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在种植活动中,幼儿对周围植物及其生长情况产生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幼儿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感受收获的快乐;在亲子种植活动中感受陪伴的成长快乐;在田野中感受探索自然的快乐。让幼儿萌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感受收获与成长的快乐,同时获得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领域,是以音乐艺术的形式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幼儿音乐教育应以什么为核心?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彩?“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或许能回答我们这些问题。一、“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特征相对于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主要有如下特征:1.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主体性”教育。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常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唱几首歌、跳几个舞、演奏一些打击乐器等等,是一种注重知识技能学习与训练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快乐是艺术的生命,快乐的活动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艺术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以快乐为源泉,多渠道地让幼儿感受快乐、  相似文献   

4.
<正>音乐区应创设宽松、温馨的环境,让幼儿每天至少能“唱一唱”“跳一跳”“敲打一段节奏”“听音乐家的小故事”,在优美动听、快乐自主的音乐生活中陶冶情操,与音乐结缘,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自主体验、表达表现的能力,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享受,并在音乐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生成背景 为了使幼儿度过快乐的晚间生活,我们想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于是,我们对幼儿晚间需要进行了调查,有的幼儿提出想去看月亮。在一次“看月亮”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对天空有很大的兴趣,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月亮上有什么”、“月亮上的阴影是什么”……于是,我们决定沿着幼儿的兴趣点开展“月亮”的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纲要如此强调让幼儿拥有快乐的童年,是因为只有让幼儿体验到快乐,才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在愉快的情绪下,儿童愿意学习。做什么事都积极。情绪不好时。则不愿学习,活动也不积极,所以也有人这么说“孩子是情绪的俘虏”“高不高兴”“愿不愿干”,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影响极大,可以这么说,情绪直接支配、左右着儿童的行为。为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重视幼儿情绪,积极采取有效的途径与措施,引导幼儿排解消极情绪,保持快乐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陈鹤琴的“活教育”,到当代的“爱的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自主教育”,我们正努力尝试找一个适合孩子发展的“素质教育”。以活动为载体,教会孩子自主学习;利用孩子对知识的渴求,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生成探索型主题活动,让孩子在自我探索中寻求答案、寻找快乐、寻找自我。知识是无穷尽的,探索才是永恒的。探索即获取,孩子在探索中获取,在获取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成长。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已很小,探索知识的能力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在开展幼儿探索型主题活动实践中,幼儿对生活中的疑问增多了,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了,主动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提高了,自愿去动手了,克服了依赖心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师改变角色,给予幼儿适时的、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成为幼儿强有力的支持者和欣赏者。尊重幼儿,让幼儿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得到承认和肯定;正确科学地给予表扬、引导和鼓励,让幼儿在正确的评价和欣赏中获取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探求知识培养成幼儿的一种习惯,优秀是一种习惯,好的孩子是评价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正>快乐是艺术的生命,快乐的活动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艺术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以快乐为源泉,多渠道地让幼儿感受快乐、体验快乐、创造快乐、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挖掘幼儿的艺术潜能,使幼儿的艺术感受、审美体验得到激发,艺术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提升,艺术表现力不断增强。那么,如何让快乐的艺术教育更快乐呢?  相似文献   

9.
自然条件下,幼儿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玩什么游戏、怎么玩以及和谁玩,游戏中“快乐”的感觉对幼儿来说才是最重要的。然而,有些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了“导演”的角色,使游戏更多地被戴上了“教育”的帽子,也使幼儿饱尝了“要我玩”的被动滋味,致使幼儿游戏失去了快乐的原汁原味。因此,幼儿劂应科学合理地开展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快乐游戏。  相似文献   

10.
冯玲 《西藏教育》2022,(10):48-49+53
<正>“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它广泛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如:写字、画画、包裹东西等等。一次偶然,幼儿对“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学习的核心。”据此,从幼儿对“纸”的兴趣点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一系列的探索活动由此产生。一、追随兴趣,寻找“纸”源——班本课程的起缘早晨入园后,小朋友们和往常一样进行阅读活动。今天诺诺带来一本织布制作的手工故事书引起了旁边小伙伴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天性喜爱游戏,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将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就是通过游戏渗透科学知识,它既是一种活动手段,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我园秉承“生活科学,历美激趣”的理念,在实践中探索,让幼儿像“做游戏”一样“快乐学科学”,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认识,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吴芝玉 《考试周刊》2014,(81):191-191
创新的基础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也是幼儿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怎样更好地培养幼儿自主探究意识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依据农村幼儿园的自身优势,从幼儿的兴趣需求发展出发,因地制宜,以自身发展为根本,解放空间和时间,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积极尝试在种植过程中发展幼儿探索精神。主要围绕开发种植环境,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增强幼儿探索能力。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作为最新鲜的教学资源,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幼儿的兴趣、需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拥有快乐的童年生活。在近年来的幼儿教育改革中,幼教工作者也越来越重视自主游戏,纷纷开展了区域活动的自主游戏。  相似文献   

14.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大自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充满生机的季节里,组织幼儿开展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种植、饲养活动,使从小生活在“钢筋和水泥的丛林里”的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界生命的活力,增加感性认识,激发他们从小爱自然、爱劳动的情感,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以下谈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激发幼儿参加种植、饲养活动的兴趣 种植、饲养是一项历时较长的活动过程,如果幼儿对这一活动缺乏兴趣,就不能从中获得愉快的体验,主动参与和发现问题。因此,激发幼儿的兴趣并让这种兴趣在活动中得以维持是开展种植、饲养活动…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绘画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教学选用恰当的指导方法是幼儿主动发展的前提。教师的指导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字“看”、“说”“想”。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的“看”“说”“想”正是在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教师与幼儿充分互动的体现,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构思、让幼儿在主动积极的绘画表现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对美术作品的兴趣,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品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园在认真分析各种课程模式特点、总结本园以往课程改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抓住幼儿期最主要的教育任务和内容,研究适合我园的课程模式,即幼儿园“快乐阳光”课程。“阳光”象征光明、力量、生命和永恒,具有像阳光一般健康体魄、快乐性格、好奇乐学的素质,是幼儿适应未来生活的重要条件。我们把“快乐阳光”课程改革不仅仅理解为一种框架建构的活动,而且理解为一种唤醒教师和幼儿的探究意识,启迪教师和幼儿的精神世界,建构教师和幼儿的生活方式,以实现教师和幼儿生命价值的活动。“快乐阳光”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健康、快乐、幸福、好学,也就是让我们的孩子爱健康、会生活,善快乐、能交往,勤思考、敢实践,守规范、养正气。  相似文献   

17.
章明星 《天津教育》2022,(13):123-125
<正>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究未知的一把钥匙,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基于当前我园开展的“了解植物”的活动主题,教师将传统的植物角与阅读区整合为焕然一新的“生态书屋”,运用读一读,激发幼儿种植的兴趣;通过种一种,于实践中获得真实体验;在看一看中,启发问题意识,推动幼儿探索能力的养成;通过记一记,引导幼儿自创绘本;通过享一享,在自由愉快的氛围中让幼儿畅谈过程体验。  相似文献   

18.
袁芳芳 《天津教育》2022,(9):141-143
<正>幼儿受年龄和能力的限制,生活经验有限,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外界的环境有着浓厚的兴趣。“野趣游戏”的开展,以户外环境为主,通过外面趣味性的因素,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在游戏中提升综合素养,达成锻炼身体的目的。幼儿教师应当合理开发环境,带领幼儿在玩中学,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体育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发展其动作和技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快乐、和谐成长。一、野趣游戏在幼儿园中的教育价值野趣游戏和传统的体育活动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9.
“快乐教育”主张给学生以爱,给学生以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笔者从情感的交流、创设美的音乐环境、兴趣是“快乐学习”的重要因素和创造性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四个方面阐述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20.
<正>游戏是幼儿的生活方式,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户外游戏是指幼儿在建筑物的室外范围进行的游戏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户外游戏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户外游戏具有促进幼儿动作、认知、社会性等多方面发展的多重作用。教师可以借助户外游戏,激发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