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武术表演创意为切入点,立足于武术技术发展,丰富武术表演创意平台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表演创意平台概念界定、问题提出、实践要素和理论体系架构4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表明:武术表演创意平台构成的实践要素是以国家政策扶持为核心要素、以市场资金充足为经济要素、以武术文化资源为传承要素、以武术技法体系为技击要素、以武术创意人才为创新要素、以高端技术设备为硬件要素、以树立品牌形象为品牌要素、以崇尚武术精神为精神要素、以优化媒体创新为传播要素。研究认为:武术表演创意平台的理论体系架构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开拓的精神、大胆的设计、严谨的论证,从国家顶层设计启航,立足于传统技艺,融合媒体信息技术,打造中华武术文化品牌,有助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繁荣。  相似文献   

2.
试论现代武术理论体系及其研究范畴:武术学体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良 《体育科学》1993,13(2):84-88
所谓武术理论体系,从概念上讲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武术理论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知识整体。体系的建立,是武术学科日趋成熟的逻辑使然。本文建议把这一体系正式定名为“武术学”。本文系统而扼要地探讨了武术学的学科属性和一些基本研究范畴,勾划了武术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当然,武术学并非是个固定不变的闭合系统,随着它自身理论建设的不断提高,武术学体系必将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  相似文献   

3.
现代武术是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在文化内涵、理论体系、评价模式及外在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与对比研究,试图从中窥探中华武术发展的足迹与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
关于武术理论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内容包罗万象 ,所涵学理非常丰富。它一方面注重形于外的技法与功法之实践效应 ,另一方面又注重探索深涵于内的学理与机理。本文以现存的武术古籍为依据 ,以武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线索 ,力图框定武术理论体系的大致范围。从武术典籍大量涌现的明代上溯至远古时代的数千年里 ,武术是处在萌生、形成和不断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武术一方面与军事战争密切相联 ,主要以征战实践为其活动特点 ;另一方面则是在广大的民间 ,武术又以健体、强身与自卫为其活动特点。这一时期得以留存的武术古籍太少 ,给理论研究带来…  相似文献   

5.
万瑜 《体育学刊》2011,18(6):130-133
对宗教与武术的结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中国化的佛教为武术在佛教寺庙中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道教的思想理论深入武术文化内核,丰富了武术的理论体系;伊斯兰教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功不可没;民间秘密宗教促进了武术的普及与传播。但宗教对武术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红光 《体育科技》2013,34(4):22-24
武术作为一种内外兼修的竞技活动和行之有效的养生健身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中国的国粹、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武术要为体育强国建设、为增强国家软实力做出更大的贡献,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注重内涵建设,探讨制定武术标准;保持个性特色,不要削足适履;政府、民间结合,竞技、传统并重;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构建武术理论体系;塑造标志形象,进行品牌营销;广开传播渠道,提升国际知名度;开发武术产业,打牢经济基础等;大力发展武术事业,倾力打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武名片",向世界展示中国武术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武术运动美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湘英 《体育科技》2005,26(2):18-19
从审美视角,探讨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对武术运动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武术运动审美特征产生的根源。通过对武术运动特征和审美意识起源、发展等的分析研究,为武术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对构建武术美学理论体系框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动心理学与武术心理研究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运动心理方面的问题 ,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运动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研究领域和实践成果对武术心理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位。根据武术运动的发展 ,提出武术运动心理学问题研究构想 ,对武术心理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武术生态理论的提出及其对武术学科体系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观武术的发生发展史,不仅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是武术赖以产生与发展的前提与条件,而且中国特定的自然文化背景也对武术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中国的自然文化背景与社会文化背景共同构成了武术的生存环境。据此,我们提出了“武术生态理论”学说。根据武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本文构建了武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这也证明了武术生态理论具有明显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相似文献   

10.
当代武术文化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属于文化、高于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武术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却尚未得到圆满的回答。武术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字自身的局限性特点,使任何一个关于武术的概念都会产生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所以,给“武术”或“武术文化”下一个定义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武术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武术的全面把握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对武术的认知相结合。通观当代融入人们视野中的武术,从文化的整体观出发,可分为四种形态,即“文化的武术”、“教育的武术”、“艺术的武术”、“体育的武术”。这种分类概括了武术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了武术概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以武术之礼、武术之美、武术之技击精神以及武术的本土文明特征,指出传统武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通过对台州地方拳种的调研分析对此论点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武术文化的结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它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论述了中国武术文化的结构三要素,即技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文化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国侨办“中华文化大乐园”武术教学实践活中,对关于武术国际推广现状与当前华文教育的国际化背景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武术国际化推广与华文教育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当前全球华文教育的视角下,以华文教育为平台,以海外华侨华人及华裔青少年为推广群体,为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田野考察法,从体育人类学、文化学及社会学的角度对客家武术文化的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客家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及文化传统,武术与舞狮、宗教信仰等民俗文艺的结合,使客家武术载体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并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客家武术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背景下对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进行文化解读,不但有助于提高对其概念的理解,而且更能提高我们对两者的认识,传统武术是建立在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武术文化,而现代武术则是在西方体育文化影响下,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竞技性体育文化。对两者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武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武术团体操是武术作为民族传统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武术团体操的编排要迎合主题,反映民族化特色。在内容创编上,要从实际出发,由参加对象、武术类别、图案、道具、场景、音乐等而确定:武术团体操的排练应从动作规格、攻防技击性、整体演练风格入手,以小见大。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中国武术入奥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认为:要发展中国武术,必须根植于其深厚的文化根源;要加强理论研究,对武术进行科学归纳;武术要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孙禄堂是清末民初武术家,提出“武学”观念,著书发表拳与道合之理论,使武术得以从一种技能升华为一门具有独到功能的文化结构和学科,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结构。其文化价值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注重整体的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贵和持中”的价值理念,格物致知之学。  相似文献   

19.
武术文化宝库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供开发,这些资源由3个层面构成。其中表层资源和中层资源的开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国家武管中心已经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武术深层资源的开发,即武术训练资源、普通意义的对抗谋略资源、武术伤科秘方资源及武术秘籍中的实用技术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对武术课程教学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外来武术,全球化的文化侵略与争夺的冲击,提出了武术课程的教学应以"促进健康,传承文化"的观点,以武术文化的传承推动武术课程教学的变革,从实行文化、保健、技击、评价模块教学的角度推动高校武术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