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中西方国家因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不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而引起的非语言交际失误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2.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人们对非语言行为的忽视或非语言行为的使用失误,常常会导致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失败。因此,掌握中西在非语言体系方面的区别可以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本文从分析麦当劳某则广告入手,深入至中西方在非语言交际体系方面的差异,得出几条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学家伯德惠斯特尔(Rayl Birdwhistell)曾对同一文化系统中的人在对话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中的30%左右。西方学者所作的这些调查和统计数字表明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或者说,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认清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和文化对非语言交际的影响,才能找到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克服策略,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因中西化的差异,在问候语、民情、风俗、姓名顺序,称谓以及非语言行为等方面,中西方的表达各有特色,如果不了解中西方化差异,就无法进行跨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非言语行为交际为语言交际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人们在交际中,往往只注重语言交际,而忽略非言语行为交际作为信息传递途径的重要地位。列举很多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中存在差异的例子,讨论非语言行为交际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重要性,提醒人们重视非语言行为交际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类交际分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外语教学也应该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能力上下功夫。故而,本文着重讨论非语言交际的作用、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中意义上的差异以及在外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即:注意文化差异,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与目的语相一致的非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非语言行为与言语行为一样,在表达思想时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中英文化的巨大差异,非言语交际行为也存在着大量的差异。通过比较中英双方非语言交际活动中常见的交际礼俗,对比了中英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交际分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中西方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文化冲突,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探讨中西方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中的差异,避免文化冲突,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非语言行为是人类交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人类际中起教语言交际无法替代的作用。本讨论了非语言交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段三伏  李波 《中国教师》2009,(Z1):76-77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而体态语(body language)是非语言交际中最丰富的一种。在不同文化中,身势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社会文化不仅制约着人们的语言交际行为,也制约着人们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中西文化在非语言交际中也存在不小差异,其中所蕴涵的社会文化内涵同样不可忽视。但在现行的外语文化教学中几乎没有它的地位。为达到和谐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不仅应教学生掌握目的语的语言交际体系,还必须引导学生了解目的语的非语言交际体系。本文就如何进行非语言交际的教学作了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非言语行为交际为语言交际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人们在交际中,往往只注重语言交际,而忽略非言语行为交际作为信息传递途径的重要地位。列举很多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中存在差异的例子,讨论非语言行为交际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重要性,提醒人们重视非语言行为交际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无时不在,无所不在。民族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就有可能反映不同的文化特性。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教会学生注意非语言交际行为,避免引起文化误解和交际障碍在外语口语教学中是尤为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至关重要,对语言交际起到特殊的辅助作用.中西文化中非语言交际行为有很大的差异,对此进行研究后得到的启示是: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增强非语言行为意识,提高教学效率;要增强教师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非言语行为交际为语言交际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人们在交际中,往往只注重语言交际,而忽略非言语行为交际作为信息传递途径的重要地位.列举很多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中存在差异的例子,讨论非语言行为交际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重要性,提醒人们重视非语言行为交际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问候语、民情、风俗、姓名顺序、称谓以及非语言行为等方面,中西方的表达各有特色。如果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就无法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在中日商务活动中,日本人经常会表现出非语言交际行为,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针对这种现象,从体态语和副语言两个方面分析中日商务活动中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差异,并从日本人非语言交际的行为特征、文化成因对日本人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文化解读,有利于减少中日交际误解和摩擦,保证中日商务活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跨化交际能力。我国传统英语教学由于忽视对学生跨化差异意识的培养,导致其跨化交际能力普遍较低。提高学生跨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包括:重视词汇蕴涵的化差并,加强课堂教学对非语言交际的引入及注意中西方化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差异。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交际方式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而英语教学正是要通过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来完成。本文重点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非语言交际行为及手段,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非语言行为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意识,以更好地运用于跨文化交际中。  相似文献   

19.
人类学家伯德惠斯特尔(Rayl Birdwhistell)曾对同一文化系统中的人在对话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中的30%左右。西方学者所作的这些调查和统计数字表明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或者说,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认清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和文化对非语言交际的影响,才能找到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克服策略,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中外学者给“非语言交际”下了不少的定义,有的非常简单,如“非语言交际是不通过言辞传递的信息”或“非…  相似文献   

20.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1]萨莫瓦尔说:"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时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2]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多人往往重视语言的正确运用,而忽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导致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频频发生。实际上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它的差异比语言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还要严重。根据毕继万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将非语言交际粗略地分成四大类:1)体态语;2)副语言;3)客体语;4)环境语,本文试从手势语、眼神交流、体触行为等方面研究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减少由此导致的文化差异的干扰,以促进人们之间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