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海燕社社长郑荣的办公室里,一幅题字"爱心"挂在她对面的墙上,那是少林寺释永信方丈赠送的,以感谢海燕社长期为少林寺慈幼院儿童提供的多方面资助."童心,真心,爱心",一直是海燕社追求的.  相似文献   

2.
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相似文献   

3.
秋之韵     
剑术比赛 世界剑术表演大会上,第三名剑手首先出场。工作人员放出一只苍蝇,剑手快速一挥,便把苍蝇劈为两半,全场掌声雷动。接着第二名剑手出场,他举剑一挥,便把苍蝇劈为4份,全场再次喝彩声高涨。到第一名剑手要出场时,所有人都静静地等待着这位全世界最伟大的剑手的表演。他终于出场了,只见他运剑成风,剑锋直向苍蝇劈下,但是那只苍蝇却毫无变化飞翔依旧。全世界最伟大的剑手竟然完全没有劈中目标,全场观众顿时大惊失色,可是那位剑手依然满脸笑容。  相似文献   

4.
他曾下放在永州之野,我曾求学于潇水之滨。因为这缘故,我们第一次见面,话题中便有了一片共同的美丽山水。他说有一次登上阳明山脉,就发现了一个奇景:那是在一阵闷热之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之后便是一片彩虹,且那彩虹久久不散。当时,他被那美所征服,被那大自然的神秘所征服,只可惜没有将其拍摄下来,但那奇景却永远留在他的脑海之  相似文献   

5.
朱晖 《出版参考》2009,(5):36-36
那是在大学时代的迎春晚会上,她演唱了一首《闪亮的日子》,他向来喜欢罗大佑的歌,而她的女生唱腔更具一番独特韵味,令他着迷。她谢幕的时候,台下掌声雷动,呼喊着再来一首。她嫣然一笑:“那我就再唱首《东方之珠》吧,有人愿意与我合唱吗?”他被起哄的同学推起,跌跌撞撞地上了台。  相似文献   

6.
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我曾访问了抗菌素专家、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童村,写了一篇《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的通讯.从这次采访活动中,我又一次体会到:采访要取得成效,记者必须一沉到底.有位前辈曾经打过这样生动的譬喻:一个潜水员探海,当他浮在海面的时候,所见到的不过是蓝天、流云、浪涛、点点飞翔的海燕.可是当他一沉入海底,就会发现千姿百态的海国奇景、光怪陆离的水族生活、沉睡万年的无尽宝藏,从而揭开大海的奥秘.其实,社会生活何尝不象辽阔的大海那么丰富多采呢!如果记  相似文献   

7.
这源于我写的一篇通讯的争功事。它过去了好多年,但却仍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动笔时,便为我敲响了警钟—一定要认真细心。那是1997年的一天晚上,我去同厂的一位朋友宿舍里玩。他是一个动力员,主要负责设备的维修、改造。寒暄过后,我便问他关于厂里新进的进口设备怎么样了,能不能用。于是,他  相似文献   

8.
在祖国版图的西端,有个占国土六分之一的新疆。在新疆版图的南部,有片占自治区面积五分之一的空白地。图上,这片地缀满黑点。实际,那是一片沙漠,茫茫,茫茫。他叫塔克拉玛干。  相似文献   

9.
海燕,在世界文豪高尔基的笔下是一个勇敢搏击风 雨的骄傲精灵,在我国著名寓言诗人刘征的诗中,又是一个依恃良好的根基、疏于苦干最终被大海吞没的糊涂虫。 在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西安,却有这么一只“海燕”,它集拼搏风雨和被大海吞没于一身,演绎了一场由盛到衰的悲剧——它就是西安无线电一厂。  相似文献   

10.
正如新华社女名记者周建英在序言中所说的<脚印>真实生动地反映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看看他一望无际的脚印,才知道每个脚印中的含义是多么深重".你如果读一读这本新闻作品,就会真切地感受记者侯嘉荫在三秦大地和祖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那豪迈而矫健的一只只脚印.  相似文献   

11.
王丹丹 《大观周刊》2006,(37):88-88
“008”眼中的滑翔伞飞翔运动: 相信每个人从小都有飞上天空的梦想,这种梦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出现在儿时,而我的这种梦想却一直伴随着我长大。直到1996年,我在报纸上无意看到昆明有家滑翔伞飞翔俱乐部,马上就去联系,了解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项运动。虽然当时由于装备较差,最长只能在空中停留一分钟,但当双脚离地、在空中任意翱翔的那一刹那,就足以让我兴奋好久。  相似文献   

12.
在孙乃的卧室里,摆着一张英俊少年的照片。孙乃告诉我,那就是15岁的他。15岁是他人生的转折点。那是1939年,他中学没毕业,便开始了流落大后方的漂泊生涯。生活磨砺了他手中的笔,他写小说、杂文,写字画广告。岁月的磨难在赋予他多才多艺的同时,也铸就了他一颗热情率真的赤子之心。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随笔”专栏的精心编撰,正是孙乃赤子之心的真实写照。1985  相似文献   

13.
一 很多年以前,我就想给祖国写一道祝词,嵌在家里的神龛上,以便每年正月初一,当父亲起来烧纸钱时,我就陪在旁边默念,但终究那时还太幼雅.后来 ,便想写几首颂诗,也因才疏学浅而夭折了.  相似文献   

14.
2005年 是 杨 靖 宇 将 军 诞 辰 一 百 周年。 曾 给 杨 靖 宇 当 过 传 令 兵 的 抗 联 老 战士黄 殿君 ,只 要一 唱 起这 首杨 靖 宇亲 自作词、教唱 的军 歌 ,只 要一 想 起与 将军 共 同作战 、抗 击日 本 侵略 者的 烽 火岁 月,他 的心情 便久 久不 能 平静 。 歌词 是这  相似文献   

15.
轻松一刻     
《出版参考》2006,(2):40-40
神奇的蚂蚁 一名男子被判刑12年,在狱中颇为无聊。一天,他 发现有一只蚂蚁竟然听得懂他的话,于是便开始训练 它。几年之后,这只蚂蚁不但会倒立,还会翻筋斗,令他 颇为得意,终于他出狱了,第一件事便是跑去酒吧,准备 炫耀他那只神奇的蚂蚁。他先向酒保点了一杯啤酒,然  相似文献   

16.
《黄河颂》让我们看到精致、怀旧之外的陈逸飞,那是一种年轻的味道陈逸飞去世,已两年又一个月。关于他的话题,恐怕会持续很久。一个卓然有成的画家结结实实地涉足了商业,质疑、批评、惋惜的声音从未停息过。“大视觉”的构想只草创了开端,让城市和居于其中的人更美丽的理念还未及理解于人心。人不在了,答案也就没了,“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相似文献   

17.
王士祯《香祖笔记》中载有一个故事:两浙观察使高适去台州办事,途经清风岭,曾在庙里题了一首诗:“绝顶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天竹房。”他写完以后,击节吟赏,十分满意,便继续登程。钱塘江畔,他下船摆渡,正值月亮西斜,江水随月而退,只剩下半江水。身历其境,他察觉“一江水”的写法有误,到台州办完公事之后,火速回庙,准备修正。不料庙里和尚告诉他:“已有人先著一笔,他说此诗绝佳,只是用‘一’字不妥,便把‘一江水’改成了‘半江水’。”高适惊问此人是谁,和尚又告诉他:“义乌人骆宾王。”  相似文献   

18.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题材撞车的现象是经常的事,农业生产的“四季歌”年年要唱,企业改革的要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要宣传……类似的选题,类似的题材,过去说了今天还要说,他报道了我又报,如果只按几种模式,固定思路,一个角度来表现的话,那是谈不上有新意的。怎样才能避免同类题材的报道重复雷同现象呢?所谓“一只蜜蜂千篇文”,“一树梅花万首诗”。拿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焦点访谈》(以下简称《访谈》)来说,从94年到98年播出的节目中,有关形形色色打假的题材就达14个之多;有关环保的13个;有关公路乱收费的在96年…  相似文献   

19.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这只脍炙人口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开头的一段歌词,它用简洁质朴的语言精彩绝伦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草原的美丽画卷,那么优美、形象、淳朴、逼真,像一幅移动的画,像一首飘逸的诗,吟唱起来,朗朗上口。人们常常形容蒙古草原是花的海洋、歌的海洋,然而在这浩海之中,唯有这首赞美家乡,  相似文献   

20.
神奇的蚂蚁     
《出版参考》2006,(1):15-15
一名男子被判刑12年,在狱中颇为无聊。一天,他发现有一只蚂蚁竟然听得懂他的话,于是便开始训练它。几年之后,这只蚂蚁不但会倒立,还会翻筋斗,令他颇为得意。终于他出狱了,第一件事便是跑去酒吧,准备炫耀他那只神奇的蚂蚁。他先向酒保点了一杯啤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