短道弯道技术练习对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弯道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速度滑冰弯道技术中使用短道弯道技术练习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从短道和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下肢动作,即髋膝踝的角度、身体倾斜度、蹬冰角度以及技战术与训练等方面,阐释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运动员之间的动作结合点,分析利用短道弯道技术优化速度滑冰技术动作的合理性,提出短道弯道训练对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技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短道速滑弯道技术动作和速度滑冰技术动作的分析,认为短道弯道技术练习对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弯道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速度滑冰弯道技术中使用短道弯道技术练习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从短道和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下肢动作,即髋膝踝的角度、身体倾斜度、蹬冰角度以及技战术与训练等方面,阐释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运动员之间的动作结合点,分析利用短道弯道技术优化速度滑冰技术动作的合理性,提出短道弯道训练对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技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速滑女子500 m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姿势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影像测量的方法,获取优秀女子运动员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参数。目的是通过对优秀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的运动学特征比较分析,揭示出高水平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蹬冰技术的动作规律,确立正确的入弯道与出弯道蹬冰技术概念。运动员出弯道阶段的平均速度比入弯道阶段的速度快,左腿在单支撑蹬冰阶段和双支撑阶段蹬冰的平均速度要比右腿速度快;从身体姿势变化来看,入弯道躯干角度大于出弯道躯干角度。  相似文献   

7.
运用影像测量法,对高水平运动员入弯与出弯蹬冰技术的动作结构规律进行研究,旨在为确立正确的入弯与出弯道蹬冰技术概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式速滑冰刀弯道滑行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使用新型速滑冰刀的我国优秀男速滑运动员所滑的弯道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探索了使用新式冰刀后弯道动作结构的变化,为合理正确地使用新式冰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滑冰弯道技术是一项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如何在弯道中沿着弯道快速有效地滑行,使滑行姿势既保持力的平衡,又能克服离心力增加滑跑速度,完美展现合理的技术动作呢?现就学生及笔者亲历把滑冰弯道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简析如下。错误动作1:弯道时左脚用冰刀平刃或内刃直接触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弯道跑力学的分析,对弯道跑的技术动作的分析,提出了弯道跑身体各部位不同的技术要求及如何掌握好弯道跑技术的几种训练手段。对于教学和训练中学生尽快地掌握弯道跑技术动作,提高短跑成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冰上课弯道技术教学一直沿袭的是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传统模式.将影像技术运用于弯道技术的教学,能够分解示范正确技术动作,纠正一些错误的动作,有利于学生动作表象的建立,促进学生掌握弯道技术的概念形成完整性.  相似文献   

12.
短跑道速度滑冰中,弯道路程占总路程的一半,因此,弯道技术对运动成绩影响很大。为研究弯道技术,采用影像测量方法对九冬会比赛中优秀运动员的弯道动作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从测试数据看,女子运动员在11.33 m/s以上,男子运动员在11.88 m/s以上;从曲线图看,男女运动员的同侧髋、膝角度一时间曲线形状相似,这表明同侧腿关节角度变化规律相同,支撑腿髋、膝动作协调,摆动腿髋、膝动作协调,蹬冰腿髋、膝角同时发力。对比以前测试的一些短道弯道速滑动作图表,可知,只有优秀运动员才具有同侧关节角度一时间曲线形状高度相似的特点,此现象揭示了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动作结构特点。此外,单支撑阶段速度上升,而双支撑阶段速度下降,可能表明单支撑蹬冰比双支撑蹬冰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大学冰上课弯道技术教学一直沿袭的是教师示范 ,学生练习的传统模式。将影像技术运用于弯道技术的教学 ,能够分解示范正确技术动作 ,纠正一些错误的动作 ,有利于学生动作表象的建立 ,促进学生掌握弯道技术的概念形成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空间力系及达朗伯原理对当今速滑弯道滑跑技术进行了解释,目的在于建立弯道技术的完整概念。同时指出:1、弯道增速主要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靠登冰腿单支撑纵向蹬冰的动作,二是靠运动员在弯道滑跑时适宜的触冰角度。2、运动员在弯道滑跑时身体靠支撑腿的自然伸展动作造成倾斜,而不是向左的倾倒动作。  相似文献   

15.
采用摄影测量的方法,在全国短道速度滑冰“攀登杯”系列赛长春冰上训练基地比赛现场,实时测试了杨阳等4名女子运动员在5圈追逐赛中的弯道技术动作,分析测试结果作者认为孙丹和王春露髋、膝动作的协调性较好,有利于取得较好的蹬冰效果,特别是王春露髋、膝动作协调并且关节伸展幅度大、时间短,更有利于提高弯道速度。七台河队的杨扬在所测定的这段弯道上无明显蹬冰动作,以自由滑行通过弯道;长春基地的杨阳弯道蹬伸比较积极,但髋、膝动作配合欠佳。  相似文献   

16.
速度滑冰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是:直线动作掌握的好,而弯道动作掌握的差,直、弯动作间差距很大,凡是期末考核技评中达标不及格者,问题都是出现在弯道上,弯道教学上的问题,在严重拖延整个教学进程。传统的速度滑冰教学,基本上都是先直线教学,而后进行弯道教学,即初学者先掌握直线滑行之后,再进行弯道教学。在滑跑技术教学阶段也同样,在直线部分教学结束后再进行弯道教学。这种直、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速度滑冰弯道技术教学实践中学生容易产生的不良心理因素和错误动作,在弯道基本技术教学中采取相应地辅助练习和强化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加快掌握弯道基本技术动作,并较快地提高冰上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一台具有新型冰刀蹬冰技术结构、用力特点的“弧型双层滑道滑行板”.可使运动员在此滑板上连续模拟冰上起跑、直道滑行、弯道滑行的技术动作,介绍了其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9.
弯道技术动作是短道速度滑冰技术动作之一,它在比赛中起着重要作用。好的弯道技术能够使运动员提高成绩,为取得胜利奠定基础。根据克服人体向前做直线运动的惯性需要一定向心力的要求,弯道技术动作与直道技术动作相比有明显特点。这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关心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对这一课题的分析甚少,因此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速度滑冰实效性动力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跟踪测力系统,对我国速滑优秀女运动员的直、弯道滑行技术进行现场测试,归纳出单峰、双峰和无明显峰三大类型蹬冰力曲线;剖析了直、弯道滑行技术动作结构和动力学特征;建议我国应用以发展动态蹬冰力量为主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