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专题解释】通过诵读《迷娘(之一)》,感受诗歌回环往复的声韵之美,体会其浓郁的抒情氛围,理解诗歌的意象特点,把握诗歌语言和情感的内在节奏,丰富审美感受。【预习任务】1.搜集资料,了解歌德生平。2.教师提供诵读技巧的资料,学生尝试对文本进行音读、意读、情读、美读。3.阅读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教师提供预习单),思考中西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和诗歌结构有哪些异同。  相似文献   

2.
<正>【专题解释】以本单元中四首外国诗歌《迷娘(之一)》《树和天空》《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为例,比较各自选用的意象,联系相应的地域情境,提炼不同的文本意境。在掌握诗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增进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预习任务】1.选取《迷娘(之一)》《树和天空》《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中的意象绘制到地图上的相应国家,通过搜集资料探究《迷娘(之一)》描绘的国家为何是(1),《致大海》所处的国家为何是(3)。  相似文献   

3.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作用。人教版新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3册阅读部分第一单元教学重点之一是感受、理解、品味诗歌的意象;第三单元教学重点之一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根据冉己的教学实践得知,学生对诗歌中的形象与意象、意象与意境往往含混不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内容(意象、意境)美、技巧美、形象美等四个角度为切入点,介绍探寻《诗经》之美的方法,即通过反复吟咏、创设情境和展开想象领略意境,细心地探究、体悟,多维度挖掘诗歌内涵等方式来体悟诗情。  相似文献   

5.
诗歌之美无处不在,对于诗歌的品读可以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本文试以《商山早行》为例,从诗歌的形式,语言,意象意境,技巧,情感五个方面来品读,领略诗词中的大美。  相似文献   

6.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3.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含蓄美、意境美。   4.学习借鉴诗歌思维和语言技巧。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3.感受诗中的思维灵感和语言美趣。   4.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铺设跳…  相似文献   

7.
歌德小说中迷娘所演唱的著名诗歌“你可知道那地方”曾被很多的作曲家谱曲,其中以舒伯特、舒曼和沃尔夫为这首诗歌所谱的乐曲最为著名。三位作曲家是十九世纪不同时期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们力求通过音乐来重现诗歌意境,不仅展现主人公迷娘的内心情感,同时也展示了迷娘不同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8.
萤火虫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发展目标指出:“5~6岁幼儿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诗歌《萤火虫》内容简单而富有童趣,语言节奏轻快、音韵和谐,塑造了活泼可爱的萤火虫形象,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氛围,是值得幼儿欣赏、学习的优秀文学作品。设计该活动时,我提前准备好了与诗歌的内容和意境相匹配的图片、音乐等,旨在帮助幼儿感知、理解和记忆诗歌内容。闪光发夹和肢体动作的运用,意在创设沉浸式体验情境,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美。  相似文献   

9.
诗歌的鉴赏要培养欣赏的情趣,把握住意象反映的情感,体会意境的主旨和获得审美的情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诗题,了解诗人风格,感知意象等等方式,帮助他们真正地去欣赏诗歌的美,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学习古典诗词,品味诗词芬芳,能够丰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活色生香。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韵律之美;推敲文字,感悟炼字之美;品味意象,体会意境之美;挖掘思想,品味精神之美;模仿写作,享受创作之美。  相似文献   

11.
何晶 《语文天地》2019,(1):39-40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第二单元诗歌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诗歌美的意境;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以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继续培养学生于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趣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  相似文献   

12.
曹磊 《海南教育》2014,(24):26-27
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它语言凝练、形式优美、意象丰富、情感充沛,最能体现语言艺术之美。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诗歌的画面美、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歌的情感美、捕捉诗歌的意象美,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冲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从欣赏诗歌的音韵美,领悟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感受诗人的情感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究古典诗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积雨辋川庄作》和《越中览古》是两首看似很不相关的诗歌,由于备课组课时安排的需要,笔者经过仔细研究,从诗歌绘画美的角度入手,尝试对这两首诗歌进行整合教学。【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分析入手,感悟王维和李白"诗中有画"的绘画美。2.引导学生理解王维诗歌中的禅意和李白诗歌中的情感,掌握通过意象、意境以及对比手法来表现情感的  相似文献   

15.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教学古诗词,要借助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古诗的内在意蕴,体验诗人的内在情感。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要根据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激活学生的原始经验、诵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品味诗歌的核心词语和创设平台进行描述等途径,让学生走进诗歌,感悟诗歌的意境,获得美熏陶和文化的洗礼。  相似文献   

16.
<正>一、案例背景《再别康桥》仿佛一首优美轻柔的夜曲。诗人徐志摩用其独有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宁静悠远的离别情致。他那清新飘逸的风格和康桥优美静谧的自然美景在诗中融为一体。《再别康桥》学习的重点是:根据诗歌的意象和手法对这首诗歌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分析这首诗歌,通过师生的交流,体会现代诗歌的意境之美。本课的学习目标为:1.对《再别康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感知诗歌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和建筑之美。2.  相似文献   

17.
诗歌的美是多方面的。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如何进入诗歌的意境至关重要。本文从三个角度启发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了解诗人的人品,进入意境;组合诗歌的意象描绘图画,还原意境;合理比较相似题材的不同作品,凸显意境。希望读者借助诗歌具有音乐之美的语言、意象组成的图画,在精神上领悟到诗歌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8.
意象不是单纯的事物的映象,而是与情感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形象。意象有"情中景"和"景中情"两大类型。"情中景"是直接抒情的意象,"景中情"是间接抒情的意象。意象的美有内在美和外在美,内在美是意境的美,外在美是形神之美,形神之美包括形色之美和精神之美,意象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完美结合,产生诗歌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透过意象感受意境,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是阅读理解一首古典诗歌的一般步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时候,常常指导学生抓住意象这一创造意境、抒发情感的载体。但由于诗歌的意象不是固定  相似文献   

20.
文章把握了诗歌的意象、形象、情感、意境等特点,指出在诗歌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意象,理解形象,体验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意境,从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染与享受,提高艺术鉴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