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具有本土化的交融性和相生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古时期,岭南地区山林远海较多,自然灾害频繁,气候恶劣,巫术盛行。当地的少数民族大都相信万物有灵,信仰内容广泛。道教在神祇的塑造方面善于将国内各民族的神灵信仰纳入自己的范畴中,在现实的修行与传教行为中乐于隐遁山林,超然物外。道教神祇与岭南民间信仰在岭南地区交互影响,共同形成了以道教神祇信仰为基础的岭南民间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2.
敦煌遗书有一批归义军时期的道教斋文,受佛教斋文和当地民俗的影响,这些斋文的文体形态和内容与当时中原地区的传统道教斋醮文书迥异。归义军时期的道教斋文充分展现了以生命关怀、伦理道德和祈禳信仰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内涵,揭示了道教文化在敦煌社会生活传播领域的另类生存状态。究其根本,归义军时期道教斋文的演变是宗教文化之间以及宗教与世俗文化之间依附共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宗教体验是所有宗教信仰中不可或缺的维度。道教的宗教体验有别于其他宗教,它不仅表现为单纯的精神感受,更兼顾到肉身体质的改善和心性境界的提升。我们从宗教体验的角度对服食、行法、内丹修炼这几种道教主要炼养方式考察后发现,“可实证性”乃是道教宗教体验有别于西方宗教最显著的特征,而“对道的体证”则是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其宗教性的最终所在。宗教体验构建了道教信仰的依据并成为其信仰得以确立的真正核心。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嵇康所处时代道教传播情况的分析,对其诗文的梳理分析,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嵇康的道教信仰倾向.首先,在神灵观上,道教创造了一套完整的神灵体系,嵇康对道教神仙之存在坚信不疑;其次,在宗教实践方面,嵇康通过清修服食、交接道士以期达到长寿得道的境界.因此,嵇康不但是一位玄学家,还是一位虔诚的道教信徒.  相似文献   

5.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影响已渗入我国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道教自产生就与西南少数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道教意识形态已深植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云南少数民族逐步把道教教理吸收改造成为有自身民族特色的道教,道教信仰在云南民俗中有它自身的特点:一些少数民族中至今仍有道教的直接传播。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各种巫术与道教术数。  相似文献   

6.
道教是中国本土化的宗教,它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关于宇宙人生的体验、认知,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汉水流域不仅是我国道教早期发祥地,也是后世道教发展的重要区域。道教的产生与传播同汉水流域自然环境及巴蜀、荆楚文化区文化特质彼此交融密不可分。具体而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经久不衰的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民间原始巫傩信仰、神仙意向与长生追求是汉水流域道教得以生发的文化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7.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张姓人士在道教发展中表现突出,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的后人继承发展了五斗米道,使之不断壮大,成为中国道教之源。唐代的张果和元明时代的张三丰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道长,进一步推动了道教的发展,扩大了影响,最终使道教成为我国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之一。  相似文献   

8.
笔者始终坚持认为,唐宋时期敦煌地区主流文化是大众文化,在这一文化背景下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影响敦煌大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是自然的大众知识与思想。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就唐宋间敦煌大众来讲,对于道教的信仰和理解,同样是在大众思想的层面上。由此笔者在本文中就唐宋间敦煌地区道教大众化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所表现的不同特征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道教自东汉末年传入彝区,到唐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与各民族原始宗教的结合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与当地民族习俗不断融合,世代延绵,最终形成与原始宗教相互依赖、相互依托,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状态。道教的传入对巍山彝族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巍山彝族丧葬习俗吸收和融入了部分道教信仰元素,是道教与彝族民间信仰交融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古代中国宗教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宗教的基本传统在于.古代中国宗教与原始宗教保持了连续性.由此.原始信仰或宗教中的一些基本元素都在以后的中国宗教中得到了体现,其中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多神信仰和巫术崇拜.上述基本传统在道教、佛教和儒教中均有体现.其中道教的原始信仰品格最为典型.同时,道教与佛教的原始宗教精神还包括两个重要方面:功利主义特征和非理性特征.儒教由于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因此也难免原始宗教中的一些陋习.但儒家的无神论色彩和对巫术的斥逐都具有矫正作用.道教和佛教也有与原始或早期宗教不同的部分,这是指其中的伦理内容,具体说是与善恶和惩戒观念相关的内容.但道教和佛教都受到巫术性质和功利主义特征的深刻影响,而佛教还包括精英与大众双重性的困惑以及与此相关的宗教共同体疲弱的深刻原因,这就直接削弱了其伦理性质.对儒教而言,汉代以后善恶二元论逐渐得到确立,并且受佛教影响.宋代以后以家族或宗族这一共同体为基础的惩戒观念与体系也获得建立,这些都担保了儒教伦理成为真正可能.与道教和佛教相比,儒教真正成为一个伦理型宗教.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让位于玄、佛、道,退居次位,而一直在民间流传的道教流向社会上层,成为官方的正统宗教。表面上看儒学丧失“独尊”地位,实际上,道教之所以能够得以登上政治舞台,是借助引儒入道的方式进行改革才得以实现的。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儒学在神仙思想、戒规戒律、道教改革和道士心态等方面影响着道教,而其原因主要在于原始道教发展出现危机、道教信徒构成的转变以及夷夏之争的促使。  相似文献   

12.
滇越瑶族崇信"万物有灵",并道教经义和佛教教规为核心,又结合本民族原始宗教及伦理道德,发展成具有个性名称和用途十分繁杂的瑶族宗教经籍。度戒是瑶族男子的成年礼,既是瑶族男子度戒入教仪式,又是其宗教以沿袭的传承形式,是瑶族社会生活中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内容。滇越瑶族宗教活动,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除崇奉的神祗大体相同外,使用的法器与道教无甚差别,对滇越瑶族宗教的教义和活动调查研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发扬光大滇越瑶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周邦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与道家道教的关系比较密切。周邦彦道家道教思想的产生与其父周原、叔父周邠的道教思想、行为影响有关;还与其太学读书时阅读的道典及其结交道友有关。潥水为官时茅山道教对其影响尤大,其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道家道教思想倾向,常常采撷《庄子》典故援入诗文。  相似文献   

14.
唐传奇是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作为道教文化的宣传者,唐传奇吸收道教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阐释道教思想,另一方面展现了自身的独特生机。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其理论与唐传奇紧密结合,道家深奥的学问借助唐传奇的文学体裁得以通俗易懂地展现。唐传奇与道教有着多重关系,除了互利的方面外,道教具有禁欲思想,而作为文学,唐传奇具有人文情怀和启迪作用,二者在宣传"人欲"方面存在冲突。  相似文献   

15.
蒙元统治者为了利用与规范道教,在着力扶助张留孙建立官方政治化道教——玄教的同时,让张留孙参与国家政治事务,使之成为政治化道士。张留孙秉持龙虎山天师道传统的"黄老政治"思想,积极劝导蒙元统治者施行黄老政治,并由此和蒙元统治者展开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张留孙的思想与行为赋予了玄教浓厚的政治化特色,而蒙元统治者也利用玄教比较有效地实施了自己的宗教政治。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期,传统的价值观念已经式微无力,新的价值体系又建立不起来,因而产生了空前的道德困境和信仰危机.而道家文化中的道法自然、清静寡欲、自然无为、返朴归真、天道承负等思想元素,可以安妥抚慰人们的心灵,成为当下人们突围道德困境和信仰危机的重要文化资源.深入挖掘道家文化资源,不仅可以化解生命个体的信仰危机,而且可以为当下社会的道德危机探索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先秦两汉时期,道教盛行,方术文化发达,直接影响了先秦两汉小说的萌生和发展,使这一时期的小说刻上了深深的宗教烙印。文章对先秦两汉小说人物画廊中的神人异士形象的分析,探究道教神仙方术思想对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影响,从中挖掘这些神人异士形象所蕴含的道教的生命意识,说明道教方术文化发展的平民化趋向。  相似文献   

18.
道学文化肇始于先民母系氏族公社的原始宗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柢。当代人类在反省自身发展模式和未来命运走向、积极探索解决现代化内在矛盾、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和国际新秩序等方面,道学文化日益显示出其回归自然、保护生态、消弭战祸、促进和谐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普世的文化特征。世界大国中唯独中国内地没有全国性的老子道学文化学会,使中国内地各类学术活动和学术品质受到很大的制约。2008年3月28日,“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该研究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将努力成为一个弘扬中华文化的坚实平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繁荣发展中华老子道学文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作为台湾传统戏剧的布袋戏深受道教影响。剧本中各种各样的道者形象,大部分既体现出传统道教思想,又表达了剧本创作者自己的观念。这是长久以来布袋戏所探求的植根民众贴近人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唐政府对道教实行了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制定了各种各样的管理制度和措施,除了实行度牒制度和道籍制度外,还以世谷礼法来约束道教,体现了道俗结合、世俗礼法高于并统摄教内法规的管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