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Web预取技术是减少网络延迟,提高服务质量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利用Zipf第一定律和Zipf第二定律建立Web对象访问流行度模型.对于访问频率较高的Web对象,利用Zipf第一定律建模;而对于访问频率较低的Web对象,则使用Zipf第二定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2.
Web预取技术是减少网络延迟,提高服务质量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该文分别利用Zipf第一法则和第二法则分别对Web高频率区对象和低频区对象建立访问流行度模型,进而提出一种新的预测模型Zipf-basedPPM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除继承了传统PPM模型简单易实现的特点外,在案缩减模型的规模的同时预测精度也显著提高,并且控制了由预取引起的网络流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加速Web访问的方法-Web缓存技术,并且对基Linux下如何实现Web缓存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Web挖掘和Web预取的基础上,利用Markov模型和序列模式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个Web预取模型,对请求命中率和字节命中率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系统编程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模块结构、数据结构以及选用的算法等,并在真实数据上进行实验,给出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Web服务日益成为异构网络环境下的主流分布式计算模式.基于XML的数据传输格式在给Web服务带来跨平台性、松散耦合和良好的互操作性等优点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性能.Web服务的性能成为决定其是否能进一步得到更加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分析Web服务性能的基础之上,针对Web服务的额外性能开销问题,以.NET平台为例,提出了使用缓存技术、SOAP压缩技术和异步Web技术等策略实现Web服务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Web是一种基于超文本和HTTP的全球性分布式图形信息系统,其内部的网页数据具有海量化、动态化、交互化的特点,在DNS缓存时容易发生网络路由跳来跳去、网络大数据包传输频繁、加载速度慢、用户流量高等问题。为减少网络传输,提高页面内容展示速度,节约带宽,提升用户体验感,引入边缘计算提出一种新的Web缓存替换策略算法,联合优化Web缓存效果。将5G基站与边缘计算融合,建立移动本地缓存模型,定义关联的边缘设备,去中心化Web缓存边缘节点,降低网络拥堵,减少流量和资源浪费。采用PageRank算法,整合边缘节点,建立DNS缓存,提高浏览器本地缓存映射效果,降低Web访问代价。通过增强边缘节点自治能力,提高Http协议头控制效果,优化Web效益属性。通过仿真测试证明所提算法能有效降低网络拥堵,提高缓存数据完整性,确保带宽指标结果,为给用户带来极佳的页面展示体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通常Web服务器能够对静态资源进行缓存设置,对动态资源无能为力。而动态网站在当今的Web应用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基于HTTP协议原理,实现了一种动态Web资源缓存机制,该机制具有应用效率上的高效性以及实现上的简单性,适用于任何基于HTTP协议的Web应用系统和网站。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Ajax技术实现异步传输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服务器缓存技术实现步骤和方法.研究了Ajax及缓存技术在WebGIS中的开发过程.这两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WebGIS应用中Web服务器的带宽压力,明显缩短WebGIS应用的响应时间,提高用户体验度.对推广WebGIS的应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当前的几种常用Web测试生成技术,提出了基于爬虫的Web测试生成技术,设计并实现了Web测试生成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动化完成爬取目标Web应用、处理分析爬取结果、生成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的功能,并且系统执行过程中输出的分析结果和测试用例可以被其他相关系统如测试覆盖分析系统利用。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Web服务的中,基于关键词的Web服务匹配缺乏语义支持,搜索效率低.语义Web技术与Web服务的结合,开辟了语义Web服务的研究领域,本文以所提出的匹配策略为主线,围绕语义Web服务层次松弛匹配机制,依次展开服务类别、服务文本描述、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四个层次的匹配研究,实现了从语法相似度、语义相似度和QoS相似度上对Web服务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网络社会,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时也给写作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写作成为一种时尚的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Web3.0:挑战传统网络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学习的普及,学习者对网络学习平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基于Web2.0建立的网络平台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学习者的需求。Web3.0的出现以及它在网络学习方面所表现出的强大优势给传统的网络学习带来了新契机。  相似文献   

13.
由于Web1.0技术的局限,使基于Web1.0的网络课程存在着诸多不足,诸如缺乏科学有效的人际交互的设计,指导、监控学习过程的学习活动设计较少,学习评价与反馈设计简单化等。随着Web2.0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其在网络课程建设中的优势越来越被学者们认同,Web2.0的理念、技术和应用为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为网络课程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Web1.0使我们的学习走进了数字化,通过互联网来解决问题,搜集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是一种面向Web的学习。Web2.0使我们可以发布自己的问题和计算机进行互动,主要体现的是一种交互式学习,是一种与Web的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Web3.0是Web的一种个性化、服务性的推送学习,是一种在用Web的智能化的自适应个性化的学习平台。互联网的技术进步必将改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b的多媒体CAI课件是多媒体CAI课件与Web技术的结合。本文通过基于网络的《高等数学》中的教学课件实例,对基于Web的多媒体CAI课件优化原则和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美国霜堡州立大学一个基于Web的远程化学实验室的构成及案例,并分析其特点,由此阐述远程化学实验室的建立对教育平等、实验室资源共享及实验安全方面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分析了高等院校设立毕业生就业网站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个高性能、动态毕业生就业网站的设计方案及关键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的学习自测评价系统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门。简单介绍学习自测评价系统体系结构和功能的设计、实现方式以及学习自测评价系统的优点,并对系统主要模块的代码进行详述。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基于Web的网络考试系统设计过程,同时对系统的设计目标、总体结构、设计思想和功能等进行了详细说明.该系统可以为实现标准化考试和客观评价教学效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的光学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人工智能中知识推理机制及计算机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光学实验平台.该平台具有自主性、指导性、实时性、易扩充的特点.光学实验平台的开发满足了个性化实验的需要,达到了设计实验的目的,同时为其他类型网上虚拟实验平台的开发提供了技术途径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