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海湖 《海外英语》2011,(7):345-346
该文以Halliday的功能语言观为理论框架,从Martin的语篇体裁理论出发,分析狄金森的自然主题诗歌。通过采用系统功能学中的及物性理论,对狄金森的一首自然主题诗歌"We like March"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功能语言学的角度能够更好理解这首诗歌。  相似文献   

2.
爱伦.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诗歌美学的理论,他的诗歌真正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理论。他在其诗歌中追求形式美、音乐美、忧郁美。强调"为诗而诗",拒绝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功能翻译理论对于诗歌翻译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该理论使我们明确了诗歌翻译的目的以及实现此目的的具体方法,并且很好地解决了诗歌翻译中神似和形似的矛盾。应用这种理论于诗歌翻译及其批评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证明了该理论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4.
RobertFrost是美国20世纪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总是于朴实无华中蕴涵深刻哲理,耐人寻味。语篇语言学理论是语篇分析的重要理论。从语篇的三个基本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谋篇功能)出发,分析Frost的经典诗歌《雪夜林边小伫》,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挖掘诗歌的叙述方式、表达特点和语言风格;另一方面可以从语篇的角度探索诗歌分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诗歌翻译一直是翻译研究中的一大难点,英汉诗歌在韵律和意象选择上大不相同,所以译者在翻译时的取舍也尤为关键。过去对诗歌翻译评价标准仅仅是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而功能对等理论把读者反应纳入研究范畴,不仅给诗歌翻译打开了新的视野,在引导翻译研究时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探讨在诗歌英译时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变译策略与中国古典诗歌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考试周刊》2009,(32):31-31
诗歌翻译一直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部分,无数的学者在这一领域不断钻研,并把重心放在了全译上.以求达到翻译对等。然而诗歌翻译中的翻译对等是很难,甚至说是不可能达到的,黄忠廉教授对翻译变体理论的提出为诗歌译员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功能理论给了变译策略很好的理论支持.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标准和策略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从功能理论、变译定义及变译历史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以期说明将诗歌翻译与翻译变体理论结合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作家。在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中,他非常重视时间的艺术功能,将时间作为升华诗歌情感的艺术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语篇衔接视角分析和研究埃兹拉庞德的诗歌Villanelle:The Psychological Hour,探讨该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同时构建更为全面系统直观的语篇衔接模式。旨在通过对庞德诗歌的分析,发展运用衔接理论。本研究首次运用衔接理论分析庞德诗歌,拓宽对庞德诗歌的研究领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欣赏庞德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各种语篇中艺术性较高的一种,杜甫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其诗意蕴深邃。以往对杜甫诗歌的分析大多是用文学、史学、美学或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强调意象的情感功能,而很少有学者运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来分析杜甫诗歌意象的认知功能。本文尝试将图形—背景理论这一认知语义学的重要理论运用于杜甫诗歌作品的分析中,并依据图形—背景分离原则解读杜甫诗歌的意境、意义建构的过程及认知机制,以传达诗人独特的感知。  相似文献   

10.
齐冰 《家教世界》2013,(8):261-262
翻译的目的是在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间建立对等的关系,这使得诗歌翻译尤为复杂。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地名的翻译来探讨中文诗歌翻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功能语法中的人际意义理论为基础,分析弗罗斯特诗歌修墙中的人际意义特征,通过分析诗歌中语气和情态的分布特征,以此更深的理解诗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系统功能语法是语言学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本文在介绍系统功能语法内容的基础上,将此语法用于中国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英译文当中,并从主位结构、衔接等方面.分析了各种版本的译文.本文尝试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中主叙位理论和衔接理论分析此诗歌英译版本,旨在探索这种方法对于英译诗歌的表意作用.并以期其理论用于翻译中,对翻译理论作一定的语言学理论补充.  相似文献   

13.
语篇语言学理论是语篇分析的重要理论。本文从语篇的三个基本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谋篇功能)出发,分析徐志摩的经典诗《再别康桥》,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挖掘诗歌的叙述方式、表达特点和语言风格,另一方面还可以从语用学中语篇的角度探索诗歌分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从有补于世、吟咏性情、记写生活和娱乐人生四个方面,探讨了白居易对诗歌功能的认识,以此考察白居易在诗歌上的继承和突破。  相似文献   

15.
诗歌无疑是语言艺术中最富有形式感的一种文体。分行建构则是诗歌与散文区别开来的最主要的标志。本文试图运用结构主义的诗学理论来分析和探究现代诗分行排列的理论依据,并论述现代诗分行排列所具有的节奏功能、造型功能、突出意象的功能、强化语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罗曼·雅各布森和尤里·洛特曼分别作为布拉格学派和塔尔图学派的领袖人物,他们各自的宏大理论都溯源至俄国形式主义。只不过,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该理论进行着继承与补充。此外,这两位学者的理论均受到了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且研究旨趣都指向诗歌。洛特曼的诗歌文本分析受到了雅各布森诗性功能理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洛特曼又前进了一步,超越了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不囿于诗歌的语法分析,立足于诗歌文本,挖掘诗歌的意义产生于语言的表层意义与深层隐喻之间的矛盾冲突。文章拟从分析二者对索绪尔结构主义理论的继承入手,将雅各布森用来证实自己诗歌功能研究的语法分析与洛特曼的诗歌文本分析做横向对比研究,力图展现洛特曼对雅各布森诗歌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从人际功能分析《最后一次等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国内用语言学理论特别是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来分析诗歌还不多见.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出发,对叙事抒情诗《最后一次等待》进行人际功能的语篇分析.其目的有二:(1)通过对该诗歌的人际功能分析来考察其语篇特点,揭示人物个性及心理;(2)检验系统功能语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证明它是用于语篇分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崔翠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68-70
利用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来分析英文儿童诗歌,可以探讨语域理论在诗歌语义分析中的价值。文章从话语范围/语场(field)、话语基调/语旨(tenor)和话语方式/语式(mode)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英国诗人WilliamBlake的"TheChimneySweeper"的语义和语用特征,以期帮助深入领会诗歌的涵义,从而来挖掘出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九叶诗派诗歌语言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方两个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九叶诗派,对诗歌本体的重视突出地表现在诗歌语言的建构上。九叶诗派诗歌语言的交流功能构成诗歌的潜层生命力,诗之表情与诗之内质表现为常态语言与多重意义。九叶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新批评派理论的中国式实践。  相似文献   

20.
谢莹 《早期教育》2012,(9):46-50
幼儿诗歌节律图谱教学是以语言教育整合观和节律理论为指导,根据需要制作相应的“节律图谱”进行辅助学习的诗歌教学活动。本研究从分析诗歌节律图谱的特点和功能出发.总结了使用诗歌节律图谱开展教学的指导策略:进行式、过去式、将来式、发散式,为幼儿园诗歌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