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后世所作《巫山高》是汉乐府《巫山高》的赋题之作,这种赋题之作在诗歌主题、诗歌形式、诗歌主旨以及表现技巧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甚至在诗歌意象方面也逐渐与前代作品不同。郭茂倩《乐府诗集》所收的历代乐府诗《巫山高》体现出了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巫山神女传说的真相及屈原对怀王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玉《高唐赋》中巫山神女的故事并不完全是虚设其事,而是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云梦是楚王的猎区,也是楚国举行大祀的地方,巫山神女是受祭诸神之一,本事发生在楚王与扮神女的巫女之间,反映了楚国祭祀的原始色彩,屈原诗作对楚怀王借古讽今的批评,也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关于宋玉<高唐><神女>二赋的主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通过文本内容的分析、祭高唐神女之礼俗分析和<高唐><神女>以事为谏之思想分析,得出了新的结论.我们认为:<高唐><神女>二赋以楚襄王祭高禖为创作素材,借襄王欲幸巫山神女之事为说,劝谏襄王不要把复兴楚国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敬天事神的"天命"政治之上,而要面对现实,重视人事,推行"民本"政治,以求楚之王室与国家"延年益寿千万岁".否则即便是巫山神女也不会福佑楚王和楚国.作品反映了宋玉轻天命而重人事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4.
巫山是楚国的宗教神山,其地望与宋玉《高唐赋》中所记载的巫山神女传说密切相关。关于巫山神女之中楚巫山地望,有多种不同说法。考索巫山神女传说的神话原型,可追溯到《山海经》中帝之女、涂山氏的传说以及屈原《楚辞·九歌》"山鬼"形象。《山鬼》之山,即今三峡之巫山,故宋玉赋中巫山神女之巫山,当仍以三峡之巫山为是。传世文献中,巫山地名多见,楚地范围内的巫山亦有多处,楚巫山得名则与古代群巫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5.
杨许波 《天中学刊》2012,27(5):46-49
唐代出现了大量与巫山神女有关的诗,这些诗歌丰富了神女形象及其传说。此时出现了同情和批判巫山神女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与唐前诗歌相比,唐代巫山神女诗出现了一些新的意象,已出现的意象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巫山山川秀美 ,胜景迭出。长江画廊—巫峡 ,山清水秀 ;大宁河小三峡堪称天下一绝 ;巫山云雨令人叹为观止 ,难怪有“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动人诗句 ,闻名中外的巫山十二峰屏列在大江南北 ;大巴山、齐曜山、巫山三山相会构成了“万峰磅礴一江通 ,锁钥荆襄气势雄 ,田野纵横千嶂里 ,人烟错杂半山中”的地貌景观。 (见下图 )巫山县境内 90 %以上的地区属于巫山山脉。巫山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它与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连绵延伸 ,呈东北—西南向斜卧在中华大地。据我们实际观察和有关资料表明 ,巫山山脉的主脉…  相似文献   

7.
唐代涉及巫山题材的诗人之多和范围之广,在我国诗歌史上是罕见的。一些诗坛巨擘也把他们的目光投向巫山,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李白、杜甫、李商隐,他们分别代表着唐代巫山诗歌发展各个阶段的最高成就。李白从巫山文学的发源地走出,杜甫和李商隐溯源而入,都在巫山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他们的巫山诗歌的在巫山文化长廊里熠熠生辉,同时还折射出唐代的国运变化对巫山诗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曲高和寡     
这个成语故事来自春秋《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文学家 ,在楚襄王手下为官。一次 ,楚王听信诽谤宋玉的谗言后便责问宋玉 :“你难道也有行为不检点的地方吗 ?不然 ,为什么许多个都不满意你 ,对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 ?”宋玉回答说 :“是的 ,有这么一回事 ,请大王怒罪。不  相似文献   

9.
李贺是一位真正苦吟的诗人,每成一句,真个要“呕出心”来。“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李贺,或者说只有李贺足当斯语。至于说,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杜那样的诗人们,自是另一码事。一千多年来,李贺的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和价值问题,尽管言人人殊,评说不一;但对其诗歌艺术特点的认识,可以说是古今一致的。他的诗,造语新奇、想象丰富,设彩繁艳、吐韵铿锵,往往出人意表地创造出一种瑰丽诡谲的意境。《巫山高》这首诗,同样地体现了他的这种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宋玉赋中巫山神女的文学史地位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文化、精神心理和文艺美学角度看。宋玉《高唐》、《神女》二赋中的巫山神女这一神话传说,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具有“开人神爱恋之先”、“肇梦恋文学之端”、“曲尽女性美的第一篇”三个方面的开创地位和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银雀山汉简《见吴王》是至今所看到的有关兵圣孙武个人传记的最早文献,是《史记》"孙武传"的祖型。结合今人的研究成果,对《见吴王》这篇文字进行重新缀合、校勘和增补。与原简本《见吴王》篇相比,作者新补缺文凡25字,将简本注释所补缺文移入正文凡25字,另将原附录残简16条共126字缀合拼入正文。  相似文献   

12.
《西湖主》作为《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目之一,在艺术上取得了高度的成就。可以说,凡《聊斋志异》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诸如情节曲折紧凑、人物栩栩如生、语言准确生动等等,在《西湖主》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前人已多有论述。本文拟利用现代小说理论,从环境描写和叙事学理论入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西湖主》的独特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3.
“成功意识”是人类的共性,成才-成事-成业-成名-成功是每个进取者的人生愿望;幻想获取超凡能力而出人头地则是底层百姓的成功意识。这就是贯穿于由民间传说累积而成的《西游记》的题旨线索。孙悟空形象的成长史正契合这一意识:学成“七十二变化”、“十万八千里筋斗云”是卓异绝伦的“成才”;大闹天宫、龙宫、地府,以及取经路上的降妖伏魔均是凭借超凡能力的“成事”;获封“弼马瘟”、“齐天大圣”是与超凡能力相应的封官进爵范畴的“成业”:而取经后“斗战胜佛”名号的取得则是最高境界的“成名”,即终结性成功。这一解读既可以正确品读孙悟空其人,领悟《西游记》之旨,亦可圆通解释孙悟空接受“弼马瘟”、“齐天大圣”封敕与“大闹天宫”之间并无抵牾的相容关系.又可避免“阶级解读”、“宗教解读”、“心学解读”等种种偏颇与误解.还可正确解释《西游记》之所以为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等各种阶层都接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慧星出而授殷入其柄”为武王伐封时重要天象,此慧星为布罗逊——梅特卡夫慧星,规模媲美哈慧。公元前1045年3月7日该星回归近日点,元前1045年1月5日牧野之战前后,黎明前出现于东方。“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及“五星聚房”、“岁在鹑火”与姬昌称王、武王翦商的年代相符。王自称王始至周室东迁兼行二历制。  相似文献   

15.
由于班簋不知何时何地出土,长期以来,学者对班簋及虢城公其人所属时代的考释颇有争议。本文以为班簋应为穆王时器,虢城公又称虢城公遣,应生活在昭王之世乃至穆王初年。毛公更服之城应在东虢,亦即郑地之虢,虢城公是东虢之君,而非西虢之君。  相似文献   

16.
在印度《罗摩衍那》成书之前我国已经有猿猴能言、慧辨、善变的志怪文学,到《罗摩衍那》定型成书的汉魏时期,猿猴志怪说法已经臻于大全。唐代已经大量创作猿猴变人的志怪小说,但多数是"盗女"及祸害性内容。却也有积极性的开拓,由此飞跃而升华,成为孙悟空的正面而丰富多彩的形象渊源。而帮助玄奘出国境的"候者"正是孙悟空的原型历史人物。猿猴志怪文学的主要艺术方法是借助谐音,达到指鹿为马的违反事理而谐趣怪异的艺术效果。孙悟空形象与整个《西游记》正是继承了这个方法。孙悟空是中国文学土生土长的形象。哈奴曼影响"八证"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7.
简本《文子》的思想内容及对老学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是立天下,治天下的根本";德、仁、义、礼于王道的意义在于它既是维护和巩固王者统治地位的基础,同时又是促使王者日日新,又日新,努力修善自己的推动力;文子的教化思想来源于老子,但其对教化作用的认识又对老子的教化思想有了新的突破.文子的辩贤论,即师宗老子的"无为"理论,又辩证地运用"无为"理论,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8.
《抑》是一首卫武公对周平王的诫勉之诗 ,当作于《青蝇》、《宾之初筵》之后 ,大致在周幽王十一年 (前 771年 )至周平王三年 (前 768年 )之间。  相似文献   

19.
《隋炀帝艳史》,明代齐东野人编著。作品大量参考唐宋的笔记小说,并参照正史和其他史料,记录了隋炀帝的一生,揭示了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并借古讽今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其人情化倾向对后世小说尤其隋炀帝系列历史演义小说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宋玉是屈原的弟子”和“宋玉为顷襄王文学侍从”等历史文献资料,可以推断宋玉的出生年龄为公元前330年(楚威王十年)。宋玉师从屈原,需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学习环境。这段时间应是怀王十四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315—公元前305年),屈原被放逐江汉之前。这时的宋玉已由青年走上成年(十五岁至二十五岁)。宋玉作为顷襄王的文学侍从这个时期,是顷襄王纵情佚乐,骄奢淫欲的时期,即顷襄王即位后至郢都陷落前(公元前298—公元前277年),也就是顷襄王元年至二十一年,处于相对“和平”时期。二者的年龄基本相同,都在三十多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