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离婚对于父母来说,也许是痛苦的结束,但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教师和家长应对此高度重视,在心理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使他们也能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重度抑郁症通常发病于青少年.心理专家称,孩子缺少关怀或者获得的关怀过多,都有可能导致儿童抑郁症.目前儿童抑郁症患者主要是6至12岁的孩子,儿童抑郁症主要来源于孩子童年的精神创伤,包括来自父母、家庭、社会环境及自我成长等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人文关怀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它要求父母要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理性施爱,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4.
父母要自我觉醒和认知,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手段影响孩子,教育子女,父母要时时关注自己的言行,不能有丝毫的懈息,要经常反躬自问,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是父母与孩子及家庭保持和谐、健康成长的前提.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教育至关重要.父母与孩子除了亲子关系以外还是指导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家长要具备老师的素质和应负的责任.父母更重要的是牵着孩子的手,与孩子一起慢慢成长.而不是生硬的"管教"和"必须"式的命令,或一味的溺爱,这样都会伤害孩子.  相似文献   

5.
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作为美德的关怀,而父母不恰当的关怀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成长与发展。内尔·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主张一种新的关怀方式——作为关系的关怀。父母构建作为关系的关怀,需要尊重和认可孩子"明示的需要",与孩子平等对话并慎重对待"推断出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父母的行为,每天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但是,父母有对孩子影响最好的行为,也有对孩子影响最坏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最好的行为,可以引导  相似文献   

7.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产生与父母一种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这种现象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孩子普遍存在的,但它毕竟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如果一个人说话办事常常由逆反心理支配着,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病态,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对什么事都看不惯,最终将会丧失对事业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严重妨碍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因此必须引起…  相似文献   

8.
《内海的女人》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托马斯·肯尼利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主角凯特在经历了儿女丧生于火海的事故之后,向澳大利亚西部出发并踏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途中,凯特表现出的种种反常行为引人深思,体现在对自身以及对外部事物的反常行为。该文旨在从弗洛伊德有关潜意识的角度出发,探讨凯特的反常行为与潜意识里孩子丧生于火海的创伤的紧密联系。该文得出的结论是凯特的反常行为正是其潜意识里割舍不下的爱子情愫的再现。  相似文献   

9.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用心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悉心关怀.班主任和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学习.随着新课程、新理念的不断深入,作为班主任,怎样与家长沟通,以促进双方的联系?在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圣洁的亲情     
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关怀照顾。是父母张开双臂迎接我们呱呱落地,是父母敞开胸怀哺育我们健康成长。可以说,在每个孩子的身上,都凝聚了父母无尽的心血,圣洁的亲情。  相似文献   

11.
李阳 《辽宁教育》2004,(3):34-35
二、以不同的方式关注孩子的语文学习●多数家长经常关注孩子的语文学习现在的中国,在城市中小学读书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日常又多半与父母单独生活在一起,在这种被称为“核心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要么能够充分得到父母的关怀,要么由于父母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而遭遇冷落和疏忽。但家长给予孩子的无论是关怀还是冷遇,都能在孩子的学习上突出地表现出来。每个做父母的,对学校课程的设置,对各门学科的了解,对自己孩子的期待是不一样的,那么,他对各门学科的重视程度及辅导力度也不可能一样。我们想要知道的是,家长们对孩子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2.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之一,《人间天堂》是他的第一部小说。小说主人公艾莫瑞的生活中出现过5个女人,但最后都无弃而终,这背后潜藏的真正原因其实就是俄狄浦斯情结。本文以艾莫瑞的成长环境为基础,从父母形象、父母关系和母子关系方面,结合小说情节对艾莫瑞的恋母情结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是母亲的过分宠爱和干预导致了艾莫瑞未能适时摆脱恋母情结。  相似文献   

13.
家长对孩子学琴状态、兴趣的形成与稳定起着助教作用和维系作用甚至是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孩子弹奏中的每一个进步,都与父母积极参与密不可分,父母的教育态度、方法也都与孩子学琴的状态、情绪息息相关。父母可以激发孩子不同层次的需要,让孩子每天喜欢弹琴。父母们有必要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去考虑自己的策略,而不应该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的行为;有必要关注自身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学习环境,与孩子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爱与被爱     
我们在幼儿园、中小学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只要求父母关心、爱护、理解自己,而不想也不会去关心和爱护自己的父母。这是个令父母伤心、让社会担忧的问题。 把一个孩子抚育成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母亲要把自身之物给予正在体内成长的胚胎,之后是营养、乳汁、体温、关怀……对于孩子来说,母亲就是温暖,就是食物,就是安全和愉悦。孩子的弱小无助和母亲全身心的照顾和保护,使孩子感受到的几乎全是“我被爱”、“我被照顾”。随着孩子一天天成长,许多父母和孩子都  相似文献   

15.
八月,夏秋交集,既有夏日的闷热,也时有凉风袭来,这是这个时节独有的物语.正如此时节,家庭教育也在经受着这样的双重洗礼. 在组本期稿子时,贵州毕节四童自杀的悲情正深深刺痛着每一个人的心.四个孩子中最年长的哥哥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他带领三个妹妹决绝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生活上,他们有房住、有饭吃、有钱花,到底是什么使这位哥哥如此绝望?了解了他们的成长过程后会发现,四个孩子的精神和心灵极度缺乏关爱和呵护,因而他们难以在被爱中形成对自我生命的认同与肯定.生命源自父母,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更需要父母爱的滋养,除了物质的满足,父母还应该给予孩子哪些爱呢?  相似文献   

16.
不变的爱     
[设计理念] 现在,离异家庭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离异家族成长.过去陈旧的观念认为,离异家庭的孩子遭受到的心理创伤会大于非离异家庭的孩子,孩子也会受到这些言论的影响,认为父母让自己成为离异的受害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一个充满争吵的家庭比离异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更大.离异后的双方如果都能对孩子倾注足够的爱,让孩子认识到父母离婚只是因为父母之间存在着婚姻上的问题,但不影响父母对他的爱,就会让孩子慢慢解开受害者情结,受到的创伤也会减小很多.本剧中离异家庭的孩子小敏正是在跟父亲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父亲的爱,才从原来的怨恨父亲开始慢慢向着理解父亲转化.  相似文献   

17.
杨彪 《贵州教育》2013,(16):15-16
从教十余年,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的成长可谓是千姿百态,有的是父母成天陪伴,寸步不离;有的是父母为生活奔波而远离家乡,他们常年与父母连见面都难,更不要说受家庭教育了。这些都是班上学生成长轨迹千姿百态的原因。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及工作生活节奏的步伐加快,让更多的孩子留守农村,如此一来,导致学生的情绪焦虑、  相似文献   

18.
左翼小说构成了20世纪30年代小说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价值的.左翼小说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主义关照.这种人文关怀在20世纪30年代左翼创作中往往外化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把山水化为作家的关怀和思考的代言人.在体材上则更容易选择速写体和讽刺,在左翼小说的创作中这两种手法的广泛应用正体现了左翼作家深刻的哲理思考,隐含着左翼作家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研究使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行为表现问卷,对四省市分层随机抽取的500名中学生进行了测评,对典型案例进行了个案分析辅助研究,同时使用个案法进行辅助研究,以探讨中学生偏激行为与家庭教育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教育方式是主要的影响中学生偏激行为的因素,父母的关爱、温暖理解能促进孩子行为的正常养成,而过度保护、过度偏爱、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因素会导致孩子的偏激行为.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结构、政府政策等因素通过影响家庭教育方式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养成.  相似文献   

20.
刍议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饱受利益和价值多元化的干扰,导致价值取向的混乱。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称道于世界,把人文关怀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每个人的行为之中,以提高国民的全面发展,克服高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和作用,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对传统人文精神的批判继承,将富于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当代中国的人文关怀之中,发挥人文关怀在人与社会全面而协调发展中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