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3节中的1个探究实验,要求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并比较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种类和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1.教学目标确定
  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表述是"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在活动建议中,列入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见本节内容在知识和能力目标上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知识方面要达到理解水平,能力方面要能够设计和实施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本节内容的第二课时重点探讨细胞呼吸原理及其应用,其知识背景是线粒体、酶、ATP等,要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达成迁移应用、设计和实施探究的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3.
徐月琴 《宁夏教育》2006,(12):40-41
这是一节探究活动课,教学内容是: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学习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本节课探究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分析实验操作步骤,思考解答问题,探究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同时培养学生获得、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我先在程度最好的A班实施。课前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时,由于担心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够强烈,时间又紧迫,所以探究活动设置成了自主探究,没有合作学习探究。实施过程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人教版教材中"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实验方案的建议,并说明了改进实验方案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对比说明了改进后实验方案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高中阶段生物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探究性实验。从知识层面上来说,本实验对于学生认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产物及两种呼吸方式的异同有直观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突破细胞呼吸的难点;从能力层面上来说,对于学生复习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都是很好的素材。但由于本实验中酵母菌的生活状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利用的O_2和产生的CO_2都是气体,增加了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中安排了一个实验探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以期利用实验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产物,培养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能力,并通过探究理解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结果、实质,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但由于课本参考资料上有  相似文献   

7.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是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中的一个探究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的实施,可以明确细胞呼吸存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细胞呼吸方式的条件、产物也不同。如何设计科学、简便、可行的实验方案和装置本身就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教材参考资料中的实验设计、装置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分析教材方案的不足之处,并结合相关内容,自制一种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发生器。实验表明,大多数学生能在一节课内完成相关探究活动,该装置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19,(10):56-57
<正>1教学指导思想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有着重要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探究,达到三维目标的辩证统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下的呼吸产物,提高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能力,并通过实验明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结  相似文献   

10.
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是高中生物学中“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之后的第二个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产物,培养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能力,并通过探究理解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结果、实质,提高学生物科学素养。同时,本实验也是2009年和2010年考试大纲中三个c级要求实验之一,要求具有初步探究一些生物学问题、恰当评价和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物教学》2016,(14):46-47
<正>1教学内容分析"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属于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3节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细胞呼吸的条件、产物和类型,为后面学习"细胞呼吸的过程"作以必要的知识铺垫。2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总结细胞呼吸的2种方式。2.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掌握对比实验的特点及设计方法;通过实验,掌握探究实验的完整过程,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提高语言表述能力和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2.
唐娟莉 《生物学教学》2011,36(10):27-28
改良了生物学教材中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并介绍了其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13.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是高中生物学(必修1)中的一个探究性实验。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使学生认识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初步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自的条件和产物。同时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但由于应用原实验装置所需实验时间较长,笔者对实验装置及操作进行了改变(图1),可让该实验在课堂上短时间内完成,提高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教学》2019,(14):49-52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探究性实验,实践表明,教材提供的实验参考方案在实验装置、反应时间、产物检测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改用20 mL注射器作为反应装置、以活性干酵母复水活化代替新鲜食用酵母,探究葡萄糖溶液的适宜浓度、酵母菌液与葡萄糖溶液的适宜体积比、传统检验酒精产生方法的改进。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后的实验简化了实验装置、节约了实验材料、缩短了实验时间及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提高了该实验在中学开展和普及的可行性,将该研究成果与教材中的实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设计探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高中生物教材中重要的探究性实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实验耗时长、实验用具烦琐等原因,教师往往选择针对实验资料提出问题,带领学生分析图示和文字理解,并未实现探究性实验的真正意义。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想方设法对实验进行改进,真正实现探究性实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中的探究实验。学生通过该探究实验可以动手建构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感性地认识种群数量的变化特点。另外,本实验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抽样检测技术以及显微计数技术等,有很高的教学价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开出率非常低。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实验周期长,很多学校不愿让学生在一个实验上"浪  相似文献   

17.
<正>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可用于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教材中酵母菌呼吸方式探究实验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通入甲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_2,以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_2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2)乙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_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相似文献   

18.
1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1.1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一节是"植物种子的萌发".该节要求描述种子的结构,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学习本节需要前四章中的知识、技能、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法等作为基础.本节以及本章的学习也为后两章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食物的来源等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述中学生物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背景及构建方法,并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例说明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林荣赋 《成才之路》2013,(24):22-22
教师要借助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详细地论述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思维的渗透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