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电视摄像中,拍摄后的画面色彩是否能够得到正常的再现,是通过摄像机内装的色温转换滤光片,把各种光源的色温进行调整平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白平衡的使用是所有电视剧拍摄过程中进行专业录像所不可缺少的步骤,并对艺术效果和艺术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个别电视剧,本是同一个画面,基调却一会儿蓝,一会儿绿,一会儿又变黄了。这种色调的不统一无疑会影响收视效果,这往往是电视剧前期拍摄中白平衡调整技术处理上的失误造成的。电视剧实际拍摄时间很长,期间色温定会有所变化,要求技术上及时调白,以保持同一场景中一致的色调。电视剧的摄像机离不开光源,自然光源从早到晚有不同的色温(约从2800到  相似文献   

3.
固定画面,是指在摄像机的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与固定画面相对的是运动画面。运动画面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运用推、  相似文献   

4.
电视照明是电视艺术领域的一个艺术分支,是用光绘画、用光造型、用光表达空间和时间的一门艺术。从技术层面上讲,电视照明为电视画面拍摄提供必需的基本光亮度,是影响电视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着画面的清晰度、色调和层次等。而从艺术层面上讲,电视照明不仅可以美化电视画面、丰富视觉效果,还可以烘托情节气氛,揭示及刻画人物心理,进而突出电视艺术主题和内涵。近年来,随着高新科技的日益发展,电视照明技术也日趋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电脑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画面运用中,固定画面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的和氛围,对静态的人物或事物有突出表现的作用,能够比较真实客观地记录被摄主体速度和节奏的变化。固定画面拍摄和使用得怎么样,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摄像者和画面编辑者的基本素质和审美情趣,它对整个作品的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固定画面的拍摄和使用中,要注意捕捉动感因素,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注意镜头内在的连贯性,注意构图的艺术性与可视性。  相似文献   

6.
电视画面构图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是电视摄像的成果体现.画面构图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主要环节,电视画面构图好的比画面构图差的更具形象的吸引力,更令人爱看、耐看,也更能传达摄像师的表现意图.  相似文献   

7.
电视特技,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塑造特殊的电视画面的一种技术,分为混合特技、色键特技、数码特技三大类,主要运用在拍摄、制作中。  相似文献   

8.
画面切换效果直接面向观众,能够直接影响到观众感知,在电视摄像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因而有必要探讨电视摄影技术中的画面切换技巧。本文从电视摄影技术中画面切换的概念着手进行研究,探讨了电视摄影技术中画面切换在调节观众视觉节奏、丰富内容和满足观众需求上的作用;分析了电视摄影技术中进行画面切换时需慎用摇镜头、运用跟镜头、注意进退拍摄、抓拍时考虑客观因素、注重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使用窍门的要求;并提出了考虑普通观众需求、多用对比强烈的画面丰富内容和前期拍摄需考虑到后期制作需求这三种提升电视摄像画面切换效果的有用技巧。  相似文献   

9.
采访镜头画面的拍摄是电视新闻和电视专题节目中的常用镜头。镜头画面是由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组成,因此,它的画面结构单调、构图平淡,难以吸引观众,更谈不到电视画面形象的完美。那么,作为摄像记者如何力求做到采访镜头画面的完美.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方汉林  张辉 《新闻前哨》2001,(11):29-29
要使电视画面语言成为观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构图、布光、镜头运用、画面组接等各个方面下功夫,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要了解观众看电视新闻的目的。当今世界瞬息万变,观众看电视新闻的目的,主要是在最短时间和最快速度获取新闻信息,了解事件真相。因此,要求记者有扎实的基本功,记者所采制的新闻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观众易于接受。其次。强调新闻必须用事实来说话。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新闻真实并不等于拍出来的画面就一定真实。这就要求记者在拍摄中把握好摄影技巧的同时,必须摒弃导演、摆布的拍摄手…  相似文献   

11.
电视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运动画面与固定画面相比,具有画面框架相对运动,观众视点不断变化等特点,运动摄像通过摄像机的运动产生了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变的空间和层次,多变的画面构图和审美效果,而且,它还可以使静态的主体发生运动和位置转换,直接表现人们生活中活跃的视点和视向,不仅赋予电视有别于绘画、照片等平面造型艺术更为丰富多变的造型形式,也使得电视成为更加逼近生活、逼近真实的艺术。运动摄像的美感首先来…  相似文献   

12.
张述勇 《视听界》2007,(3):97-99
画面作为电视艺术最重要的元素,怎么处理好它的节奏尤为重要。画面的节奏处理大都是在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时完成的。 一、景别和角度变化 这是每一个场景拍摄必需的,并不必然带来节奏的变化,但是主要景别的运用和主要角度运用及变化仍不失为一种节奏处理的外在条件,也为后期的剪辑提供了节奏处理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电视造型语言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电视画面,电视画面构成了电视节目,电视画面是对有关电视摄像效果的一种体现。相应的拍摄人员进行拍摄的时候,必须重视画面构图,因为电视画面构图会直接关系到相应电视屏幕效果的高低,还会同观众的视觉反应和信息的思维接收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笔者从几个方面探析如果在拍摄中取得良好的构图效果的技巧,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江铁成 《新闻世界》2008,(10):73-74
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现实生活中三维的物体,使物体的立体感、纵深感加强,是摄影画面处理时力求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增强摄影画面立体感处理的方法。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主题和创作者的构思而灵活运用,加强或减弱摄影画面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15.
电视摄像要遵循画面拍摄的基本规律,但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运用一些特殊的摄像技巧,来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专题片、栏目类节目中视频画面是由若干个镜头组成的,现场拍摄到的每一个镜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组新闻或一部专题片和一档栏目的质量,甚至影响到整个频道的收视率。基于此,重点研究电视画面构图和拍摄运动画面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够为电视摄像同仁们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恂  黄海斌 《新闻窗》2011,(6):50-50
我们知道在电视画面的拍摄中,保持画面的稳定性是电视摄像的第一要素。纵观这几年的电视节目,常常会见一些节目中的固定画面该用而不用三脚架,使得拍摄的镜头晃晃悠悠,无规律地摆动。让人从视觉上感到很不舒服,甚至心烦意乱。这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电视工作者对三脚架的认真保护和使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8.
朱捷 《新闻传播》2009,(10):73-73
电视摄像人员的拍摄质量和水平高低关系到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评价。电视摄像人员在拍摄过程中必须遵循电视节目在空间、时间和对象的三位一体拍摄原则。处理好摄像创作意识行为特征与想象力对电视画面的影响以及瞬间抓拍能力.有效的驾驭白平衡与光圈的控制.能正确进行画面构图处理、内容选择、画面语言组织和画面技巧运用.追求电视节目拍摄技术技巧和画面的质量.在电视拍摄中充分运用内聚焦式镜头的变焦.从而达到机械上做到合适的校正误差.  相似文献   

19.
陶涛 《声屏世界》2013,(11):58-58
对于电视摄像来说.画面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其拍摄画面成败的关键.那些在新闻现场不运用画面思维的摄像往往无法捕捉到新闻现场的动人细节。电视摄像的画面思维能力包括对画面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视频编辑经验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青 《新闻窗》2011,(1):41-41
电视新闻工作者除了认真拍摄好每一幅新闻画面外,还要一丝不苟地运用动画、特技、屏幕文字等后期制作技术,制作好每一幅与图像新闻相关的画面,以准确的文字、图表等细节语言补充图像语言叙事含混的弱点,力求使面面中的具象语言与抽象语言达到最佳组合,最终保证信息得以清晰地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