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正>在集体性教学游戏中合理运用呼啦圈不仅能丰富体育教学,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相互的协作配合意识。《中国学校体育》曾介绍过几则关于呼啦圈的集体  相似文献   

2.
柳新实验小学秉承"恒之一字足以破天下万难"的"恒"字精神,坚持"以体育人、以体促德、以体益智、以体健美",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姜秀老师创编引领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近十年的磨练,打造了铜山学校体育的特色名片——呼啦圈系列活动.呼啦圈操、呼啦圈校园集体舞、呼啦圈大型游戏、呼啦圈特色大课间活动、圆之秀表演等活动,学生每天都沐浴在"运动快乐、运动健康、运动幸福"的多彩校园里,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可  刘琳 《中华武术》2013,(2):13-14
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将其运用到田径教学与训练中,可丰富田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改变传统单调枯燥的田径教学与训练模式,极大地提高教学与训练效果。教师要从以运动技术技能传授为主的误区中走出来,科学合理地将游戏融入田径各技术动作的教学与训练中。体育游戏是一种很好的田径教学与训练的辅助手段,需要我们教师把握主要环节,积极地  相似文献   

4.
<正>体育游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但在运动技术教学中大都是采用提高学生练习兴趣的游戏,虽然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使体育课堂充满了活力,但并不是所有的体育游戏都是有实效的。如,时常缺乏运动技术本身原有乐趣的培养,缺少运动技术游戏化的游戏、缺少积极情感的培养以及偏离学习目标的学习。笔者针对《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6年第4期关于体育游戏的系  相似文献   

5.
游戏,是一种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简单易行,作为一项辅助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广为应用。有趣的游戏,对人的心理与生理上的调解,对运动技术技能的形成与掌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手段,可以集中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进行学习锻炼。下面从心理与生理的角度探讨一下,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集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和益智性为一身,合理的选择和运用体育游戏,对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在日常的体育游戏教学中,人们一般考虑较多的是体育游戏的健身性和趣味性以及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方  相似文献   

7.
篮球基本站立姿势游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体育教学中 ,游戏做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方法越来越被广大体育教师所重视。进行游戏教学时 ,力求坚持以下“六性”。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针对性在体育教学中安排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游戏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材紧密联系 ,充分考虑到教学效果。如针对某一项技术动作掌握有困难时教师应经常安排一种或两种与该技术动作有联系的游戏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技术技能必须复习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而且也只有当学生对游戏了解越深刻时 ,才能促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的实…  相似文献   

8.
<正>一、游戏激趣,寓教于乐,引领学生学习技术1.技能教学游戏化。即将技术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既学技术又陶冶情操的目的。如,学习篮球的运球技术,可在操场上放置多个大小不同的呼啦圈,让学生逐个到每个呼啦圈中运球,达到规定的运球数量,才能做投篮练习,  相似文献   

9.
排球运动起源于游戏,将体育游戏教学法运用于排球技术教学中,经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实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体育游戏教学法后,实验组学生学习排球技术的兴趣更大,积极性更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采用体育游戏教学法学生更容易掌握技术动作;有利于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说明在排球技术教学中采用体育游戏教学法,其教学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10.
体育游戏是中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在初中现行教材中占的比重也很大。游戏也是一项综合体育活动,它内容包括着各类基本教材,而且在游戏中也可以找到很多体育基本动作,所以通过游戏教学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发展个性,开发智力,掌握、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运动的基本技术,又能培养各种优秀道德品质、独创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根据此年龄、心理特点,游戏也能激发学生上课兴趣和活动的自觉性。因此,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设计特色 1.创编小游戏,有效参与 在各种运动形式中,“跑”是比较简单枯燥的。三年级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奇心强但注意力不持久,单一灌输式的生硬教学不易接受。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本课的每个环节中都设计了有趣的小游戏:有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的“友情呼啦圈”热身游戏;有以提高动作质量为目的“曲线跑接力赛”;有以巩固动作要领为目的的“渔夫捕鱼”游戏。这些游戏看似形式各异,却在玩耍中为解决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改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呼啦圈可以"滚"——多人游戏"车轮滚滚";可以"套"——趣味游戏"套蝗虫";可以"跳"——跳房子;可以"钻"——游戏"钻过电网",可以"摇"——跳呼啦圈;还可以"绕"——"绕圈竞速"等,练习形式多样。另外,在小学生身体发展敏感期练习呼啦圈可有效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正>呼啦圈是笔者所在学校的体育特色,在开展过程中,学生使用的是拼装式呼啦圈,它是由8根颜色各异的弧形空心塑料拼装而成,外形美观,使用方便。但长时间的摇转、拉牵、钻跳等游戏活动,会使呼啦圈的接头  相似文献   

14.
陈栽月 《体育世界》2012,(5):99-100
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情节和竞赛因素,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样,场地器材简单,便于开展与普及。对于孩子们来说,游戏最受欢迎,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活动项目之一,具有很大的娱乐性与趣味性。因此,体育游戏能较大限度地调动游戏者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其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全面锻炼游戏者身心,提高其基本活动能力和基本运动技术,促进游戏者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显 《中华武术》2021,(4):81-83
体育教学游戏化,是指体育教师寓运动技术学练活动于欢快戏耍状态中,从而淡化运动技术教学主旨的教学现象。明确指出体育教学游戏化的四种倾向:情感化、认知化、体质化和社交化,并倡导体育教学恪守技术传习的本分。  相似文献   

16.
游戏与运动竞赛是体育课程教学中较为常见的内容,但是由于体育教师对游戏与运动竞赛作用的认识不够清晰,导致了游戏与竞赛活动安排过多、时间过长的现象,有时对体育课堂运动技术教学产生了不良的负面影响。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从游戏与运动竞赛的作用、教学需要等角度出发,讨论了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游戏与运动竞赛安排的必要性、合理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体育游戏的发展,是当前体育教育的热门话题。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学生的体质不但能够加强,提高免疫力,还可以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技能。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体育游戏,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高效开展。本文指出了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使学生的性格更加开明,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将体育游戏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是当前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还就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郑铁军 《精武》2012,(35):46-47
体育教学是中专教育教学中的基础科目,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学习过程中的相关压力,增强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对于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动,将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积极性,丰富课堂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游戏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动展开分析和论述,指出了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了合理的运用措施,希望对于中专体育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鲞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排球运动是大、中、小学学生普遍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但由于排球运动受场地、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在学校的开展也多是利用体育课的时间。由于学生对排球接触较少,所以绝大部分学生排球技术较差。垫球是排球运动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掌握垫球的基本技术和要领对提高排球实战水平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广泛的适应性,在全面倡导快乐体育教学的今天,把体育游戏融入排球的垫球技术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视角。1.自垫计数游戏方法:将参加游戏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各队…  相似文献   

20.
《湖北体育科技》2017,(11):1014-1016
目的探讨体育游戏教学形式、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利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体育游戏教学情况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体育游戏教学形式包括课前准备、热身活动、运动技术、运动战术、身体素质、生理恢复、心理恢复游戏七种基本形式。体育游戏在教学中需准确把握四大原则:教育性与主体性原则、健体性与娱乐性原则、多样性与针对性原则、竞争性与公平性原则。体育游戏教学实践中应注意认识性、适应性、组织性、评价性等相关问题的合理解释和准确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