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莫虎 《神州学人》2002,(9):30-31
“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这是中国文学名著《水浒》楔子“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中对龙虎山的生动描绘。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郊20公里处,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整个景区约200多平方公里。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钟灵秀丽的碧水丹山、历  相似文献   

2.
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的历史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江西省贵溪市上清镇的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是“正一派”道教的祖庭,所以,龙虎山自西晋以来就成了道教的中心。正是由于龙虎山天师道在道教中的显赫地位,因而天师道音乐一直被尊为“正一”派的正宗道乐。作者分析了产生天师道音乐的宗教、历史、社会等背景,并从心理学的角度以及对道人的结构与素质的剖析等方面论述了天师道音乐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江西龙虎山     
虎山位于江西省贵溪市境内,是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我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对"中国道教第一山"——龙虎山最好的诠释。的确,龙虎山虽无泰山之雄  相似文献   

4.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鹰潭市效西南20公里处,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因东汉中叶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亦称第一代天师)在此炼丹,宣扬有青龙白虎环  相似文献   

5.
黄琼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128-131
从基本旋律、节奏、结构、调式等方面对留存和发展于龙虎山天师道音乐中弋阳腔音乐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试进一步将其与另一部分“上清腔”音乐进行对比,认为龙虎山天师道弋阳腔是道教音乐江西地方化的衍变。  相似文献   

6.
聂辽亮 《考试周刊》2014,(55):32-33
文章根据养生旅游及道教养生文化的相关理论,从资源、区位、政策、客源四个维度剖析龙虎山道教养生旅游开发的优势,指出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龙虎山道教养生旅游深度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连城道教经韵与客家山歌在旋法特点和衬词衬句方面的共同特点,探讨连城道教科仪音乐与客家山歌的关系,揭示出连城道教音乐具有与民间音乐紧密相关这一道教音乐所共有的特征;通过对连城与龙虎山天师道在科仪类型和内容、龙虎山"上清腔"经韵与连城道教经韵的典型旋律型的比较,表明连城道教科仪及其音乐与龙虎山天师道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8.
读陶公庙     
一南方是道教的故乡,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都是道教名山。但湖南却没有拿得出手的道教名胜,也没有道教史上众星捧月的名人。好不容易有一个吕洞宾在此出现,也是"三过岳阳人不识",只好在洞庭湖上飞来飞去。湖南对于道教的轻视,我一直不得其解,连留下两位得道仙人肉身的陶公庙,也不称为"观",而称之为庙,这是我完全想象  相似文献   

9.
一幅画,如果有奇特的构图,有与众不同的色调,有独到的意境,那么它一定会强烈地吸引众人的视线。而江西鹰潭市的龙虎山,则是画中极品,让人久久回味。站在龙虎山前,连绵起伏的山岭像是一道道波纹。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泸溪河旁的仙水岩,太阳暖暖地照着,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青的草,绿的叶,碧的水构成了龙虎山美丽的画卷,鲜艳的野花也欣欣向荣,真应了那句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我们坐上了像蛇一样的小木船,船里的皮垫子软软的,和沙发一样。船出发了,两岸青山向后“倒退”,真有“人在画中行,船在画中游”的感觉。船上的导游指着对岸说:“…  相似文献   

10.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随旅行团游览了风景名胜龙虎山。龙虎山是道教的发源地,原名叫云锦山。一下车,我们就被这里独特的风景吸引住了。我们首先来到正一观。粉墙红柱的道观古朴、庄严,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走进太上老君殿,只见太上老君高高在  相似文献   

11.
泸溪,因沅江而通四海,扼要津而接川湘,历史悠远,人文荟萃。 这里,爱国是个不老的话题。据《泸溪县志》记载,战国楚三闾大夫屈原、唐著名诗人王昌龄等都先后被放逐沅湘之间,溯沅江而上,驻足于今泸溪县城,并写下诸多诗句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相似文献   

12.
明初武当三丰派的实际创始人,元明间著名道士、技击家张三丰,名通,又名全一、玄玄,字君实,号三丰居士,以其《无根树丹词》——内丹理论与方法驰名于世,并开创了武当道教武术流派,被誉为武当道教之祖师.三丰于元季正宗二年三月初九(公元1247年4月6日)出生在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县西南.相传祖籍江西龙虎山.其人据《明史》载丰颀而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不修边幅,故又人称“邋遢”.他道术高超,寒暑只一纳,一蓑,斗米一餐而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能一日千里,能知往卜米,且游处无恒,或居穷山,或处井  相似文献   

13.
武当武术是以道教理论为基础的。武当武术的“拳法自然”、“拳法阴阳”、“守柔处雌”、“后发制人”等理论都源自道教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4.
江西是白玉蟾道教活动最为重要地区之一,他在龙虎山、庐山、西山、华盖山、閤皂山、武功山、麻姑山、盱江等地都下了足迹.白玉蟾在江西的活动,丰富和完善了他的道教理论与实践,同时也推动了江西道教的发展与进步.白玉蟾诚为江西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5.
滔滔沅江水,莽莽武陵山。在湖南省泸溪这块史称“南蛮盲肠”的弹丸之地,2300年前,屈原溯沅水而上,途径泸溪留下“朝发枉诸兮,暮宿辰阳”的历史足音和《涉江》这一千古绝唱,也叩开了这里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之门。当时代的巨轮驶向新的千年,在泸溪这块苗族、土家族聚居的热土上,一位名叫杨彩云的土家族女教师,用青春和执著铸成一串动人的音符在沅水江畔回荡……杨彩云是泸溪县洗溪学区附中一名英语教师。二十二年来,她一直默默地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誓言:为了教师的荣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二十二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在人生旅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述武当道教,系指以湖北武当山为本山,以崇奉武当“玄帝”为主要特征的道教教团。宋代以来,玄帝已成为民众普遍信仰尊崇的大神,故当忽必烈营建大都发现龟蛇时,就开始崇奉玄帝。元朝统一后,玄教宗师张留孙又积极向忽必烈引荐武当道土,所以,作为传说中玄帝修真飞升之地的武当山,就成了元朝皇帝“告天祝寿”的重要道场,成了与天师道本山——龙虎山齐名的道教圣地。元代在武当山传宗的主要是全真派和清微派,两派都尊  相似文献   

17.
时候已经是深冬,天气预报说气温要到零下,不是外出的好天气,我们一行却冒着严寒从南昌出发,去触摸道教圣地龙虎山神秘的面纱。因为龙虎山之行早就定下,即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又顺道游览名山胜景,可谓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8.
初夏登游百丈岩(泉州市永春蓬壶镇鹳山村境内),近山顶于水池侧摩崖上有朱熹题刻,字径约一米(附照)。百丈岩海拔999米,峰巅为始建于宋代的道教遗迹马氏庙,因马氏女修炼成仙而得名。该岩现为国家级AAA风景区,主要景点有农业观光果园、千年古柏、致云庵、公主殿、火山熔岩、向天烛等,自然与人文景观浑然天趣,置身其间,恍若梦幻仙境。朱熹青年时代为泉州同安县主簿(1153-1157),曾游永春,访考官蔡兹,县令黄、同年陈光,与名儒陈知柔盘桓时间最长,遗迹除环翠亭、仙洞山以外,近年牛姆林又发现“朱子古道”。青年朱熹有访禅问道之好,百丈岩“梦”字…  相似文献   

19.
皖赣山行     
朋星 《山东教育》2011,(10):58-58
2011年春。赴江西、安徽,登览道教名胜龙虎山、仙峰福地三清山、莲花佛国九华山。游观上饶、景德镇、婺源、九江。小诗纪行。  相似文献   

20.
老子与道教     
先秦的老子是道教的“教祖”,称“太上老君”,这在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似乎已成为无可疑义的定论。可是客观的真实的历史却向我们证明,老子和道教并没有内在的本质的必须联系。老子是哲学家,无神论者,而道教是宗教,是以崇拜神鬼,鼓吹迷信为主旨的宗教组织。所谓“教祖”、“太上老君”云云,只不过是后人,主要是道教宣传者们,出于道教本身的需要而强加在老子身上的。 一、老子是先秦诸子之一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巨大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