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视娱乐化已成为当今一大趋势,成功的电视娱乐节目可以让人耳目一新,上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创办的《综艺大观》、《正大综艺》、《艺苑风景线》曾让无数观众激动不已。之后从中央台到各地方台,娱乐节目铺天盖地,层出不穷,吸引无数观众的眼球。尤其是近几年来,真人秀节目日益风行,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和江苏卫视《绝对唱响》为代表,掀起了电视节目娱乐化的狂潮。  相似文献   

2.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湖南电视台《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的亮相和光线传媒《中国娱乐报道》的推出,各色娱乐节目在全国各地开花。时至今日,曾经一度火爆的电视娱乐节目,已日渐步入尴尬境地.观众越来越对每天电视机里泛滥成灾的电视娱乐节目大倒胃口,节目形式单一、主持人相互的克隆模仿、内容的匮乏庸俗.是掌声过后人们给予电视娱乐节目最多的评语,但从媒介伦理学角度对娱乐节目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几乎很少见。  相似文献   

3.
郭弘董健 《传媒》2014,(3):41-43
正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电视娱乐节目除了发挥娱乐功能之外,还应注重人文关怀。本文以湖南卫视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例,针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现实情况,梳理《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亮点,思考收视成功背后的原因,分析如今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现状及推动力,以期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开拓新思路。《爸爸去哪儿》节目创作背景在现如今的电视荧屏上,多元而深入的竞争迫使电视娱乐节目"娱  相似文献   

4.
张石玲 《视听界》2007,(5):24-26
追溯过往的20多年,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以下简称“娱乐节目”)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从最初以《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表演阶段,到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参与、娱乐阶段,演变到以《开心辞典》、《幸运52》等为代表的益智博彩阶段,再到近两年以《超级女声》、《我型我秀》为代表的电视选秀和大众狂欢风潮,这一次次向娱乐化的转向使中国电视逐渐释放出了娱乐的能量,电视受众的心理也经历了一次次前所未有的“洗礼”。  相似文献   

5.
追溯过往的20多年,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以下简称"娱乐节目")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从最初以《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表演阶段,到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参与、娱乐  相似文献   

6.
从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电视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倾向明显,不仅娱乐节目在质和量上都泛滥开来,娱乐节目遍地开花,甚至新闻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势头.当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选秀类节目余热未减,《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中国达人秀》等节目又开始炙手可热,电视在娱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电视媒介娱乐化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当前媒体普遍的娱乐化倾向?我们是否会像波兹曼所说的那样,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相似文献   

7.
从《梦想合唱团》开始,电视娱乐公益节目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备受关注。《梦想星搭档》作为央视娱乐公益节目的第二季,延续了前期的节目构成,将公益和娱乐更进一步融合。本文以《梦想星搭档》为例,试图阐述电视公益娱乐节目的传播策略,希望能为电视公益和电视娱乐的结合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娱乐节目作为电视节目最活跃的节目形式之一,以娱乐大众作为节目主要卖点,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但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接收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上《奇葩说》《吐槽大会》《火星情报局》等网络综艺节目的纷纷崛起,电视娱乐节目的收视率开始出现下滑趋势,面临更加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本文主要从电视娱乐节目的节目定位、内容创新、传播渠道、营销手段四个方面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工作者提高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力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李岩 《记者摇篮》2012,(10):35-36
纵观当下电视节目收视率,除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就非娱乐节目莫属。无论从收视率来讲还是从节目形态的多样性趣味性来讲,娱乐节目都是最被受众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电视娱乐节目对一家电视台甚至是整个电视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俨然已成为卫视之战中的核心竞争力。一、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与现状1.电视娱乐节目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以1990年3月14日的《综艺大观》为开端的表演类综艺晚会时期,观众以纯欣赏的角度看节目;以1996年开播的《快乐大本营》和1999年开播的《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游戏娱乐时期,观众可以参与到其中进行游戏、竞技、表演、搞笑等等;  相似文献   

10.
娱乐节目是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品种,电视研究人员曾将电视节目分为娱乐类、信息类、教育类、艺术类、少儿类等几种类型。在国内,对娱乐节目虽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认识,但该类节目却日益受到媒介人员的重视。1998年,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掀起了电视娱乐节目的一个高潮,而且广告效果极好,而今,就是在《快乐大本营》的发源地湖南,一个省里参与娱乐大战的电视节目竟有十几个之多。由此,深入思考电视娱乐节目带来的轰动效应及其面临的竞争环境,对娱乐节目今后的发展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电视娱乐…  相似文献   

11.
张东美 《新闻界》2014,(3):30-32
中国电视娱乐形态历经演变,从唱堂会的综艺晚会到面向草根的电视选秀,再到明星们的竞赛与对决,电视文艺的娱乐理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电视娱乐节目也从最初的塑造明星权威转变为消解明星权威:从《超级女声》、《中国达人秀》等平民选秀节目把草根瞬时打造成明星,再到《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把传统明星从神坛拉回现实,电视娱乐的理念已经从消费娱乐变为消费明星。然而,明星权威的消解并非娱乐权威的消解,消解明星权威也并不预示着娱乐霸权的削弱。这只是娱乐理念新的发展阶段,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全民娱乐新一轮的狂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国电视娱乐综艺节目的流变背景切入,分析了当前电视大片时代消费化、市场化、娱乐化的特点,指出《中国梦想秀》在顶层设计下,以弘扬社会主流价值为核心,创新表现手法的姿态成为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全新范本。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晚会时期、娱乐时期、竞猜时期、真人秀时期四个时期①。从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栏目的  相似文献   

14.
曹刚 《新闻界》2005,(5):107-108
2003年6月,曾在中国电视界掀起娱乐风暴的湖南卫视以一档《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吹响了娱乐平民化的号角,真人秀节目正式登场,“百姓+生活游戏”成为新的电视娱乐节目模式。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湖南卫视的《谁是英雄》和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等都走了真人秀这条路,把普通人包装成电视娱乐栏目的主角,正在成为一种电视时尚。现在,综艺娱乐节目不再只是明星、名人的秀场,平民百姓、普通观众也参与到娱乐:节目中去,甚至担当主角。江苏电视台综艺频道的名牌娱乐节目《非常周末》把镜头对准4、5岁的儿童,在“无敌小宝贝”板块中小朋友们稚…  相似文献   

15.
宋永琴  刘萍 《新闻界》2008,(2):95-97
本文从娱乐传播理念入手,把脉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生产实践,探讨电视娱乐文化编码及视觉设计的缺失,由此构建电视娱乐节目"新生态",促动娱乐与人、娱乐与文化的深层和谐。  相似文献   

16.
电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娱乐节目的出现更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2001年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娱乐节目刮起了一股“娱乐旋风”,并且随着这两年来其他卫视台的一些节目的开播,这股风越来越泛娱乐化.2011年10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俗称“限娱令”),对过度娱乐化的电视娱乐节目实施调控,这一意见的出台再次激起了人们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选秀节目近年来不断花样翻新,占据着娱乐荧屏的主流.虽然时常背负着节目娱乐化的批评,但《超级女声》、《中国达人秀》、《红歌会》等平民选秀类节目,依然赢得掌声如潮,成为当前电视娱乐的标杆.惊涛拍岸之际,大众传媒如何面对呼啸而来的全民娱乐总动员时代?受众: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当代娱乐节目的历史可追溯到1990年3月央视《综艺大观》的开播.1996年,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一炮打响,成功引爆电视娱乐节目狂潮,“快乐哲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相似文献   

18.
电视娱乐节目,即“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①如今,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电视媒体在“娱乐至上”的理念指引下,着力打造了诸如“电视歌唱真人秀”“电视综艺娱乐晚会”“电视文化脱口秀”等类别多样且具有品牌号召力的娱乐节目.比如:湖南卫视近年来着力打造的电视歌唱真人秀《我是歌手》、电视亲子户外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推出的电视音乐评论类节目《中国好声音》,东方卫视推出的综艺选秀类竞技节目《中国达人秀》等.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娱乐节目形式多样,发展很快,但面临文化内涵缺失的困境。娱乐节目制作者应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业务水平,将娱乐节目的文化内涵建设作为己任,使娱乐节目在发挥娱乐功能的同时,发挥认知、教育、审美功能,给观众营造一个高品位的电视文化环境,使我国娱乐节目更健康地发展,使整个电视产业保持更持久的活力。本文以《年代秀》为例,从娱乐节目的知识性、时代性、审美性、人文关怀、本土化改造五个方面提出提升娱乐节目文化内涵的策略。增强娱乐节目的知识性从《年代秀》的成功来看,提升娱乐节目文化内涵首先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国的娱乐节目一直因为其肤浅、浮躁而被人们所诟病。近几年来却出现了节目质量相对较高且符合大众审美规律的娱乐节目,由此拉开了娱乐节目转型的序幕。文章以三个省级电视台播出的娱乐节目为例分析浅娱乐时代的电视娱乐节目之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症结;着重分析了《中国好声音》为什么能成为时下比较成功的娱乐节目之原因。同时指出尊重大众审美娱乐规律,从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调整改变,到内容与形式审美性地融合为节目创意,这是我国当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