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元江因远白族群落,历史上传承着利用每年的冬春农闲季节到东南亚国家经商的活动,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元江因远白族"儒商"文化。这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对促进元江白族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中都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对这些德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团结。本文以云南大理的白族为例,对白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白族传统文化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对其传统文化中如住宅、服饰、饮食、婚俗、禁忌、宗教、丧葬、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进行挖掘,同时在对白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发现传承意识淡薄、研究视野较为狭窄、"传统文化过时论"蔓延、标准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要求脱节等是制约白族文化中德育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9):F0002-F0002,F0003
元江羊街乡位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南部,是哈尼族聚居地之一。棕扇舞是元江羊街乡哈尼族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主要出现于哈尼族丧葬仪式和节庆民俗活动中,是哈尼族群众表达精神寄托与审美理想的传统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4.
元江羊街乡位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南部,是哈尼族聚居地之一。棕扇舞是元江羊街乡哈尼族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主要出现于哈尼族丧葬仪式和节庆民俗活动中,是哈尼族群众表达精神寄托与  相似文献   

5.
景颇族为年老的死者所举行的丧葬仪式,是最能够体现其原始宗教文化的基本仪式之一。运用调查的方式,对丧葬祭祀仪式和送魂仪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景颇族原始宗教仪式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6.
南涧彝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在一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积淀下来特殊的丧葬礼俗,以民族审美文化的角度关照其丧葬礼俗中的审美意蕴,其礼俗在程序上显示出了严整美,在仪式上显示出了神秘美、在内涵上显示出了伦理美,其中融入了该民族对死亡的豁然视域以及对生命的美好祈祝。  相似文献   

7.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6):F0002-F0002,F0003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特征元江因远镇白族聚居区域虽有三个高山平坝,但面积狭小,人均耕地不过1亩,且水冷地瘦,只能种植一发水稻,精耕细作风调雨顺,可勉强糊口。  相似文献   

8.
在元江县民族中学教学工作期间,我对全县的英语教学现状作了一番调查,兹将调查所得整理如下:一、英语教学的社会历史背景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地处玉溪地区南部;全县总面积为二千八百五十八平方公里。其中,高寒山区和半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8%,元江两岸的江谷盆地仅占全县总面积的2%。元江县是多民族聚居县,县内生息着哈尼族、彝族、傣族、汉族、白族、拉祜族、苗族和回族及少数山苏族等九个民族。全县总人口为169877人,其中,三个自治民族的人口为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文化中,葬礼是人生四大礼仪之一,葬礼是死者无法亲验的习俗内容,它体现的内容不仅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孝道和仪式,而且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本文选取的河南省新郑市的丧葬习俗,意在通过丧葬的仪式来探究内涵的宗教因素,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白族宗教信仰是多神灵崇拜,但以本主信仰最为独特。白族宗教信仰与其传统体育文化关系密切,它对白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式、内容及其民族化都有很大影响,从而使白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1.
本主崇拜与白族传统体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族本主崇拜是其宗教信仰的主要形式,而白族传统体育活动与其宗教信仰关系密切。通过分析、论证白族本主崇拜与白族传统体育活动间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的联系,揭示白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白族传统体育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2.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特征元江因远镇白族聚居区域虽有三个高山平坝,但面积狭小,人均耕地不过1亩,且水冷地瘦,只能种植一发水稻,精耕细作风调雨顺,可勉强糊口。勤劳聪慧的白族先民,就利用生身之地与周边国家邻近的国际环境和条件,采取农商并重、半农半商,既不违农时,也可保赚钱摆脱贫困的生财之道,远去异国他乡经商聚财以扭转吃穿还不能自给自足,以及居住条件、接受文化教育的  相似文献   

13.
丧葬是人生礼仪中最后也是最隆重繁琐的一项,中国人事死如事生的传统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学人对此多有探论,或显其民俗事象,或掘其礼俗源流,或释其文化内涵,其中不乏力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池州市贵池区晏塘镇的丧葬乡俗为个案,展示其民俗质民俗素,尝试揭示其地方特色,古礼遗痕,信仰底蕴.探讨这些对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明乡风的养成规律必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丧葬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丧葬的本来意义和分类的概述,论述了丧葬在人类文明史上的意义。但是,由于丧葬文化发展的误区,违背了丧葬的本来意义,这种不良发展已损害我们“两个文明”的建设,倡导改革这一陋习,移风易俗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5.
清代丧葬习俗的交融让满汉文化在互相碰撞、吸收的过程中保存着各自的特点,最终形成了多元化的丧葬习俗.通过满族丧葬习俗的形式、礼仪、陵墓等的发展演变,浅析清代满族丧葬习俗中所体现的满汉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16.
“夫妻合葬”是唐代社会一种广为流行的丧葬习俗。“夫妻合葬”习俗所蕴藏的性别文化内涵在于“妻从夫葬”,这是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在丧葬礼俗文化中的反映。在唐代“夫妻合葬”习俗中,“妻从夫葬”居主导地位,但“夫从妻葬”的合葬形式亦不乏其例。究其原因,与唐代社会开放、唐人礼法观念较松弛以及女性地位较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因为丧葬仪式是根据一个地区或是民族的宗教信仰以及居民的价值观、生死观举行的,所以在不同地区就会有不同的传统丧葬仪式。本文以对比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人们对待丧葬的态度、处理方式、对死者缅怀形式以及丧葬仪式的不同,对中西方文化的生死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白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其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及其表现形式适合于各个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的群众参与。因此,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在多元文化中不断创新和调适,使白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分别从白族的尚白、尚水、尚地、尚母等文化现象出发,考察白族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心理健康思想。白族文化不仅重视个体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而且还重视和谐环境的创建,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相符。  相似文献   

20.
白族民间的"孝"文化是白族社会与文化自身发展的结果,更是汉文化强力影响与渗透的产物.白族民间"孝"文化的繁荣既形象地揭示了白族文化的开放性与兼容性,也生动地展现了外来文化与某一民族的社会和文化传统契合时文化传播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