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克满了机遇与挑战,作为塑造二十一世纪接班人的主阵地——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种充满开放、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独立恩考,主动学习,把“超市”经营理念引入课堂。  相似文献   

2.
罗玉荣 《考试周刊》2013,(54):43-43
<正>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我在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实施民主和谐教学,创造学生乐学、爱学的课堂氛围,收效较好。一、转换角色,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  相似文献   

3.
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是开发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根据创新精神的内涵,语文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处理好课堂氛围与培养创新意识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合作、双向交流的活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是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先决条件。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以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以朋友式的平等身份参与教学。有位教师教学《燕子》一课,新课伊始,便营造了学生积极…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活动,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教”已成为对当今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对创新教育的深入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迫切任务。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一、营造民主平等、百家争鸣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课堂氛围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情绪心理学家曼德勒…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强化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树立“开放”教学观念,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开放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必须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实施个性化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注重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个性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施“开放式”教学,恰恰符合这一教学改革的要求。 一、营造“开放” 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课堂上要激起学生的创新热情,首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主动去思考:我应怎样学?要营造这样的教学氛围,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学习材料,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  相似文献   

7.
冯玉芬 《广西教育》2014,(21):98-98
初中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使学生学会创造、乐于创新。一、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一种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做到相互交流、相互信任,促进学生的思维与表达。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仅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教改的必然趋势。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主要有如下途径和方法。一、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提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土壤客观地说,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语文课堂是枯燥、单调、乏味的,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严重压抑,创新思维几乎窒息。我们应该认识到,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把自己作为学生的大朋友,置身于学生主体之中,与学生平等相处,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例如,我在讲《…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的主题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神圣使命 ,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 ,既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数、形及其它空间结构的认知过程、智力发展的过程、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同时又是让学生主动学习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的过程。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呢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中 ,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基础。只有在民主和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为之努力的一个新的教育目标。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一、营造课堂氛围的重要性课堂氛围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作用,调动起学生积极,热情、主动的情绪,进而营造一种和谐、愉快、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最大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如同幼苗的生长需要有适宜的光、热、水、土壤等条件一样,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形成也需要在一…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 ,我校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 ,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入手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实践。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轻松、民主的创新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都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课堂上教师要力求做到 :1 .亲切。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态度当做一种奖赏和鼓励 ,从中感到温暖 ,由此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使学生在认知上获得情感满足 ,主动地参与创新活动。2 .民主。教师…  相似文献   

12.
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这一氛围的营造,必须以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交往中,思维能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从而迸发出创新的思想火…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尤其是对有与众看法不同的学生应该尊重、宽容,而不是压制,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空间.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中.并主动地投入进去,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如何真正的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变“接受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关键在教师。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1创设民主和谐教学氛围教学和谐情为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创造一种民主、宽…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要大量开发‘人矿’中的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先生之论可谓精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课堂教育中,只有树立三主意识,即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与能力,以学会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目标,创新教育才能得以顺利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教学相长的新型的、同志式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高效优质。这就要求教师放下发号施令、…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主战场。因此 ,教师必须用创新的眼光去审视和思考课堂教学中的系列方式、方法和手段 ,让这些传统的方式、方法和手段首先转变 ,以承载创新教育的列车快速驰向理想的境界。一、主动改进师生关系 ,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必要的前提就是要主动改进师生关系 ,使教师走出知识权威、课堂主宰的误区 ,成为学生的咨询者、合作者 ,并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安全、自由、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1 .尊重、宽容学生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由、平等。“自由是创造的温床。”不可想象 …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当今面临的重要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全程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课堂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许刚 《现代语文》2006,(5):53-54
一、教学民主,创设心理安全、自由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习惯、课堂氛围、师生关系、客观物质环境等多种因素,构成为学生学习的“外在场”。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的事实:在课堂上,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信任,教师善于营造自由、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循循善诱,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地体现,这时,往往学生会积极思维,师生双方思维创新的火花也就会不断地进发。这一切,教学民主至关重要,因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相似文献   

19.
孔九玉 《成才之路》2023,(11):137-140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是传授语文知识的主战场;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是学习语文知识的主阵地。因此,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高效课堂构建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新课改背景下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有注重课前预习、做好教学铺垫,运用信息技术、营造学习氛围,巧设课堂提问、启迪学生思维,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20.
常言道:“只有老师民主的阳光才能照亮学生创造的原野”。这充分体现出了教师民主对培养学生创新的重要性。尤其是近两年来民主教学被作为“课堂质量工程”的四个一级指标之一,对课堂质量的评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可以说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原则乃至体制的又一巨大冲击。那么,在具体的课堂中该如何体现教学民主呢?我认为这种民主应突出一个“人”字。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到首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第一,授课时老师要重新反思课堂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