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冰霞 《广西教育》2012,(33):96-96
早晨体育游戏时间,我带着一群孩子在操场上玩球,孩子们自由地玩着,有的在拍球,有的在相互投掷,有的在滚球……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这时候,图图看到了活动场地旁边有一个投篮的架子,来了精神,拿着球开始投篮,旁边的几个小朋友一看,也跟着去投篮。不一会功夫,跟着投篮的孩子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一位外国学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找五个6———10岁的孩子,发给他们每人一个系着线的小球,然后把五个小球放进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中,让孩子们各自拿着自己的线头,最后告诉孩子们:小球代表自己。现在,大家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山洞里(瓶子代表山洞),而山洞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装满水,必须迅速离开,但是,瓶口一次只能容一个小球通过,怎么办?在日本、美国,实验的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孩子们都拼命拉自己手中的线头,五个小球几乎一起涌到瓶口。时间过去了,结果一个小球也没拉上来。但是在我国,主试看到了这样的情形:年龄…  相似文献   

3.
会跳的球     
准备一条浴巾、乒乓球若干玩法妈妈和孩子双手捏住浴巾的两个角,爸爸将乒乓球放在浴巾上。两人同时向左右两边晃动,让乒乓球在浴巾上不断滚动,但不让球落地。接着进行到游戏的最难关,妈妈和孩子一起将浴巾向上抖动,让乒乓球上下跳动,不让球落地。园长吴伟芬点评“会跳的球”这则游戏需要孩子和妈妈很好的配合,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过于兴奋,自己拿着浴巾乱舞,这样只会导致小球过于频繁地落地。通过游戏可以使孩子建立起早期的与人合作的意识。编辑仲原陈益民会跳的球@刘菁$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  相似文献   

4.
李珍 《考试周刊》2013,(1):190-191
<正>前苏联教育家阿尔金曾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种玩具——球,因此球类游戏格外受孩子们的欢迎。我们要创造空间,创造条件开展球类游戏活动,让每一个在园的孩子运动起来,健康起来。球类游戏原本是件多么快乐的事,但当游戏与掌握技能、练习基本动作、完成教育目标等联系在一起时,就不一定快乐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们在球类游戏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让球类游戏成为快乐的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5.
球的发明     
人类发明的第一件真正的体育用品是球(ball)。在古埃及和世界其他地方,投掷石头(pitchingstones)是孩子们喜爱的游戏。但如不小心,石头会伤了孩子。为了寻找不太危险的可投掷的东西,埃及人制作了可能是最早的球。  相似文献   

6.
主持:双休日带着孩子与亲朋好友聚会,是如今许多家庭乐意选择的休闲活动。一来大人们联谊、叙旧,放松一周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惫,二来让孩子也有玩伴,享受群体游戏的快乐。这本来于父母于孩子都是件好事,可最近几次的家庭聚会,却让几位父母遇到了一个新难题,孩子们凑一块儿,最爱玩的是电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报道。在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流传着“快乐星期三”的说法。在这所寄宿学校里,平时孩子们住校,周末才能回家与父母团聚。但是,从这学期开始,在每隔一周的星期三,总会有一些孩子能在学校见到父母,而其他的孩子也能得到糖果、文具之类的小礼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天的名为“幸福生活”的活动时间里,孩子们不仅能和来访的父母一起享受亲子游戏的快乐,还能学到不少课堂之外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倪英 《成才之路》2013,(11):26-26
组织孩子们的游戏活动,应以幼儿为本的理念,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真正享受自由,享受尊重,享受平等,让游戏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天空。案例1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是有自主性要求的一次玩球活动,我说":小朋友,今天我们来拍球。"小朋友听了我的话各自拍起了球,不一会儿,文文对我说:"老师,徐文梁不听话,他不拍球却要用绳子拉小车。"我一看,徐文梁正和另一个小朋友十分高兴地玩拉"小车"呢!我走过去,徐文梁立刻笑逐颜开地对我说:"老师,老师,快上我  相似文献   

9.
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而幼儿园的教学也是以游戏教学为主,因为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发育的阶段,游戏不仅仅可以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如何在幼儿园组织开展创造性游戏,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本文探讨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活跃孩子们的生活,也能提高孩子的智能和身体素质。但是有些家长对此往往不介意,经常在孩子做游戏的兴头上,打断孩子的游戏。这种做法,不仅有害于孩子智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是不利的。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突然打断大人的谈话时,父母住往会不高兴,因为被人打断以后,很难再回到原来的思路上去。如果做父母的常常很粗鲁地打断孩子们的活动,那么孩子们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反之,如果我们能耐心地等待孩子做完游戏,然后再提出我们的要求,那么孩子也一定会从父母  相似文献   

11.
活动说明 我们闵行区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区的过程中,培植了许多小树林。这些树林是幼儿开展野趣活动的好场所。我们把幼儿带到小树林,开展“捉知了”活动,把“攀爬、投掷、跨越、奔跑”等体育项目串成充满野趣的游戏,孩子们一个游戏接着一个游戏玩,体验到了在大自然中运动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郑延梅 《家长》2015,(2):16
只要家长能正确引导孩子合理利用压岁钱,孩子的压岁钱再多,也不怕。过春节,最快乐的要数小孩子。最能够激发他们快乐的事情,恐怕是非压岁钱莫属。现在过一个年,孩子们收获颇丰。有些孩子过年收到的压岁钱多的有几千元,少的也有三五百元。年龄小的孩子不懂事,大人可以替其保管。但是十来岁的孩子有自己的小思想,他们不愿意让父母为己保管,而是想自己管理压岁钱。作为家  相似文献   

13.
目的1.学习使用勺子或筷子,锻炼孩子的手部小肌肉群,训练孩子手眼协调的能力。2.激发幼儿的好胜心,为培养独立进餐等生活自理能力做准备。准备1.家用小碗10个左右;筷子2双~3双(4周岁以下的孩子用勺子)。2.直径10厘米~15厘米的小圈一个,直径1.5厘米~2.5厘米的小球1个。玩法1.父母和孩子一起将10个小碗在水平的桌面或地面上依次排列,边排边让孩子数数小碗的数量(小碗的间距不要太大)。2.父母先面对面站好示范:一人一手拿筷子,一手拿小圈,另一人配合。3.第一人将小球用筷子从第一个小碗中夹起,穿过山洞(小圈),放入第二个碗内。第二个人接着从第…  相似文献   

14.
目的发展孩子手臂的投掷能力。准备1.自制小沙包5个。2.小筐1只。玩法1.孩子和大人相距2米左右,面对面站立。孩子拿小沙包,大人拿小筐。2.孩子向小筐投掷沙包,大人拿着小筐接。每投中一次,大人都要用赞扬的话鼓励孩子,提高孩子游戏的积极性。3.大人和孩子交换一下。大人投沙包,孩子用筐接。游戏建议1.大人自制小沙包时,可让孩子帮忙选择布料。孩子的参与会让他更珍惜自制的玩具。2.孩子和大人之间的投掷距离,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投掷能力的不同而改变。亲子游戏(八) 投篮@金旸  相似文献   

15.
快乐是什么?快乐从哪里来?现在的孩子快乐吗?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快乐?符合孩子天性的游戏,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个美好的明天。于是,由少先队员自主设计、自主创新、自由选择的游戏,成为了新华小学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内容。队员们在游戏节里体会到了学校快乐游戏七彩童年的办学理念,更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在快乐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名幼儿教师都知道: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快乐。我经常在一天学习活动结束的时候问孩子们":今天你快乐吗?"在工作一天结束后,我能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是无所不在的。我感触颇深的就是幼儿在角色游戏的角色扮演中所获得的快乐简单、单纯,让我觉得他们的快乐很简单。在我班的角色游戏中有一个"小小美发店"。在这个模拟的店里面,孩子们可以大声地说笑45分钟,以成年人的眼光看觉,这太不可思议。但是细想下来,为了实现  相似文献   

17.
家庭游戏3则     
快乐大转盘目的:练习接、拍球,复习数数。准备:皮球若干只,在地面上画一个直径2米左右的圆圈.玩法:父母和子女按顺时针方向站在圆圈上,每人持球一只。游戏开始,一起用右手(或左手)拍球,每拍一次球后接住球并向前跨一步,同时数数,如此连续进行.如果球未接住或数错数,就算输了,游戏重新开  相似文献   

18.
家长如何才能良好地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轻松地接受学习钢琴这件事,并且能很好地提高学钢琴的效率,做到事半功倍?笔者认为家长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心理准备。第一、弹琴是孩子们的一个新游戏没有哪一个孩子会不喜欢游戏。我们可以在孩子刚接触钢琴的时候,就用各种不同方式不断地向他们灌输“学习是游戏”这种观点。一旦当孩子在心理上接受了,那他们就会相信学习钢琴是“好玩的游戏”,轻松感、无压力就会主导着他们自觉地学习。同时,我们的钢琴教学也要尽可能营造出一种轻松自然的氛围,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从而投入到无限的音乐中去。第二…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玩水刺激孩子的感官神经,促进感官神经的发展,使孩子喜爱水的游戏,享受沐浴的快乐,同时增强与父母的互动性。准备1.宝宝浴盆(或一般家用浴盆)一个;2.半盆以上清洁的水;3.塑料可乐瓶或空的液体洗涤剂瓶一个。玩法1.在塑料瓶的底部和四周扎上若干小孔,小孔间距2厘米左右。2.将孩子小心地放进宝宝浴盆(或者父母和孩子一起慢慢坐进普通浴盆),让孩子逐渐适应。3.和孩子一起将浴盆里清洁的水装入扎有小孔的塑料瓶。4.将瓶子举高,让孩子能看见从瓶子中喷泻而出的水柱。5.把瓶子逐渐移动到孩子身体的上方,用水柱轻轻地为宝宝按摩。6.假如孩…  相似文献   

20.
一个孩子只有一个童年,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怎样的童年,是学校和父母最关注的问题。每个孩子就是一朵花,虽然我们改变不了花的品种,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花的生长状态,只要有父母和老师的辛勤浇灌,相信他们一定会茁壮成长。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成长,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到知识,更应该给他们一个幸福而完整的生活。作为一名教师,我致力于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快乐小猴子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