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赏诗歌要运用联想手段,这好似给诗歌插上了翅膀。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定向联想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相关联想能力,最后要培养学生的相似联想能力。  相似文献   

2.
胡晓英 《科教文汇》2008,(31):152-154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科学运用联想思维展开单元中心话题、拓展阅读材料标题、呈现新知识和复习系列知识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运用联想思维进行英语教学有利于高中英语新课程目标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胡晓英 《科教文汇》2008,(11):152-154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科学运用联想思维展开单元中心话题、拓展阅读材料标题、呈现新知识和复习系列知识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运用联想思维进行英语教学有利于高中英语新课程目标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周清婵 《科教文汇》2010,(18):108-109
充分挖掘中职教学教材资源,努力培养中职学生数学联想能力,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为中职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施玲  郭晓稚 《科教文汇》2013,(25):67-68
由学生的一份化学实验预习报告所引起的思考。通过对验证性实验、成熟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的设问、联想、改革,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通过阅读积累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想象,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想象是创做的初始,联想则是创作的助动力。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由学生的一份化学实验预习报告所引起的思考。通过对验证性实验、成熟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的设问、联想、改革,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通过阅读积累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想象,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这是数学教学能力培养的核心所在,直接决定着学生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首先,重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的基础。其次,双基的有效训练是培养能力的载体。再次,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类比、联想是提高学生猜想能力的关键。最后,让学生在质疑与验证中品尝猜想能力提升的成功喜悦。  相似文献   

9.
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无限,但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为了能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采用多种联想方法去巩固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范晖  涂惠 《科教文汇》2011,(3):116-116,138
本文通过反思传统的实验教学,着重对提高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临床动手能力为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医学生分析问题及逻辑、联想、创新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系统论述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的能力的培养、重点论述了对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一、给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发散思维是从不同方向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探讨问题解决的各种可能的途径,会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二、激励学生“联想、猜想”联想是由来源材料分化多种因素,形成的发散思维的中间环节。善于联想,就是有助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解题技能的基本指导,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联想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他们对“联想”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实际上,丰富的联想能力,能够让学生快捷地找到解题方法能够让学生更简单地解决数学问题。本文以下面几个具体实例,谈谈联想  相似文献   

14.
杨娥英 《科教文汇》2008,(34):175-175
为了克服教学中的一些记忆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引入了联想记忆。实践证明,联想记忆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使教学过程极大地简化与生动化,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相似文献   

15.
联想教学法及模式由一事物而想到相关联的另一事物、由一概念而想到相关联的另一概念的思维过程叫联想。从联想的结果分析,通过联想,产生了新的事物(成果)。从联想的过程分析,联想就是把已经感知的事物与需要解决的事物联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仅仅传授知识,而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诱发学生想到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事物,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联想教学法就是在传授知识时,诱导学生由某一已知事物想到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事物,从而萌发创新意识的一种用以培养联想思维的教学方法。联想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原型)…  相似文献   

16.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大胆猜测、广泛联想,突破常规,尽可能独立地发现新事物。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印玉娟 《科教文汇》2009,(3):140-140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大胆猜测、广泛联想,突破常规,尽可能独立地发现新事物。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臧守征 《科教文汇》2010,(9):78-78,98
培养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理解和联想记忆,把握数学现象中的规律性,学会化抽象为形象,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在教授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到课堂积极引导、创设情境条件,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启迪学生感知音乐的思维灵活性,以及提高学生音乐思维想象力和创造演绎精神,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广度。最重要的是,老师应深刻认识到音乐教育的意义所在,音乐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也是学校进行德育美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初中音乐课程教学实践情况,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进行了实践探析。  相似文献   

20.
当人们看到某一些特殊事物时,总能联想到一些与此相类似的其他事物来.解答数学题时,也常碰到类似情形.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能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联想思维,那么对开拓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