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滋养其心灵、引领其世界观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从生活向度看,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的思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提供了基础;从文化向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实践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的内在要求;从认知向度看,新时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2.
梁淮平 《江苏高教》2008,(3):118-119
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在扬弃中体现时代特征,增强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相结合,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落实的有效路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度普遍较高,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承状况不太理想,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本研究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德育路径:让教育回归道德本质,推进德育的文化叙事;融合创新,将中华...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的现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扣价值,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要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种有效途径.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要大力支持和组织好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重视并促进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人文精神、和谐理念等,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在高校思想教育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培养,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要任务和重要内容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爱国、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等民族精神和严于律己等思想道德原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探索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及美德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今世界,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享乐主义严重、拜金主义盛行等不良现象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取向,给我国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本文就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传承优秀中华民族传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概论”课中实施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可以在相关章节介绍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在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穿插一些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思想渊源的一些内容.在“概论”课中推进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概论”课教师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史学素养,并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要在“概论”课考试中适当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内容的分值,并不断完善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所在,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由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对策是: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工作;正确引导和规范校园中的"洋节热";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民族文化实践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10.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贵和持中"、"尊道重德"等理念,为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提供了最好的典范.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意义,以及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里,没有高度人素质的民族,将会丧失民族精神。要强化人科学教育,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就要用传统人精华强化道德教育,采用人渗透教育促进以德育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严格意义上的基础教育滥觞于20世纪初的现代化改革运动。一个世纪以来,面对西方强大文明而产生的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不断地催育着基础教育的嬗变和发展。新基础教育发展必须寻觅传统教育的文化合理性,立足于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探寻教育改革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是我国新世纪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要实现科学而又合理的、代表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方向的现代化转化,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选择性继承吸收传统文化,广泛吸取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对传统文化进行结构性转换,从而实现综合创新,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十年来湖北的文化强省建设,从概念的提出、战略的制定,到全面推进"八大工程"、重点实施"五个一批",促进全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取得了重大成绩,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进取的历史过程。湖北文化强省战略内涵丰富,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同时也需要制定一套包括公民素质、公共文化、文化产业、先进文化、文化品牌、传统文化、文化市场、文化人才等指标在内的"文化强省指标体系",以期全力推进湖北公益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论“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互补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导致“人类中心主义”的盛行。中国传统化中追求整体与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恰好可以弥补“主客二分”思维的缺陷。但“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有其自身的消极因素,因此,必须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天人合一”思想,同时开展与西方化的对话与交流,在超越传统的“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开创新的化世纪。  相似文献   

16.
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导致“人类中心主义”的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整体与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恰好可以弥补“主客二分”思维的缺陷。但“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有其自身的消极因素 ,因此 ,必须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天人合一”思想 ,同时开展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在超越传统的“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开创新的文化世纪。  相似文献   

17.
油画是我国在本世纪初从西方引进的艺术品种。油画在欧洲的产生和在世界范围的发展 ,说明它早已突破了民族和区域的限制。在我国 ,艺术家只有摆脱必须维护表面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狭隘观念制约 ,释放个性 ,真诚作画 ,油画艺术才能在继承传统而又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得以发展 ,从而为人服务。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被其他国家所了解和接受,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民族传统体育更是其代表。同时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人们开始摆脱对西方竞技体育的盲目崇拜和模仿,重新审视和认可民族传统体育作用和价值,给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联结社会的纽带。文化价值的认同与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中国传统社会两千年的超稳定就建立在文化的基本和谐之上。而中国近代百余年的社会与政治的动荡,其根源也在于文化上的冲突。在新世纪,我们开启了和谐社会建设,但如果不在文化建设上正本清源,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融纳西方文化(含马克思主义),完成中国百余年未能完成的文化重建之历史使命,使中华民族在新文化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为和谐社会奠定牢实的基础,和谐社会将成为无本之木而立见枯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传统图书采访与新世纪图书采访的联系和区别,可理解新世纪图书采访的特点及重要性;结合采访实践中形成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经验方法,可比较系统地进行了归纳、剖析和评价,阐述了采访员的素质要求,并对新世纪图书采访工作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